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题主的具体描述是:孩子爸爸骑车摔伤导致脊髓神经损伤,四肢瘫痪。我现在刚生完孩子还没有出月子,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的。后面孩子爸爸康复还需要很长时间,做手术已经花了六万。但新农合没有报销,想申请社会救助。不知道的需要什么条件。
可以肯定地说:这一家人已经陷入后果极为严重的困境。最直接、最现实的解决办法是:首先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其次向县残联做残疾鉴定;再次向民政部门申请将全家人纳入低保,同时,申请男主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分析一下这家人的现实状况。这是一个五口人的家庭,夫妇二人,加三个孩子。从女主人刚刚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看,这夫妇二人年龄应该不大,估计在30-40岁之间,孩子也应该在上小学或初中。真正关键的问题是男主人摔伤后造成脊髓神经损失,目前四肢瘫痪。一般来说,脊髓神经损伤这类问题,治疗效果十分有限,完全康复的可能性不大,损伤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目前四肢瘫痪,意味着本人不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还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成了标准的一级肢体残疾人,只能由女主人进行贴身的日常照料。这一家人残的残,仅剩下一个女主人,既要照料三个小孩子,又要护理残疾丈夫,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通过劳动养活这一家人。也就是说:全家人彻底地丧失了劳动能力,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另外,从新农合未报销、治疗花了六万元两方面来判断,这是一个农村家庭,经济上大概已接近了极限。综合判断这一家人已经陷入了灭顶之灾。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其次,介绍一下我国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八种救助方式。目前,我国关于社会救助的综合性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于2014年2月制定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家制定该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社会救助,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说到底就是:由政府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因病、因残、因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因缺少劳动力或经济收入导致日常生活暂时或长期难以为继的家庭,能够维护基本的生活条件。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并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即:不让每一个困难家庭或个人掉队,以此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稳定。很明显,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根本目标是:兜住社会底线,解决急难问题,是一种处于辅助性的从属地位、属于查漏补缺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暂时办法》的规定,目前的社会救助方式有八种: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由民政部门主管;受灾人员救助由应急保障部门主管,住房救助由城乡建设部门主管,就业救助由人社部门主管,教育救助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医疗救助由医疗保障部门主管。整个社会救助事务都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牵头、抓总和协调。事实上,社会救助方式中,最受人关注、社会影响面最大的是民政部门负责的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医疗保障部门负责的医疗救助。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八种救助方面,都有完全不同的政策要求,各有各的适用范围,要详细说过来还是非常复杂的,但所有的社会救助对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家庭收入很低,日常生活十分困难,是目前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
因此,题主只说要申请社会救助,却说不清楚要申请哪一种或几种社会救助方式,肯定是因对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缺乏基本的了解造成的。
再次,专门谈一下对题主提出的这一家人,目前最为现实、最为直接的解决办法。为了压缩篇幅,只说具体办法和结论,不再做概念的辩析。
1、立即向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这属于临时性的救助措施,一般一年只能申请一次,一次性可以救助的资金在5000-25000元的范围内,具体金额各地不同。对这家人来说,属于急难型的临时救助,肯定符合申请条件,向民政部门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民政站(或民政办公室)书面提出申请即可,一定要附上治疗费用清单。获得批准之后,可以缓解一下暂时的困难。
2、和县级残联协调、沟通,立即给男主人做残疾鉴定。先到县残联领鉴定表,再到指定医院的专科医生处进行专门的残疾鉴定。即可以一边治疗,一边做鉴定,又可以在治疗期结束之后按治疗结果进行鉴定,鉴定结束医生定出残疾等级之后,将鉴定表送县残联后,就可以直接制发残疾人证了。毫无疑问,如果治疗结束之后四肢瘫痪没有实质性的改善,那肯定是肢体残疾一级,是标准的重残疾人。这对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来说,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说到底,残疾鉴定的真正目的就是为将全家人申请纳入低保范围创造必须的条件,当然也十分关键。
3、直接向乡镇民政站(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将全家人纳入低保,并同时申请男主人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这一步骤,重点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是全家人,原因很简单:这一家人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女主人要照顾老四口人,因此,不可能再取得收入。2)低保等级要高,应该按完全没有收入的,确定为一类(或A)低保户。这样,每个人的低保补助金额更高一些。3)一定要同时给男主人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补助的钱多。这个步骤极为关键,要多方联系、沟通,积极地想办法争取。如果只将男主人纳入低保,其实就失败了,当然也无法实质性地解决家庭的困难处境。
最后,介绍一下取得低保资格之后可以依法获得的其他优惠政策待遇。按照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低保户、特困人员是整个社会最为困难的弱势人员,在领取低保金期间,有以下四项特惠政策待遇:1)在医疗保险方面,由当地政府定额资助部分或全额的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金;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家人生病住院,在按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政策报销之后的自负余额,还可以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地在医疗救助基金中再报销一次,这可以大幅度地减轻医疗费用负担。2)在养老保险方面,由当地政府资助部分或全额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以减轻低保家庭的缴费负担。3)在两个孩子上学期间,还可以向学校提出费用减免,这就是教育救助。低保户家庭肯定有权申请并依法享受。4)如果还有困难,还可以向民政部门每年申请一次临时救助。
总而言之,现在国家对低保户、特困人员的综合保障政策,既非常地贴心,又非常地给力。目的只有一个:让所有的弱势人群共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充分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人文关怀。
因丈夫车事故原因导致身体残废,及生活困难。请亲戚出面,书面申请社区(村委)证明,带身份证,户口证,二寸照片,县级以上医院诊断报告,各种医疗资料,去乡镇残联办理残疾证,报县市残联专家医生鉴定如二级以上肢体残疾属于重残,凭残疾症可以享受残疾人生活待遇,和医疗康复待遇。如果医疗费用困难可以向乡镇红十字会申请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