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智能汽车超级周期来临,受益股有哪些?

一、车型周期和产能周期完美共振,决战2025智能车超级周期。

2022H2至2025年中国乘用车进入新一轮车型密集投放周期。同时,中国汽车产业新一轮车朱格拉周期(约10年)启动,智能化有望接力电动化成为核心驱动力。基于民生汽车投资时钟系统,一轮车型周期大约40个月左右,2022-2032年的产能周期将经历三个库存周期。2022-2025年的第一库存周期下电动化智能化呈双螺旋发展,L3智能车渗透率有望复刻过去几年电动化的普及曲线,进入快速导入期。

二、产业融合嬗变,中国的智能车产业链研究需要跨产业的专业数据库。

美国SAE和NHTSA对自动驾驶有相应的分级标准,而IHSMarkit对于L2-L4渗透率的预测支撑我们对“决战2025”的判断。但由于L3-L4级别无人驾驶的进一步清晰化界定、相关的检测标准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且L3级别无人驾驶的商业化目前处于产业导入期,相关的数据研究体系有待完善。因此为了更好地跟踪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微观变化,我们首次对L2及L3的过渡阶段做颗粒度更细的划分:将L2+定义成L2叠加变道等错车道场景功能;L2++定义为L2叠加高精度地图,并对产业链做了梳理,前瞻地搭建了专业的数据库。

三、智能化产业盛宴关键词:反哺电动、自主崛起、品牌上攻。

电动化和智能化为双螺旋关系,未来随着电动车渗透快速提升,智能车有望快速放量,同时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带来的极致体验带来电动车产品力的进一步提升,有望反向促进电动化渗透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合资品牌标配L2渗透率较高。而中国相较于欧洲、美国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拥有更为优异的行业红利和企业红利,且自动驾驶涉及核心数据自主可控,未来随着中国自主品牌份额和ASP的全面提升,中国企业有望在智能化的产业盛宴中充分受益。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作为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分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存量硬件的替换,而智能化对行业均价的提升有望带动车企品牌上攻,价值重塑。

四、自动驾驶:根据交强险数据显示,标配L2(含L2+、L2 )功能的乘用车22M4终端渗透率提升至30%左右,L2(含L2+、L2 )级自动驾驶迎来加速普及期。

特斯拉产能受限导致22M4美系L2(含L2+、L2++)车型销量大幅下滑,日系、中系下滑幅度相对较小。1)感知层:环视摄像头搭载率较高;毫米波雷20万以上车型为主力车型;激光雷达拐点已至;2)决策层:高精地图渗透率为0.51%左右;以L2+级别的HWA功能渗透率来表征芯片配置情况,目前欧系、中系车HWA搭载率较为积极。3)执行层:制动系统自主品牌搭载率推动IBS快速渗透,利好本土供应商;空气悬架渗透率较低,提升空间较大,欧系和自主车系渗透率领先,整车配置价格带逐渐下沉。

五、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场景需求持续升级。

1)多模态交互:高端车型助力多模态交互场景加速落地,其中抬头显示渗透提速。2)网联升级:万物互联助力汽车网联持续升级,其中2022年4月OTA渗透率超过40%。3)车身场景化:个性化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其中氛围灯20万以上车型标配趋势明显;全景天窗:30万以上车型搭载率超80%。

汽车产业链相关标的:

1)【资产最重环节&汇率改善下的出口链】外币升值+下游修复后盈利反弹力度较大:文灿股份(一体化压铸+大众供应链+华为供应链)、福耀玻璃(座舱智能化+最强贝塔)、爱柯迪(轻量化)、广东鸿图(一体化压铸)。

2)【智能化】伯特利(吉利&奇瑞产业链)、华阳集团(长城&长安产业链)、上声电子(大众产业链)、德赛西威、中科创达。

3)【乘用车座椅国产化】前期超跌中长期空间大:上海沿浦(比亚迪&华为产业链)、继峰股份(大众产业链)。

4)【特斯拉产业链】后续产销补回较确定:新泉股份(也是吉利&长城供应链)+拓普集团(也是吉利&通用供应链)。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6月16日 12:11
下一篇 2022年6月16日 12:1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