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亚马逊中国官宣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将于一年后关停
今天登录进去的kindle中国商店首页截图,首页上方仅显示退货政策及流程
年初就在传kindle要退出中国市场,亚马逊还出来辟谣。然而本月2号亚马逊突然官宣了,kindle明年6月30日起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已购买的电子书要于2024年6月前下载到本地存储方可阅读,而微信公众号亦将于明年停运,今年1月以后购买的阅读器符合条件的可以安排退货。
这条新闻没有引起多大关注,甚至连微博热搜也没上几个小时。相对于其他平台的波澜不惊,豆瓣是文青的聚集地,上面已经炸翻了,有惋惜的,有哀叹的,有呼吁要赶紧趁这一年囤书的。很快有人总结出怎么调配电子书到美版日版的阅读器。然而我是中国居民,不像有的同学有境外ID。对我来说,如果不能下载到本地继续阅读,之前购买的几百本电子书就算废了。
我的kindle paperwhite,8年的老机器了
在下载电子书的时候,突然跳出一个窗口,存储已满。我才震惊地发现这个版本的kindle只有1.3G的本地存储空间。以前我嫌它打开电子书太慢,把读完的书都放去了云端,觉得还挺方便的,谁知道会有云端不能用的这一天呢?
我在kindle上一共有245本书。大部分都是每周促销、月度促销、年度大促淘的,0.99、1.99、2.99…不到10元一本的书占了绝大多数,还有一部分免费的英文公版书。当初我就是看中它的免费公版书资源,才下决心买的阅读器。所以网上有好多人说是国人看盗版的习惯害得kindle在中国混不下去,因为不少人买了kindle,再从网上搞一堆免费的PDF盗版导进去看,压根不买书消费。我也导入过一些PDF文件,然而发现用kindle看这些文件特别费劲,可能是格式的问题。
其实看看买书记录,我从去年起就没怎么在kindle消费了。原因很简单,微信读书的兴起,让我们不用找盗版也能看到正版的免费书。微信读书上的中文书资源几乎覆盖了kindle电子书商店里的绝大部分书籍。我之前没有用微信读书是因为觉得手机和电脑上看伤眼睛,后来发现从kindle的链接浏览器可以连到微信读书,虽然时断时续但也可以用。再加上微信读书可以选择听书,用手机也很方便。
慢慢地,我已经习惯了先去微信读书的商城里找书。kindle可以说是阅读器里唯一不支持安装微信读书app的,其他的国产阅读器,比如科大讯飞、文石、掌阅、汉王甚至海信的一款墨水屏手机,绝大部分都可以安装微信读书。如果说国产电纸书阅读器对kindle构成了硬件的竞争,微信读书直接就是通过软件抢占它的用户市场,只需要想象一下中国有多少人用微信就够了……
kindle的网站上现在还在售卖电子书和阅读器
这款价格蛮便宜的
kindle paperwhite是主力机型,我就买的这一款
oasis是高端机型,属于死忠粉和不缺钱粉会入手的那种
kindle的硬件,也就是阅读器,说起来也是一言难尽。苹果都转型了,它还是万年不变的小屏幕和黑白屏。也许它足够自信,或者要求大家也像它一样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当然它的优点就是简约,超长待机,有图书资源。但当国产的电纸书阅读器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以后,它的优势也就可以忽略了。更可怕的是,国人的copy能力超强的。我们永远是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国产阅读器可以做大屏幕、大容量、还有彩色屏(要知道,不少人是捧着阅读器看漫画和网文的),这些正好符合了大众的消费需求。
kindle早年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在于这个市场还算是一个蓝海,它可以一家独大,也许利润不多,但不至于垮杆。然而现在连华为、小米、海信这些做手机的都开始下场做起了电纸书,它的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在京东上搜电纸书,kindle已经淹没在一众品牌里
国产品牌的电纸书屏幕可以做到10.3寸
国产电纸书还有彩色屏
在软件方面,微信读书几乎继承了kindle的一切特质,可以标注、可以评论,可以放云端,可以下载。唯一不同的是,它是免费的,至少目前是,当然也可以选择购买无限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免费,用户需要选择看广告、分享读书页面或者组队看书,这也助力了微信读书的用户传播与增长。要想一直免费,你就要一直使用它读书,读书或者听书时长可以置换免费的“无限卡”。甚至连微信读书“书架”也与kindle的“图书馆”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现在kindle的“图书馆”要关停了,自己花钱购买的书如果不“搬运到家里”,就面临灰飞烟灭。微信读书呢?如果它现在宣布收费,我可以选择不用它,再转回纸书,至少我没有损失,因为我用的是免费的无限卡。
kindle中国关于电子书停运的问题解答
我不知道kindle这个“如果没有下载到本地,买过的书也看不了”是不是霸王条款,我只能乖乖地在电脑上又下载了一次(因为kindle上没有空间)。我也不确定以后这些书到底还能不能打开。只能说它们陪我渡过了那几年岁月,特别是那几年在地铁上每天往返单位三小时的辛苦日子,有书陪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