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EDA软件
芯片设计的能工巧手,基本被美国三巨头垄断全球95%的份额。
中国大部分企业、科研机构,如哈工大、华为海思已经被排除,停止授权使用。
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北京成立研发中心已经开发出熊猫 EDA 软件。
然而,西方禁运一解除,国内买买买,后续大家都知道啥结果,研究、设计、生产都给打趴下了。
痛定思痛下,国产替代,独立自主的想法才渐渐涌上来。
这一领域,华大九天算是做出点小成绩,虽是星火一小点,依然可以燎原,前路慢慢,任重道远,想要打掉前方拦路虎,只有铆足劲杀出个血路了。
光刻机
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在美国的控制下,荷兰ASML硬是死死锁住我国芯片生产企业,连华为在ARM芯片设计上爬出点成绩,因为没法代工生产,噶然而止,7纳米以上的高端手机芯片只能任人剥削,赚取高额利润。
数据显示,光刻机市场任由ASML、尼康、佳能三分天下,ASML控制高端,其余两家控制中低端市场,一起分食全球96%的市场。
中国的情况是咋样的呢?
说起来,我国光刻机发展起步较早,基础并不薄弱。
1958年中科院拉出了第一根硅单晶、即今天的硅晶圆,1965年中国研制出了65型接触式光刻机,1977年GK一3半自动光刻机诞生,1980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四代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精度达到了3微米、已接近国际主流水平,仅次于美国。
后来发生了啥?
三个同时代人走过的路,也许让我们看出点端倪。
在首都,那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柳某人,抱着中科院计算机所这颗大树活生生搞成了别人的搬运工,还有个美妙的名字叫“贸工技路线”。
在深圳,任正非在公司成立的第4个年头,1991年默默成立了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不仅把通信做到全球领先者,还把芯片设计做到让美国恐惧下死手。
在台湾,同样搞工科的张忠谋在1987年创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意气风发,把半导体专业代工整到别人赖以生存的地步,让美国嫉妒,霸王硬上钩,逼着交出数据。
当下的情况怎样了?
上海微电子能成熟生产制程90纳米工艺的光刻机,即将交付第一台28nm工艺的国产的沉浸式光刻机,开始向14纳米突破,虽然离顶级玩家还有好大距离,总算是带来了好消息。
中芯国际也只是刚掌握12纳米工艺、正在研发10纳米工艺,而台积电7nm早已量产、正在量产5纳米芯片制程工艺。更何况高端光刻机握在别人的手上,想必是艰难前行着,拼搏等待曙光的到来。
华虹半导体,又一个芯片制造的希望之星,具备量产涵盖了工艺在1微米到28纳米的各个节点的芯片,未来也在不停往高阶段迈进。
操作系统
作为计算机的核心,没有它就没有我们今天多姿多彩的娱乐生活,更不会有高效生产力的迸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少不了它的贡献。
生活、学习、工作中不是用Windows,就是Linux,还有就是MacOS或者其他版本Unix/Linux的衍生系统,生在其中,基本没其他选择。
个人电脑以Windows为霸主,MacOS其次。服务器以Unix/Linux为霸主,其他辅之。手机被Android /苹果垄断天下。
国内情况,PC操作系统大都是从Linux演化出来的,没有很好的生态,只能在小圈子存活。手机端也是从Android上演化的结果,没什么大的亮点可说,都是帮别人做嫁衣。
倒是华为在被极限打压后,让鸿蒙系统脱颖而出,依托自己的生态,已经在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物联网、矿山、煤电等领域施展。
真空蒸镀机
日本引以为傲的产品,OLED面板的美容师,每年就生产那么几台,不抢破脑袋才怪。好歹对得起7亿美金一台的高光时刻,仅一家日本企业就占全球95%市场。
什么是寡头垄断,这就是。
中国这边什么情况?
好消息是我国的合肥莱德可以制造真空蒸镀机了,2019年10月份,中国首条OLED蒸镀量产线成功点亮,已经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同样是合肥的欣奕华经过多年对蒸镀机关键技术的研发,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
但是,走向成熟,参与争夺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得感慨一下,合肥这个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在高新技术方面成果累累,量子科技就是一朵绽放的花,相信未来会令人惊喜不断。
手机射频器件
决定我们手机信号质量的关键单元,被美国、日本牢牢控制着,毫无疑问的头部玩家。
现实情况是,华为海思在核心SoC(处理器+调制解调)、音频芯片等都实现了自研,存储芯片分别来自于海力士(韩国)和美光(美国),传感器芯片来自于意法半导体(欧洲),射频前端则来自于美国(Skyworks 和 Qorvo)。
基站侧功率放大器主要厂商为NXP(荷兰,33%),Ampleon(荷兰,20%),Sumitomo(日本,12%)。
滤波器主要生产厂商为村田(日本)、京瓷(日本)和灿勤(中国)、大富科技和武汉凡谷。
有些企业如果还是老想在股市薅钱,融了资也不见得去啃硬骨头。
中国厂商能否成为中流砥柱,冲突墙围,我们拭目以待。
航空发动机短舱
飞机发动机的房子,航空推进系统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被美国通用(GE)、普惠(PW)、罗罗(RR)、古德里奇(GR)、奈赛(Nexcelle)几家占据。
国内什么情况?一片空白。
触觉传感器
这是个什么玩意呢?
简单点说,机器人要模拟真实世界,得有个翻译转换啥的,要不它怎么听得懂。
这玩意儿就是触觉传感器,被日本人狠狠的攥着。
尽管,我们是机器人大市场,还得花高价依赖它,生产一台机器人出来利润也是从骨架上啃来的,还塞牙缝。
然而,1987年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机械智能研究所获得863重点专项的支持,研制六维力传感器,静态精度已经达到误差率仅为1%—2%,和世界先进水平差不多。
后来呢?
买买买!
炒炒炒!
老想玩概念,今天石墨烯,明天啥啥啥了
都拿不出实质的来见人了。
ITO靶材
学名叫氧化铟锡,听起来也深奥,一种贵金属材料。今天寸步不离手的手机屏幕、平板、电视机显示屏的涂层都离不开它。
现在的情况是高端都要从日本、韩国进口,这两家占据70%的市场。
我们可以挤进中低端市场,但也只有30%的样子。
2018年,在何季麟的带领下,以郑州大学、宁夏冶炼厂、福建阿石创联合团队为代表的中国科研力量,实现了大尺寸ITO靶材制备关键技术突破,产品迅速进入中国京东方世界最大平板显示生产龙头企业。
后来,这个叫“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的项目还拿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什么叫0到1的突破,这就是。
垄断局面就这打破了,日本被迫大幅降价达75%以上。
iCLIP技术
一种研究创新药的的生物技术,有个见字识意的命字“基因表达调控实验技术”。挺高大上,能调控基因,修饰蛋白。
国内目前没发现什么重大消息。
重型燃气轮机
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舰船和大型电站的核心设备,长期控制在欧美人手里。
曾几何时,我国打算与乌克兰合作,引进相关技术,中间被美国搅局,然后没有了下文。
这个败家子硬是抱着那么多苏联时期遗留的大国重器,居然玩废成这个鬼样子,现在两兄弟还在厮杀,想要干到天荒地老,真是惨不忍睹啊。
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科学家们努力专研、失败、再专研,最终柳暗花明又一村,自主研发成功,成为全球第5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早起主要用在军事、测绘、安全防护上,随着民用需求如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智能装备的迅猛发展,变得不那么陌生和遥远。
如自动驾驶的的感知技术,造车新势力们前仆后继争相呼喊。
具体如何呢?
产业大块头还是人家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的,自己就吃点边角料。
天天打着个概念惦记我们的钱包,不够意思啊。
好得弄点真家伙出来啊,大伙也愿意!
高端电容电阻
学过电子电路的人都知道电容电阻那真是一对黄金搭档,电脑拆开那主板上都是无数的,手机啊,各类电器啊拆开都是密密麻麻的电容电阻。
长话短说,高端都在日本手里。
我们处在中低端水平,工艺、材料、质量管控都比较薄弱。
这颗科技树的点亮还有待时日。
核心工业软件
那些年在广东实习时候,隔不了多远就有一家培训中心。
教些什么呢?
无非就是磨具设计、CAD设计、图形设计啦。
但是你知道吗?
背后没有一个软件是国内的,倒是生产出来一大批工具人。
据我了解下来
设计研发软件都是国外垄断,什么PLM、PDM、数字化设计仿真、建筑信息模型、统计分析,国内在国家特定领域有些自主,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但还是依赖严重。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也就是ERP被SAP垄断大公司,像金蝶、用友、浪潮也只能在中小型有点市场,等这些中小型企业稍微壮大了,有转向动不动几千万上亿的SAP去了。
生产管理系统方面,如MES、DCS、SCADA、EMS等,那都是外国的天下,国内宝信软件依托宝钢这个庞然大物有点起色,其他都是在小市场圈子里求生存。
工业嵌入式软件,如数控设备系统、工业机器人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工业通信等,国内倒是有些企业因为自身产业强烈需求,有所突破,比如华为、海尔、中兴、中车。
还记得那位靠黄页、电子商务起家的,涉足的还是软件技术行当。
发家致富后都还嫌弃老本行来钱不快,想搅动国家金融命脉,做皇上皇。
搞就搞嘛,既然围绕中小微贷。
好歹也选清对象吧,不能把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也薅上,一群孩子叫爸爸还叫得那么亲热。
哪知道自己就是只蚂蚁,在帮别人搬家。
这是要掏空啊。
这还哪有心思深耕基础平台。
总之,工业软件整体薄弱,前路漫漫,同志仍需努力。
光刻胶
又是日本的一个拿手领域,常年占据70%以上的市场,我们被死死压住,不能动弹。
微电子技术的关键材料,广泛用在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器、半导体集成电路。
想起那些产业报告书写者,总是别有用心,雷声大,雨点小。
稍微有那么点苗头,吼得却那么高。
眼睛老是盯着别人的钱包。
埋头苦干的人也不苦干了。
简言之,用荀子的话说就是要“真积力久则入”。
工业机器人核心算法
日本、欧美瓜分了80%的市场,国产大概有12%。
尽管,国内机器人市场庞大,在控制器方面有可喜的成绩。
但是,核心算法缺失,稳定性、故障率、易用性与头部玩家还有差距。
航空钢材
我国如今生产了全世界最多的钢材,然而高端钢材领域一直是个软肋。
航空钢材就是其中一种,被美国把持着。
这种超高强度钢材主要应用在制造飞机起落架,是支撑飞机的关键部件。
既要承载飞机的重量,还要应对巨大冲力。
如今,我们的大飞机制造很依赖它。
时刻面临美国人的威胁。
国内宝钢在刻苦专研后有所进展,何时冲出篱栏。
我们等消息。
铣刀
别看这把小小的刀,我们还真被难住了。
高铁,新时代国家的名片。
天天行驶在钢轨上,钢轨久不养护,寿命不长,放心不下。
要保养,铣刀少不了。
虽有钢轨养护机器人,缺刀得进口。
突破在眉急,飞驰才安心。
高端承轴钢
工艺精密又复杂,要求含氧量极低。
什么碳元素含量控制在1%,铬元素控制在0.5%-1.65%。
这还不够,还需要高难度的打磨和封装。
好在本土企业已经励精图治,打破德国、日本的封锁。
从进口变成出口,可喜可贺。
高压柱塞泵
十年封锁,代价高昂
国外进口,产业没了
起步虽晚,迎头追上
依赖减少,进攻高的
航空设计软件
起步30年,还在原地走,不求进取,依赖进口。
1975年,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631所、605所和628所联合开发航空结构分析系统,代号HAJIF。
1976—1979年,开发成功航空结构线性分析有限元程序系统HAJIF-I。这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结构分析系统,并获得航空工业部一等奖,国防科工委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0—1981年,成功研制航空结构动力分析系统HAJIF-II。
1979—1982年,成功研制飞机结构多约束优化设计系统YIDOYU。
1981—1985年,成功开发我国第一个大型通用结构非线性分析系统HAJIF-III。
1989年,成功开发飞机结构振动环境预计系统VEP。
1992年,成功开发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优化系统COMPASS。
1990—1995年,成功研制大型通用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系统HAJIF(X)。
1986—1995年,成功开发CAD/CAE/CAM集成系统—CIEM系统。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这是自废武功啊。
想想这些年老是自诩为互联网大国,基座都没几个。
大多是用别人的针,织成绣花鞋。
今天那些云厂商又在大肆鼓吹上云平台,场景都适用吗?
它没给你说实话“我已经控制你了,你的一切都在我掌握中”。
我做了多年技术,编程语言是别人的,编程工具也是别人的,数据库还是别人的,数据分析工具仍然是别人的,发布部署平台最后也是别人的。
自己又没三头六臂,心里真是一个无奈!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今天,中国已是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然第一背后藏着迈不过去的坎。
氢能源号称零污染,如果高耗能转化而来,那也是对不起“零污染”头衔。
目前,引各国角逐战场。日本、美国、韩国在主导核心技术。
国内尚处于追赶国外先进水平的阶段,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氢循环泵等关键材料尚被卡脖子,依赖进口
又想感慨一下股市,概念满天飞,总想挂个羊头卖狗肉。
你倒是真刀真枪杀出点战果来。
雷声大,雨点小。好意思吗?
我本来就没啥钱。
高压共轨系统
柴油发动机的“心脏”和“大脑”,核心部件之一。我国市场90%被德国、日本占据。
好消息是,我们已经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生产世界效率最高的柴油机。
接下来是,夯实技术,站稳市场,开花结果。
透射式电镜
冷冻电镜可以拍摄微观结构高清3D“彩照”,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利器,透射式电镜的生产能力是冷冻电镜制造能力的基础之一。
目前世界上生产透射电镜的厂商只有3家,分别是日本电子、日立、FEI,国内没有一家企业生产透射式电镜。
掘进机主轴承
我们有世界上最厉害的盾构机,主轴承被称为盾构机的“心脏”,常年依赖进口。
令人欣喜的是,中铁装备、郑州机械研究所、洛阳LYC的联合攻坚下,2022年4月25日中铁装备设计制造的3米级主轴承盾构机“中铁872号”已经在苏州完成掘进任务,这是我国首台全国产主轴承盾构机。
微球
纳米微球因其巨大的比表面积而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如果在微球表面链接特殊功能基团使它可以选择性吸附某些物质,这一特性使其成为药物分离纯化的关键材料,也是药物色谱分析检测技术的“心脏”,但长期依赖进口。美国公司占据全球生物分离介质市场的80%,中国市场的95%。
好在,苏州有家企业已经打破垄断,在自主路上前行。
水下连接器
海底观测网的“关节”,2个易拉罐大的体积,最高售价要80万元,最便宜的也要20万元。
没有它,还真不行,没法深入水下观测和认识海洋。
目前严重依赖欧美国家,国内没有替代产品,卡得死死的。
高端焊接电源
焊接被称为“工业缝纫机”,是生产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小到一枚集成电路芯片、大到一艘航空母舰,都离不开焊接。
目前没查到惊喜的消息。
锂电池隔膜
锂电池性能的“决定者”,常年没有话语权,被日本拿捏得死死的。
可喜的是,深圳一家企业已经打破垄断,已经实现批量出口,不过高端隔膜技术仍须奋力冲击。
目前为止,全球锂电池产业,中国已是产业链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国家。
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
按科技日报的说法是:“大部分元器件依赖进口,至少要花10年、20年才能达到别人的现有水平。在传统医学成像(CT、磁共振等)上,中国最早的专利比美国平均晚20年。在专利数量上,美国是我国的10倍。这意味着整个产业已经完全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里了,所有的知识产权,所有的原创成果,所有的科研积累都在国外,中国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超精密抛光工艺
在现代电子工业中,超精密抛光是灵魂。
目前,美国、日本抛光机磨盘的材料构成和制作工艺一直是个谜。
换言之,购买和使用他们的产品,并不代表可以仿制甚至复制他们的产品。
环氧树脂
我国已能生产T800等较高端的碳纤维,但目前国内生产的高端碳纤维,所使用的环氧树脂全部都是进口的。
高强度不锈钢
笔芯可以自主生产了,核电用的不锈钢在鞍钢的努力下也开发出来投入到第四代核电中。
还有很多不锈钢卡着脖子。
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个已经几十年的老产业了,基本垄断在外国人手里。
我一路走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都不好意说是做IT的,不就是一个工具人嘛。
反反复复经历ORACLE,MYSQL,SQLSERVER,DB2,TD,PostgreSQL,MongoDB一堆堆。
项目一个又一个,身影总是这些。
这些年,借助云势头。
互联网大厂们意识到这些基座的重要性。
逐渐出一些云端的产品,如0ceanBase、GaussDB、MaxCompute、TiDB等。
传统的也有一些,不过市场空间都很小,离主流玩家较远。
扫描电镜
不管在科研,还是工业部门扫描电镜严重依赖进口。
一年花1亿多美元从美、日、德和捷克等国采购几百台扫描电镜,国产只占约5%—10%。
据观察发现,医疗行业的高端设备好大部分靠进口。
突破没这么容易,还要无数的科学家、工程师、机构、企业携手砥砺前行,才能翻山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