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差距
不是南北教育差异大,是有些地方考试压力小,好学校多,学生不用拼了命去学就能上较好的学校。
但有些地方,考生多,考试压力大,学生只能拿命学学校也管的严。
比如我们宿舍有个福建的室友,还有个衡水的室友,两个人聊高中,就都觉得不可思议。
南方教育水平肯定超过北方,这跟经济息息相关,基本是正相关。不要说北方有衡水中学,一个衡水说明不了问题,看全国数理化生物竞赛知道,南方省份完全压倒北方,衡水更是进不了竞赛名校,到CMO层次,衡水基本淘汰,竞赛基本反映教育水平。
另外一个说不上台面因素,就是以北京为代表的阅卷很松,文科,尤其是语文作文放水厉害,中考居然出现全科满分,受北京影响,河北阅卷也有很大放水嫌疑。从概率上讲,都是全国一卷,河北200/300个700+高分,而湖北没有上700的高分,说明什么问题?湖北阅卷严格,尤其是作文给分很低,河北阅卷放水,作文等主观分给得高很多。
所以,不要相信河北教育质量超过了南方发达省份。
这个肯定有差别!先不看学生,先看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南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会找个事做一做,多少会挣点钱,一般会做到七十多岁,而北方,达五十岁以上基本上在家玩玩,不会出去再打工,这就是南北差异!再回到学生学习这方面:南方的经济条件好一点,学生不光光读书,各方面都均衡去发展,就是毕业后走上社会就比较灵活。而北方学子,只是死读书,读死书,脑子转不过南方学生。这是根本差别!这跟环境有关系!
自经济中心南移以来,科举考试中南方学子就开始超过北方学子了,现今南方依然是全国经济重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然南方教育还是比北方教育要好,明朝就分南北榜,因为北方学子考不过南方学子。
加之,南方人才是传统的汉人,北方人都已不是汉人血统,每个北方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少数民族血统,快马弯刀的北方游牧民族自古就不是读书的料,他们的后人能考到这个程度,不错了。
除了历史上的原因外,近些年的南北方教育的差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北方教育大部分衡中化了,从小学开始就用衡中模式,初高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学衡中还不行,因为它把好生源都抢走了,每年的清北指标抢走一百多个,谁不跟它学,成绩就无法和它竞争,也无法同跟它学的学校竞争,出不来成绩,就招不上生,恶性循环,学校就面临倒闭了,所以必须跟它学。
跟它学的后果就是把学生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学习文化课上,其它兴趣爱好必须放弃,无法做到全面发展。
反观江苏每年高考都是自主命题,不做全国卷,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都很好,很多年不同台竞技了,今年八省联考一较高下,高下立判,高考最能考察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证明河北省的衡中真的不行,单一做题能力的能力在竞技场上可谓是黔驴技穷,综合素质太差,一次大联考让多少人看清了衡中模式的外强中干本质。
越发达的地方,出路越多,不一定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解决生路问题,即使读书,也可以走出国道路。反之,越不发达地区,出路就狭窄,只有读书一条路。结果自然可知啦!
教育差异无所谓,因为仅仅针对高考进行的教育,最终都要落到自己省内的考生排名上去,最重要的是看哪个省985,211多,因为你考试分再高,也是自己省内排名,录取也是看排名录取,自己省内985,211越多,省内考生越沾光,因为省内的大学在自己省内的招生比例是最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北上天户口那么值钱,985,211多啊,考生还少,北京天津考生都在六七万,河北有五六十万,河南有近百万,而且河南只有河南大学一个211,河北唯一的211河北工业大学还在天津,为什么衡水起来了,河北考生不拼命没办法,他们在竞争省外985,211在河北省内屈指可数的招生人数。所以,没必要吹北京的素质教育,也没必要吹江苏考试多难,有本事全国985,211在各省录取比例一样了再说。
我家少爷刚大一,省属重点毕业。
高二前学校不得组织晚课,4点半放学;高三9点放学。回家第一件事纠结几个哥们开两局王者,直到高考前夜天天如此![捂脸]
各省升学压力不一样,市教育局教育理念不一样。也有本省其它市的高中很魔鬼。
北方人在具体问题上确实粗枝大叶,没有精益求精的传统和习惯。虽然受教育的水平比较高,但实际上与南方确实存在差距。
在两晋南北朝之际,传统的中原地区文明群体南迁,即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之后,北方就被少数民族统治了数百年。客观的说,文明和文化水平大幅度下降,而且战火频仍,而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文化进一步发展,整体文明素质日渐超越北方地区。虽经过隋唐短暂统一(唐是少数民族血统很重的王朝),但随之而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再次侵扰,又将大部分文化团体驱赶到南方,再后来元朝仍然是这样的过程(终元一朝,中国文化进步有限)。到了明朝之后,南北文化差异就已经形成,明朝的南北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的妥协产物。再经历满清入关,文明再次南迁 ,历时两千余年的文化迁移,才形成当下的文化南北差异。东北毕竟是发育很晚的地区,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所以中华文明五千年,发源于北方中原,经过多次迁移,文明中心南迁是历史形成的。
北方中原实际是指两山、两河和陕西,甚至不应包括京津地区,当然更不含东北。南方也仅指苏浙、徽赣,其他地区实际上和文明文化不挨边。北方粗犷是有游牧民族的底蕴的,南方精致才是远古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这种文明与文化的发展而导致的群体性格没有长时间的积奠是无法快速形成的。
另外一种现象是大规模移民而形成的新文明,这就像美国或是中国东北。美国移民迅速成就了美国的崛起,东北移民也是一样的,所以东北从20世纪初到中叶的发展速度是及其惊人的。如果不是解放后的技术和人员大规模外迁,东北仍将保持绝对优势的地位的,就像现在的美国,当然美国的移民至今仍在进行,而东北已经开始大规模外迁了!东北的移民大部分来自周边,所以普遍性格和北方接近,而与南方不同。
关于教育,并不是说学历高就是素质高,并不是受教育水平高的就文化修养高,只是有促进而已。简而言之,比如传统文化修养,大学学的只是皮毛,环境熏陶才是主要的。南方的地名,有诗意有韵味,平日见得多才有感触。比如盱眙、秦淮、西子等;东北呢,大红旗,友谊、三台子。日久见之,其对于人内心影响就极为深远了。
再回到成绩,虽然现在考的都是西方舶来的,但也只要是由东南沿海侵浸而来的,所以大批的科学家出自南方,再加之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学习氛围,就使得南方的优势得天独厚。建国后,全国一统,教育资源集中于北上津,再加上大量高素质人员流入,使得这一带教育水平飙升,东北也因近代发展快,和国家计划布局集中了较好的教育资源,使得受教育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这种资源长期的不平衡会改变整个地区的人文素质,但这个长期的时限是及其长的,不是十几年或几十年可以的。至少到现在,苏浙徽赣湘鄂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尽管河北有衡水!
类似这样的问答,不用看都知道,南方肯定占上风,不是因为谁灵谁笨,也与受教育水平无关,而是恰恰相反,这应该是一个区域和一个群体的差异。
北方人口才好,却不是用来打嘴仗的。北方人受教育人口比例多,受教育程度高,所以懂得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在网上,南方发酵般的舆论强势,也不是和文化教育程度相关,可能恰恰相反。
看到南方风涌般否定北方教育的千百般“证据”,不禁觉得很可气同时也很可笑,感到这个肯定也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比如有的说,南方经济发达,肯定是南方人受教育程度高;其实,关于“发达”这个问题,谁心里都明白,不是你想发达就能发达,北方不远的昨天,远远超过南方,而且是取得了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的伟绩,所以,受教育程度不是来自国家意志下的发达,而是来自人的意愿。也有南方人说:南方人脑筋灵活,不读书也能干大事,北方人读书越多越死板,我就想告诉你,这不是原始社会,这种靠小算计小伎俩让自己貌似有钱的心理很狭隘很农耕;这是崇尚知识崇尚教育的现代社会,只有崇尚知识崇尚教育,才能崇尚美好,崇尚美德。
(提示:下面文盲率最低,越往上越高,别整反了)
自媒体时代,网上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什么人都可以在网上以自己的认知水平说三道四,在这方面,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天生心大,或者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自然认知水平高,所以常常成为受攻击的闷葫芦。
美好人生,物质自然是一个重要条件,而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这不仅是人与人的高下立判,也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你给一头猪吃山珍海味,吃到死毕竟还是一头猪,它不知道什么叫诗与远方。
再说点题外话。这次抗疫,北方有了疫情,现在又开始出现数不清的讥讽嘲笑。病毒无形,抗疫只能因地制宜,当然也有经济因素,这个与地方无关,用不着以此带节奏搞地域黑。惊慌是人类面对灾难的正常反应,一切都会过去,什么也不会多什么也不会少,不要自大也无需自卑,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当年的非典,还有现在的新冠(虽然新冠不知源头何许),但是,每次累及全国的天灾人祸,首发都不是北方和东北!而东北不仅从来不怨天尤人,又从来都无怨无悔最先出人出物进行援助!这源于长期大国企大工业文化形成的组织性和集体意识,这个说穿了,也恰恰与受教育程度相关。。
人心不古,都不要说过头话,往往会打脸,这个世界,不是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本人来讲,不否认被逼屡屡成为“反方”,说了很多南北之类的话,但是,那是防守反击,真心希望地域黑消失。在这里,请求“正方”南方同胞(高攀了),不要再搞地域黑好不好,北方尤其是东北,本来就不善于打嘴仗,现在又不如你们有钱,你们就高抬贵手,放一马,以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该有的风范,去干点该干的事,给自己,给后人,给社会,给历史,留下点好名声,我们这箱有礼了
(这张图很有意思,记得南方人总说北方人靠主播,看看主播哪里多,但是主播收入却与人数不成比例,这个不想评说,自己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