最近一则环球网援引外媒的消息,让一些希望华为和中兴通讯设备能够继续留在美方市场的网友,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该报道称,美FCC在15日表示,因拆除华为、中兴等设备而寻求获得补偿的申请中,有三分之二的申请不符合要求。但根据已经提交的申请估算,从通信网络中拆换掉全部华为和中兴的设备,大概需要53亿美元,这与去年7月份通过的19亿美元预算相比,差额高达34亿美元。
这无疑是拆换华为、中兴设备过程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阻力。
自从美方以所谓的安全隐患为借口,宣布拆除当地通信网络中的华为、中兴设备,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年。众多使用华为和中兴通信设备的农村或偏远地区中小运营商,也已经从最初的抵制,到现在不得不选择接受。它们现在的最大愿望,就是尽量把拆换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纳入到补贴计划当中,来减少自身的损失。
如果说实际的补贴预算只有申请的三分之一左右,那对于部分本来就属难维持的中小运营商,恐怕就只能关闭业务了。而要求继续保留并使用华为、中兴的设备,恐怕又将成为它们最为现实的诉求。这也是前面所说的一线希望所在。
然而,这一线希望仅仅保留了很短的时间。最新的消息是,拆换华为、中兴设备又反转了,增加34亿拆换费用的新规则,已经获得了初审通过,有钱了。有外媒认为,这一次已经没有退路,要停止使用华为和中兴通信设备了。
这样迅速反转的结果,可能会令一些人感到失望,但这确实又在理性的意料之中。
首先,现在着手拆换现有网络中的华为、中兴设备,实际上并没有超过原来的计划时间。FCC最初提出的拆换计划,是用5年时间,如今这些设备又发挥了三年作用,基本上也到了淘汰的时间,也好可以为越来越成熟的5G让路。
其次,现在替换华为、中兴的设备已变得更加急迫,没有退路。
华为和中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和当地的运营商客户一起,这几年做了很多游说甚至诉诸法律的工作,但直到目前也不见有什么成效,它们也知道美方已经铁了心要拆换掉它们的设备。
所以,中兴目前已经不再提供运维支持了,华为的备品备件难以正常供应,也将停止支持。那么现有网络中的华为、中兴设备,一旦出现紧急问题,很可能直接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夜长梦多”,花再多钱只能硬着头皮上,尽快替换。
当然FCC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无法追加资金,再僵持下去,替换华为、中兴设备这件事很可能就落实不下去了,不但会闹出笑话,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人正常上网,那就是得不偿失。所以刚刚叫完苦,情况就再一次反转了,补偿资金已获得初步通过。
第三,美方不遗余力打压华为并没有松动的迹象。前不久甚至有人提出在基础软件领域寻找新的打压工具,所以不要指望美方手软,重新接受华为和中兴。
此外,这么快就批准远超原计划的补偿资金,也说明美方这次是铁了心,要尽快把华为中兴的设备替换掉。那些期待美方在资金压力下撤回原计划的想法,也未免太天真了。
当然,拆换掉本来在正常运营的华为、中兴设备,最终利益受到损失的,肯定还是那些本来就很艰难的中小运营商。
一方面,运营商要拿到这些钱,依然困难重重。比如FCC又设置了一个门槛,说有三分之二的申请存在缺陷,不符合要求,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善后重新提交。这实际上又是一个重要的变数,有点耍赖的感觉,到最后申请的资金还存在被削减的可能,然后再把责任推到那些使用华为中兴设备的中小运营商头上。
另外一方面,这些运营商将来会面临更加高昂的运维成本。
对于这些中小运营商而言,以前之所以选择华为和中兴设备,一个是性价比高、易于部署,另外一个是因为华为和中兴在这些地方的服务支持,要远远好过爱立信和诺基亚。
拆换华为、中兴的设备之后,这些运营商不但会面临更高的网络成本,而且各种服务的质量和及时性都会大打折扣,即便这一次拆换的成本可以通过申请资金来弥补,但今后长期的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恐怕会令这些运营商叫苦不迭。
此外,拆换过程中的工程延误、对现有网络用户的影响等等,恐怕也需要这些运营商独自面对。
当然,从之前19亿预算,到提交的申请超过计划,再到大幅增加计划资金,只不过是管理部门、运营商以及新的设备商,在相互博弈而已,最后终究会妥协。
这些运营商既然无力阻挠替换华为和中兴的脚步,以前还能拿钱来说话,现在有钱了,已经没有退路,替换华为、中兴设备几成定局,已经很难再次反转了。接下来的拆换速度,也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