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有必要吗?
这两年,随着5G网络的广泛应用,手机屏幕分辨率、刷新率不断提升,还有其它硬件配置的持续升级,大家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经常面临一个普遍性问题,那就是续航焦虑。
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的当下,解决这个问题比较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升充电效率。自2007年初代iPhone凭空出世后的10年时间里,苹果一直坚守“五福一安”,丝毫不理会众多果粉呼吁。而iPhone 8的亮相才正式支持了18W PD快速充电,去年的iPhone 13 Pro Max更是争气得将功率提升到了27W。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苹果多年仅维持20W,但国产手机动辄百瓦充电?
事实上,苹果无法大幅度提升充电功率的原因在于Lightning接口,它可以支持的最高充电功率仅为30W。在不更换接口情况下,基本没有突破30W的可能,而大当家库克对于每年能从Lightning接口获取的高额专利费念念不忘,无形制约了iPhone手机的充电发展。
另一方面国产手机厂商们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对快充技术进行不断探索,短短几年时间里,大家见证了国产手机功率从20W提升到60W、80W,甚至是120W。
2017年,小米旗下的经典之作——小米6发布,手机内置了3350mAh的电池,支持18W的USB PD快速充电,这也是小米首台支持USB PD快充的手机。两年后,小米9的诞生再次将充电功率提升到了27W(9V3A),值得一提的是,小米9还是首款支持20W无线闪充的量产型手机,可以看出小米在快充方面下功夫算是行业内比较早的厂商。
2020年,正值小米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雷军在公开演讲上就正式推出了120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以及10W无线反向充电组成的三重快充架构,而小米10至尊纪念版作为首款支持高通QC5快充标准的手机自然是风光无限,它的出现也让小米彻底站稳了高端旗舰市场。
纵观小米手机快充发展史,从10W普通充电到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120W快充,小米公司的充电技术显然已经走在行业前端,充电速度已经遥遥领先三星以及苹果这些科技巨头。随着国产手机厂商的持续探索,在其它领域全面超越苹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