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连朝
你是行路人
我也是行路人
一条漫长的路
两颗赤诚的心
只有行路人
最理解行路人
脚下的路越长
心中的爱越深
……
1986年听着马振波同学唱着这首歌,想象着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相亲相爱的恋人,我被语言的风度所折服。那是心灵的悸动,那是肉与灵的震颤,那是醍醐灌顶,那是茅塞顿开。
舞文弄墨大半生,多少次亲身感受到了文字带来的酸甜苦辣,多少次更直接地体验到文字的风度。
1985年第一次被编辑部称为同志,仅仅一个称呼我就激动了大半天。同志意味着我不再是无知少年,意味着我们开始跨入成年人行列,意味着我开始真正融入社会并被认可。尽管同学到同志仅仅一字之差,但是所带来的文字的风度让我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1986年秋季,在临西二中就读高二的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临西农业中学的一位文学爱好者的来信,他在信里提到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等见解,使我倍感文学写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管直到1988年冬天,我们才得以见面,但是那种见面详谈的邀请和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人生态度,让我心里热乎乎的,再次体验到了文字的风度。
带着对文字的风度无限敬意,甚至顶礼膜拜,我开始注意自己笔下的文字。1992年暑假,代替邻居给抛下孩子在娘家居住并养病的妻子写信,我以孩子哭着叫着喊妈妈之类的语言大打亲情牌,消除了夫妻间的误会,弥补了他们之间分居带来的裂缝,从而加速了回家的进程。事后他们说起我们这封信的时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作为执笔人,在欣慰的同时,也过了把文字的风度的瘾。
2012年我到石家庄参加国培学习,考虑到44周岁的我不再年轻,更重要的近20年的县城从教,不显山不露水。因此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我准备低调、低调、再低调,试图把自己封闭起来。未曾想到主持破冰之旅的人,让人们从1到10循环报数,然后根据所报数字分成了十个组,故意地让陌生人融到一起。在他们一系列神操作过程中,我涂鸦了一首题为《诗题国培初中历史班破冰练习》的歪诗:
我们来自南北东西
我们都是燕赵儿女
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
为了孩子的光辉未来
我们在此相识相知相聚
我们共同接受再教育
目光追逐着掌声
传递着关注和鼓励
加强着凝聚力和向心力
打造着我们这个战斗团队
组织着这个崭新的班集体
寻觅知音——寻找爱好的同盟军
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打破了彼此之间的陌生
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相互介绍打破了隔绝
真正实现了初步破冰
历史定格在这一时空
掌声联系着彼此的心灵
热血沸腾着友谊与真诚
亲爱的朋友,辛勤的园丁
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
走好这美好的一程
进入那蓬莱仙境
永远记住这众多的诗友文朋
永远记住这精彩纷呈
在接下来组织各自团队表演才艺环节派上了用场,当我们这个团队以接龙形式读完这首诗时,整个培训团队都被雷到了,怀疑我是不是托,引起强烈反响。因此先是被推举为组长,后来还被选为宣传委员,不得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头露面。而这一小小插曲又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此后我被邀请给新学员讲话,给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逐步成为当地名师和省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当这一切砸到头上的时候,我们再次被文字的风度所折服。
借这次国培东风,我在很多公共场所一路舞文弄墨或者即兴演讲下去,时不时地展现文字的风度,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了更精彩的自己!
做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梦,陶醉着文字的风度,向着更快、向着更高、向着更强进发、进发、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