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议:知网应维持非盈利性公益组织身份,停止独占交易谈判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总结来看,中国知网平台通过实施以独占交易为主、协同采编为辅的垄断行为,获取顶级或高质量学术期刊的独家出版权和网络首发权,进而聚集科研机构及其科研人员的注意力,从而增强平台垄断势力,并设置垄断水平的平台接入价格。”

近日,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微信公号刊发了院长李世杰和助理研究员蔡祖国撰写的文章。文章称,知网的垄断现象是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一类特殊垄断形态——注意力垄断,有别于常见的平台用户规模垄断或平台用户覆盖率垄断。鉴于此,结合前期研究工作,作者提出几点反垄断调查工作建议

(1)中国知网平台应当维持非盈利性公益组织身份设置,降低面向机构用户的收费标准,加快中文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与普及。中国知网平台作为“中国知识基础网络设施工程”的重要载体,应当发挥着重要公益作用,逐步回归到非盈利组织的身份,为中文学术研究及知识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中国知网平台股东之一清华同方公司的财务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知网平台盈利高达9亿元。不论这些盈利来源是面向机构用户的收费还是论文查重业务收费,高额盈利均与中国知网平台公益组织的“非盈利性”的身份设置不符。当然,如果采取完全免费的定价策略,则中国知网平台将严格没有激励进行信息技术创新、提升读者的用户体验。相应地,中国知网平台急需采取的整改措施便是降低收费标准,实施略微盈利的经营策略。

(2)中国知网平台应当立即停止同学术期刊主办方的独占交易协议的谈判工作,宣布已有的独家出版协议或网络首发协议不再生效。当知网平台获取学术期刊的独家出版权或网络首发权后,知网平台虽不能完全阻止其他学术出版平台出版发行该学术作品,但可造成一定障碍,如全文阅读和下载权限等。相应地,科研机构更倾向于接入拥有学术作品独家出版权或网络首发权的学术出版平台。显然,独家出版或网络首发等独占交易策略性行为,发挥着为学术出版平台培育并增强消费者平台偏好的实施效果。因而,反垄断规制部门应当禁止中国知网平台同学术期刊主办方签订独占交易协议。实践中,独家出版等独占交易策略性行为并不能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反而降低部分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3)中国知网平台应当将协同采编系统与学术检索系统剥离开来,不得以国际惯例为借口维持与学术期刊的不正当合作关系。协同采编的辅助措施协同独占交易主要措施,共同构成了知网平台对特定学术期刊实施完全垄断的双重手段。在此基础上,知网平台比其他学术出版平台更加轻松获取到学术期刊的独家出版权或网络首发权。需要警惕的是,中国知网平台可能以国际惯例为借口,辩称辅助措施是为保障学术期刊积极接入平台,保证平台数据库资源的有效供给。然而,这一说辞是不能成立。原因在于:多数国内学术期刊在政府引导下以极低售价接入了中国知网平台。知网平台并不存在匮乏学术资源问题——依据知网平台官方数据,其目前已拥有8000本中文学术期刊的电子版出版发行权。

(4)反垄断规制部门在调查中国知网平台涉嫌垄断行为的同时,举一反三,对包括维普、万方在内的其他中文学术出版平台,实施相应的调查措施,阻止类似的垄断行为。主要审查工作包括不限制以下三点内容。①其他中文学术出版平台也应当保持非盈利性公益组织的身份,合理面向读者用户的收费标准,推动学术出版平台的全社会使用率,加快学术知识传播。②反垄断规制部门同样禁止其他学术出版平台同学术期刊主办方签订独家出版或网络首发协议,阻止学术出版平台垄断特定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权。③反垄断规制部门应当禁止其他学术出版平台采取相似的辅助措施,获取学术期刊的独家出版权或网络首发权。

这篇文章指出,学术出版经济是典型注意力经济,且以学术期刊出版发行市场最为明显。在众多类型的学术作品中,学术期刊占据主导地位,关系科研工作者及科研机构的学术水平评价。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学术期刊传递的信息却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但是,读者对学术期刊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学术期刊注意力供给与学术期刊注意力需求存在供需不平衡。包括学术期刊主办方在内的利益相关者需要一个有效信号机制,引导学术注意力高质量学术期刊,推动读者阅读、引用高质量学术期刊所载的论文,进行学术创造。相应地,学术出版平台关注的是,如何垄断学术注意力市场。

推动形成学术注意力市场的信号机制便是学术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机制。作用机理在于:学者通过观察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获取学术期刊质量信息,进而选择文献来源并阅读、引用;学术期刊通过提升影响因子,获取读者的学术注意力,进而实现持续发展。事实上,排除刻意引用等干扰因素外,影响因子表征学术期刊质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一些国外学者将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视为学术期刊市场份额,测算三大英文学术出版平台——爱思唯尔、施普林格及John Wiley & Sons等在过去20年来的市场份额变化趋势;他们的研究发现,三大英文学术出版平台市场集中度(即CR3)由50.2%上升至65.3%,占据英文学术出版市场的寡头垄断地位。

文章剖析了中国知网垄断平台垄断行为的理论机理。

该文指出,中国知网平台在中文学术出版市场上实施的垄断行为,并无高妙之处;其基本上循着国外学术出版平台的轨迹,采取针对性垄断措施,逐步获取学术期刊注意力市场的垄断势力。大致来看,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中国知网平台为中文学术期刊开发影响因子机制。知网平台对外宣称其对中文学术出版市场的贡献之一,即是率先开发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机制,包括两项指标:复合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子。知网平台每年均向学术期刊主办方报告影响因子及其排名,并将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标注在学术期刊检索页面的显著位置,进而引导学术期刊主办方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强制引用等),刻意提升影响因子,从而加深学术期刊对平台的依赖。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当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提高0.1,则知网平台同学术期刊主办方签订独家出版协议的概率将增加1.85-2.73个百分点;与学术期刊签订网络首发协议的概率1.27-1.85个百分点。借助已有的学术期刊分类数据库如中文社会科学索引(即CSSCI)等数据库,知网平台可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深度识别,进而推定学术期刊在相应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其重要性,从而选择匹配的垄断策略。

第二步,针对顶级学术期刊、高质量学术期刊,中国知网平台针对性地实施独家出版与网络首发的策略。所谓独家出版是指学术期刊仅在一家学术出版平台出版发行电子版;所谓网络首发是指学术期刊仅在一家出版平台率先实现全网第一次出版发行。不难发现,独家出版协议与网络首发协议的目标均旨在垄断特定期刊的出版发行权。自2008年以来,知网平台同多家顶级学术期刊的主办方展开谈判,以获取顶级期刊的独家出版发行权。以中文社会科学领域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办的学术期刊,基本上均为社会学科领域的顶级期刊或权威学术期刊。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知网拥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60本学术期刊的独家出版权(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主办67本学术期刊)。不仅如此,知网平台还积极获取高质量学术期刊的独家出版权。同样以社会科学领域为例,知网平台获得356本CSSCI期刊的独家出版权(注:当时共有752本CSSCI期刊)。自2012年以来,知网平台又积极获取顶级学术期刊及高质量学术期刊的网络首发权。其中,高质量学术期刊网络首发权占比(25.4%),高于顶级学术期刊的网络首发权占比(12.7%)。

第三步,中国知网平台通过向学术期刊主办方提供协同采编系统,诱导学术期刊主办方签订独家出版或网络首发协议。所谓协同采编系统是指学术期刊主办方将自身的投审稿系统与中国知网数据库直接相连,实现协同办公的内部系统。知网平台为学术期刊开发的协同采编协同系统带有知网标识,网址域名还有“cnki”字符串。部分情形下,协同采编系统可将消费者点击下载行为链接到知网平台,实现学术期刊主办方官网与知网平台无缝衔接。这极大方便知网平台获取学术期刊的网络首发权。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学术期刊主办方采用知网平台的协同采编系统,则两者签订网络首发协议概率将提高63.9%-65.7%;采用协同采编系统的学术期刊主办方,有72%的用户选择签订网络首发协议。

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依托于海南大学,是海南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作者称,自2019年“翟天临事件”发生后,其团队对中国知网平台的垄断行为进行追踪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剖析中国知网垄断平台垄断行为的理论机理;在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基础上,取得一系列研究结论,同时还提出一些反垄断规制建议,希望能够被政府监管部门关注和采纳。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朱伟辉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6月13日 15:18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15:1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