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半导体竞争已经白热化,美国为了全面打压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任何可能超车机会,可以说是手段上无所不用其极。据路透社6月13日报道,美国议员就中国投资限制达成一致。由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科宁(John Cornyn)和民主党参议员鲍勃·凯西(Bob Casey)提出的一项独立法案,该立法将赋予美国政府广泛的新权力,以阻止美国对中国的数十亿美元投资。
两党议员组成的小组周一(13日)表示,他们已就立法达成一致,该措施是一项法案的一部分,该法案还将向芯片制造商提供520亿美元以扩大业务,这对该行业来说是一个福音。一项大规模法案中,其中包括对芯片制造商的拨款,旨在对抗中国的崛起。美国参议员Bob Casey和John Cornyn以及众议员Rosa DeLauro,Bill Pascrell,Jr.,Michael McCaul,Brian Fitzpatrick和Victoria Spartz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发布的改进提案得到了两党的两院制支持,并解决了行业问题,包括未来活动的范围,涵盖的行业以及防止重复的当局。”
要知道这份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相关限制法案,已经在美国争吵了很久。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去年11月表示,政府正在努力进行新的投资筛选,并考虑对外投资,因为它试图更好地定位美国在技术竞争中的地位。正是在这样的担忧和质疑中,美国也对其企业的对外投资进行大加干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国政府否决了英特尔公司的投资计划。
去年3月,英特尔新任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计划斥资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在美国新建两座晶圆厂,进而大幅提高先进芯片制造能力,同时向外部客户开放晶圆代工业务。本来英特尔公司希望利用成都工厂来扩大英特尔的芯片制造产能,从而解决全球的芯片产业荒问题,当然也能为英特尔带来不菲的芯片制造加工利润。
根据英特尔成都的介绍,成都工厂已经是英特尔在全球最大的封装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英特尔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并已建设成为英特尔全球晶圆预处理三大工厂之一,英特尔全球一半的移动设备微处理器来自英特尔成都。彭博社去年11月就报道称,英特尔正急切地等待美国国会通过520亿美元的美国芯片研发和制造资金。然而美国白宫去年11月拒绝了英特尔公司在中国扩大生产的计划,而给出的理由仍然是所谓的“国家安全”。
如今美国两院终于就限制美国投资法案达成一致,这也意味着美国将构筑起来一个针对中国进行投资的限制法案。按照Rhodium的一项研究称,过去二十年来,美国在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交易中有43%可能在原始提案规定的广泛类别下进行筛选。这也意味着美国针对中国的投资将会广泛受到美国法律的制约,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将会更加限制其技术对外输出。
虽然美国的限制法案相对极其严格,但是美国这种妄图利用在芯片领域上的优势来对中国进行打压,可能短期内会有一定的效果。毕竟美国的优势摆在那里,比如光刻机的很多专利技术,自然会限制中国在光刻机制造领域的发展。除了技术专利壁垒以外,美国也拥有芯片制造领域上产业链的把控,比如像三星,海力士,台积电等都被美国逼迫上交数据,这都让美国掌握了产业链上的一些相关重要数据。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机会可言,要知道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在中国。而且中国的经济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一些中低端芯片制造领域,已经获得数量上的优势。只要中国能够加大研发,给中国足够的时间,中国一定会在高科技的芯片制造领域上获得突破。就目前的状态而言,中国缺少的也只是时间问题,在技术上,中国是有能力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可以说在不远的将来,10年以内,中国在芯片高端制造领域必然会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记得在去年4月,总统拜登在白宫主持召开的半导体大会(视频会议)上拿出一张硅片,强调“这也是基建”。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就表示,拜登政府将“缺芯”视为国家安全问题。那么同样的问题摆在中国面前,中国也已经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意味着中国也会在半导体产业加大研发力度,努力突破美国目前所拥有的技术封锁,从而实现中国高端芯片制造的自给自足。中国的目标是2025年实现芯片70%自我制造,而不远的未来一定是高端芯片的完全自主化。(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