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李菂研究团队近日通过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持续活跃的快速射电暴,引发关注。记者今天从中国电科了解到,该集团承建的反射面单元与馈源舱两大系统,在中国天眼实现高灵敏的观测精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果说中国天眼FAST是观测深空的“巨眼”,那么,馈源舱就是这只眼睛的巨大瞳孔。这颗巨瞳是一个由6根钢索拖动的平台,采用轻型支撑系统,仅有30吨重,是中国天眼的一大创举。馈源舱有一个移动范围,能够在直径206米,距地140米-180米的空间范围内移动。
馈源舱用于收集望远镜反射面接收到的外太空信号,而反射面面板,则是决定中国天眼探测威力和探测精度的核心要素。
据中国天眼反射面系统总设计师郑元鹏介绍,中国天眼拥有4450块反射面单元,每块单元又由100块直径大约1.1米的面板子单元拼装而成,看起来就像一口架在深山里的超级“大锅”。这些反射面单元,安装在像蜘蛛网一样覆盖的索网上,索网的每个节点都连接一个促动器。
“当观测区域变化的时候,促动器会随之带动反射面单元形成千变万化的‘小碗’,扩大观天的范围,提高信号的接收广度。”郑元鹏解释,需要观测某一区域的时候,促动器会带动相关的反射面单元,在大锅上形成一个直径300米的抛物面,就像“大锅”上的“小碗”。
这些小碗可以反射信号,却不能聚焦信号。当接收宇宙微弱的射电信号时,每个“小碗”收集到的信号,都要通过馈源舱来聚焦。
“馈源舱处于每个抛物面的焦点位置,其作用就是聚焦反射面收集到的信号,实现科学家高灵敏度的太空观测。反射面要根据观测的天体运动变形,抛物面的形状变了之后,焦点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馈源舱位置必须跟着动。”馈源舱总设计师李建军说。
在中国天眼的建设阶段,李建军团队需要实现在大锅变形的时候,柔性悬挂状态下,馈源舱能够瞬间移动到焦点,而里面的接收机纹丝不动。
“第一级调整通过AB轴机构,主要是从宏观上弥补大尺度的移动。第二级是stewart平台,通过精密的二级调整将接收机稳定到毫米级。”李建军说。
团队不断优化馈源舱的设计和性能,不仅大大减轻重量,而且提升屏蔽功能。
“由于馈源舱是一个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光机电一体化综合系统,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电磁信号的辐射。如果不能屏蔽这些信号,就会与收集到的宇宙信号混杂到一起,科学家将无法进行分离。”李建军及其团队将FAST做到了160db(分贝)的指标要求,为深空观测提供了更加纯粹的电磁空间。
中国电科研制团队表示,该团队以科技点睛“中国天眼”,助力观天巨眼开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外星生命的新纪元。
责任编辑: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