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芯国际,越来越“硬”了

外媒:中芯国际,越来越“硬”了

一群孤独创业的“中年人团队”,欢迎志同道合的同志讨论分享心得~

最近,一直被不怎么看好的中芯国际,却得到了不少好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我们的芯片产业受到各种打压的时候,

并没有摆烂,而是努力脚踏实地,需求破局之道。现在,中芯国际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大家都看到一些成果。虽然对解决整个芯片产业的困境有所不逮,但却缓解了很多压力。而且,中芯国际本身,实力也在变强,所以就有外媒表示:中芯越来越“硬”了。

不被人看好的中芯国际

在过去的很多时候,中芯国际总是不被看好的。很多人都觉得中芯国际难以扛起大旗,没有能力解决我们所面临的芯片产业各种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其实也不是大伙儿针对中芯国际,只是芯片制造确实不是什么简单事。

首先,别说其他的各项技术了,最重要的光刻机是妥妥的硬伤。中芯国际是一家晶圆制造厂,和台积电、三星一样,自己是不生产光刻机的。但是后两家都有ASML的自由出货权,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抢到最新款的光刻机,好在先进制程掌握优势。但咱们,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别说最新的先进光刻机了,只要是生产高端制程芯片的EUV光刻机,咱就铁定“买不到”。没有EUV光刻机,高端制程就是个幻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其次,中芯国际也常常不让人省心。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好消息,邀请到芯片大拿梁孟松的加入,还拿下了ASML的EUV光刻机订单。但事情发展发展着就不对劲了起来,美从中作梗,ASML违约,EUV光刻机没了影子。然后,中芯国际又突然招揽了梁孟松的老对头蒋尚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梁孟松不久就表示要退出中芯。之后,中芯国际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了人事变动,内部矛盾等负面新闻中,

种种原因之下,中芯国际过去不被看好也就正常了。但是现在,中芯国际已经认清了现实,从阴霾中走了出来,并且站稳了脚跟。

中芯国际硬气了起来

中芯国际是如何在内忧外患下摆脱困境的呢?其主要做了以下改变。

首先中芯并没有将所有的资源全都押宝在高端制程上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没有EUV光刻机,就算中芯国际攻克更高端的制程工艺,也没有办法确切落实到生产中去。就像7nm工艺,虽然中芯国际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理论技术,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光刻机,所以才没有7nm的量产。

二是国内虽然对高端芯片的需求很大,但是对于28nm及以下制程的芯片需求无疑更多。而且,军用领域和重要部分所使用的芯片也大多是28nm制程的,所以,优先让中低端芯片实现自主,才是王道。所以,中芯国际更早安排,率先扩大以28nm为首的中低端芯片产能,前后三次增加产能,投入超过千亿元。可以预料,我们的的中低端芯片产能会迎来一个飞速的上升期,进一步帮助我们实现大部分的芯片自主。

其次,中芯国际确立了技术优先的发展方向。以梁孟松为首的偏技术人员受到了重用,其内部人事变动也慢慢稳定了下来,企业更具有凝聚力了。也正是因为在梁孟松等众多技术人员努力之下,中芯国际才能拥有顶尖的制程工艺,并将28nm芯片的良品率提升到了台积电,三星水平。此外,中芯国际还掌握了先进的14nm、N+1等先进制程工艺,良品率同样非常可观,为今后冲击高端制程打好了基础。

最后,中芯国际得到了国内的支持。作为大陆的龙头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一直被寄予厚望。每年,官方都会给予很多补贴,国内下游的企业也有很多一直支持中芯的发展,购买中芯的芯片。团结就是力量,中芯根本不怂,算是破局成功了。

总结

虽然咱们现在的芯片产业确实在国际上属于弱势,但我们不用太过着急。中芯的发展告诉我们,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28nm还没完全吃透,就想着7nm,甚至是5nm,这不现实,也会让我们首尾难顾,最终一片乱糟糟。

希望中芯国际能够再接再厉,也希望我们的整个芯片产业发展都蒸蒸日上,早日实现芯片自主。

外媒:中芯国际,越来越“硬”了

中芯国际“破局”成功了?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6月17日 13:38
下一篇 2022年6月17日 15: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