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到对人物的描写,我要教你一些方法,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先体会一下这个小片段,看看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老板娘便抄起刀,码好冬瓜,娴熟地比好薄厚,“切这块,行不!”妈妈点了点头,她巧妙地用力一剁,再轻微收了下刀,一个圆滚滚的冬瓜块便从刀尖滚落到案板上,她又用刚吹好的塑料袋将其带入,起身走到秤旁。明媚而刺眼的阳光斜照在她红红的脸庞上,“那啥,一块七毛二,就算你一块五吧。”她爽快地说道。然后站在那用来收款的有些发黑发旧的小木桌后笑着跟我们说慢走。
不到200字的描写,一个利落干练、热情爽朗的卖菜大嫂的形象便印入了脑海。你一定会对这位同学的描写赞叹不已,但同时又会有些失落,我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呢?我笔下的人物为什么总是缺少特点,平淡,不生动,不吸引人呢?你不用苦恼,现在我就教给你一些写人的记叙文要用到的方法和技巧,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你笔下的人物也会鲜活生动起来。
第一个方法,开篇先声夺人,让人物活起来
文章开头要开门见山,让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你要写谁,这个人物出场亮相要吸引人,不可宛转模糊。你可以通过声音或某个场景带入,这样起到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这样的作文题“最 的人”,有位同学的拟题是“最爱我的人”,写的是她的姥姥,开篇是这样写的:
“滴……”的一声响,豆浆烧开了。一只布满老年斑的手掀开了豆浆机的盖。豆浆的蒸汽冒了出来,鲜醇的豆子香气氤氲了整个屋子。“来,喝豆浆喽!”姥姥的叫声使我飞一般地蹿到了厨房……
你看这个开头就是由豆浆烧开的声音和姥姥的声音“来,喝豆浆喽!”带入的,短短的80多个字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一个爱我的、忙碌的姥姥的形象也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你要在行文中精细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外貌,以突出人物的典型特点;抓住人物的动作,凸显人物的行为。
以“最爱我的人”这篇文章为例来讲,小作者写道,现在姥姥回老家了,于是姥姥就经常通过微信与小作者保持联系。她收到微信后想象着姥姥发微信时的场景做了下面这样的描写:
她坐在床边,身体柔软地弯成一弧,低着头,衣摆松松地垂在身体两侧,略显年迈的背微微前倾,微皱的五官映着屏幕的荧光。她用时光雕刻出的略失水分的双手,捧着一部象牙色的翻盖手机,用大拇指一下一下地努力摁着按键。哦?她的膝盖上还斜斜地摊开着一本书,她一定又要给我发里面的优美语句了。她一定是出了许多错误,于是便一个一个地删除,重新来。直至每个标点都服帖地归顺在句末。
多感人的场景呀,小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姥姥发微信时的场景,身体柔软地弯成一弧,她前倾的背、略失水分的双手,还有捧着手机,用大拇指一下一下地努力摁着、一个一个地删除,这样一些具体的外貌和动作描写,把姥姥发微信输入文字时的艰难、缓慢以及对我的爱生动地再现出来。
第三个方法,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让人物活起来
人物的语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写好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非常重要的。你可能会说,我也经常在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可为什么就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反而会被批评人物的语言太多,太啰唆?那是因为你没有抓住写人物语言的一个原则:要精不要多。人物语言只需要精彩的、有个性的几句话即可。比如有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心动的瞬间”,有位同学写姥爷的爱让他心动。
一个周末,姥爷打电话来说,快过节了,想看看我。进了姥爷家的第一句话,还是那十多年不变的欢迎词“我大宝子来了!”我强作笑脸,也并不指望姥爷能改变。
刚坐稳,只见姥爷大步走向门口,拿下了外套,蹬上了鞋。一边穿一边说:“今儿就在我这吃饭,我下楼买点菜,你们等等啊。”妈妈上前用手一拦,却被姥爷挡开。“没茄子了,大宝子最爱吃茄子了。我马上就回来,很快的。”我静静地体会姥爷的话,心弦怦然地被拨动。
这篇文章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描写人物,“大宝子”是姥爷对作者的昵称,尽管他已经长大了,尽管他不满意这个称呼,但姥爷却固执地不做改变。这字里行间不由得就有种温情在涌动,在弥漫。这样的语言描写,话不多却很感人,人物形象也就鲜活起来了。
第四个方法,运用细节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你一定要明白,真实的、有个性的细节,会成为文章的亮点,成为文章的生命。
比如:有位同学写他与父亲去看画展,父子发生了冲突,他具体描写了当时父亲的外貌、眼神和动作细节。
我更有些怒火了,不想让他再这样停留。干脆告诉他,我并不想看,也没什么人会喜欢那些古怪的画。他的眼皮忽然抬起来了,在厚厚的镜片后面睁得老大。他的手停住了,他依旧西装革履,走路的身影却驼背而瘦削。那一刻,他眼里的灯暗淡了,没有什么光泽,厚厚的嘴唇抖动着,好像要说些什么,却终没能发话。
“眼睁得老大”,紧接着是“手停住了”“身影瘦削”“暗淡下来”“嘴唇抖动”,一连串的细节描写将父亲的吃惊、失落、隐忍的情绪真实地表现了出来。有细节的描写,人物才会变得真实、有个性。
第五个方法,用比较的方法让人物活起来
比较,可以拿自己的某一方面特点、爱好、特长和他人比,即横向比;也可以写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在某一方面进行比较,即纵向比。通过横、纵比较,能把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出来。你描写人物时,在人物性格的选取上,要尽量避免相似的特点,因为如果一个人物有多维度,或几乎截然相反的性格(例如:祖父在我眼中本是严厉寡言、不好惹的形象,但偶然瞥见他对着逝去的祖母的相片流泪端详、喃喃自语,才使我了解他内心脆弱温柔的一面),写出来会更有震撼力,很多时候也更加真实。比如,作文题目为“打开”,一位同学就采用了这种比较式的写法:
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年在部队,一年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日子能与我相见。因此,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有关父亲的回忆可谓是少之又少,他在我心中是冷漠的陌生人。我们之间就好似隔着一堵冰冷的铁门。虽然母亲在我儿时总会告诉我为什么每逢我过生日时,生病住院时,最需要他、最想他的时候父亲都不曾出现在我身边的原因——他在执行任务,保护着人民、社会、国家的安全。可能是因为儿时尚且年幼,我还无法理解父亲的这些行为和母亲所说的话语,那道门也就被我用一把锁牢牢地锁上,不曾打开。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冷漠、刚强、有责任感的军人父亲形象,紧接着,小作者进入正文描写,写父亲留给他的不同的印象。
8岁时,父亲转业回来,陪伴我的时间变多了。
“我送你吧。”清晨,吃过早饭,爸爸将书包递给我。“不用了。”我将书包猛地甩在肩上,留下一个匆匆的笑,便夺门而出,甚至没有回头,看看爸爸无奈而失望的眸子。
快步走出楼后的第一个拐角,我下意识地抬眼望向街角的凸面镜,却惊讶地看见身后几十步的位置,一个熟悉的身影定立着。初冬冰凉的晨风中,一如剪纸。
这样的一个片段描写就与前文构成了比较,父亲形象也就丰满了起来,他并不冷漠,相反内心还很细心和温柔,于是我们就真正看到了父亲的伟大——同时保有一份保家卫国的坚毅和一份爱护妻儿的温情。
在描写人物时,要描写他的衣着、眼神、姿态、语言、动作,写他的所作所为,要学会抓住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要写出人物性格的多维度——这样,人物才鲜活,才生动,才能更加触动读者的心灵。
我们学会了5个让人物鲜活起来的方法:第一,开篇先声夺人;第二,精细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和动作;第三,使用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第四,对文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进行具体、深入的描写;第五,用比较的方法写出人物形象的多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