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对我国近十年来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会上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至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为了规避人工驾驶风险,自动驾驶技术应运而生。我国无人驾驶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占据领先地位,许多大型科技公司纷纷进入该领域试图深耕布局。然而,有关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会上,辛国斌就自动驾驶测试中的事故频率问题给出了一系列数据。他表示,一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的数据显示,去年该示范区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进行真实道路测试的总里程约308万公里,可统计的事故有21起,平均每14.7万公里发生一次,“这样一个数据在国际上也是处于先进水平的。”
为了实现从政策层面平衡自动驾驶安全和商业化发展,辛国斌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将继续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公共安全的底线,在管理政策、技术创新、标准体系、测试示范等方面协同发力,出台自动驾驶的功能要求、信息安全等重要标准,并适时开展准入试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能够行稳致远。
除了自动驾驶,被称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新能源汽车也是发布会关注的焦点。辛国斌在介绍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果时指出,在产销规模方面,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不仅如此,行业企业还掌握了基于正向开发的底层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了1.3倍,价格下降了80%。在2021年全球十大新能源汽车畅销车型中,中国品牌占据六款;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的企业当中,我国企业占有六席。在配套环境方面,截至去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充换电网络。
为了实现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战略引领,协同推进。2012年以来,工信部先后出台了两个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来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第一个规划期是2012年到2020年,第二个规划期是2021年到2035年。国务院建立了由工信部牵头,20个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推动产业发展。
二是完善政策,培育市场。国家、地方先后推出了600多项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涵盖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安全监管等多个方面。
三是以企业为主体,力图创新突破,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组建动力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形成产业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
四是开放合作,规范发展。有序推进汽车产业对外开放,搭建中欧、中日、中英交流合作平台等多双边交流合作平台。使一批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落地国内生产运营,同时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投资审批和生产准入管理制度,引导和规范产业有序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樊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