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电影转角遇到陈英雄

#影视杂谈#

一直在培养自己系统观看电影的习惯。这段时间的主题是文艺电影,详细列出了一个看片单包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本命年》、《黄土地》、《偷自行车的人》、《一一》《苦月亮》、《悲情城市》、《春逝》、《青木瓜之味》......。内容涵盖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韩国、法国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艺电影。近期陆续看了《假如爱有天意》、《云上的日子》、《最好的时光》、《八月照相馆》、《青木瓜之味》等好几部文艺电影。

自从看了《青木瓜之味》之后,原本列好的看片计划就不得不暂时搁浅了。原因是我彻底被这部越南文艺电影征服了。紧接着又搜出了这部电影导演的另外3部剧情长片《三轮车夫》、《夏天的滋味》和《挪威森林》来看。这就好比我本来要去一个旅游胜地度假却被沿途的一段风景粘住,而这段旅程之外的旅程却是那样的令人赏心悦目。也正缘于此,才使得我有机会系统地了解这位法国籍越南裔导演陈英雄的电影。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吧。

《青木瓜之味》是陈英雄的剧情长片处女作,也是他出手不凡的一部电影力作。1993年首映于法国戛纳电影节即获“金摄影机”奖,之后又获恺撒电影节最佳外语片的殊荣。这部电影诗意地讲述了一个越南少女的成长故事。诗意这个词语很抽象,但除却这个词眼以外好像又找不到一个更加准确的词语来形容这部电影。诗意是美的,那么这部电影也是美的。诗意是抒情的,那么这部电影也是抒情的。这部电影的美和抒情主要体现在镜头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上。电影中较多的长镜头,从庭院的一角移到另一角,就像流动的阳光一样倾注到每一个被摄的人和事物上面,再加上镜头所及之处,满眼尽是葱葱郁郁的绿色,使得整个电影具有一种浓烈的抒情的热带雨林气息。与这些抒情长镜头配合得天衣无缝的是电影彰显出来的细节。木瓜青翠,乳白色液体随刀割而滴落,那样的缓慢而深邃,就像是滴入了时间的容器里面。蚂蚁排着长队从窗棂爬过,顽皮的小男孩将烛油滴到蚂蚁身上,仿佛烛油凝固的不是蚂蚁,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淡忘已久的童年时光。还有小女孩和老妇那重复的不厌其繁的劳作,细碎而又溢满温情的光芒。那才出锅的青菜似乎还泛着生命的亮绿,不仅可以滋养人的胃甚至可以滋养人的灵魂。电影的人物设置也是美好的。粗衣粗布的小姑娘是那样的文静秀气,永远面带微笑的脸庞圣洁得就像是一个服侍神的天使,而不是一个服侍人的佣人。正是这可人的女主人公太美好了,导演不允许过多的冲突来打破这种美好,因此,女主人最后的结局是圆满的,她终于获得了爱情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是导演成全了她的诗意人生。影片用《青木瓜之味》作为电影的片名是象征手法。小女孩就是那青翠欲滴的木瓜,剥开来看,里面的籽粒一颗一颗饱满地挤在一起,散发出金子一样的生活光辉。

《三轮车夫》是陈英雄的第二部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一改《青木瓜之味》那温婉宁静的风格,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越南底层社会。电影表现出来的生活再也不是《青木瓜之味》里面的那种美好和诗意。它表现的是贫困、挣扎、罪恶、血腥、暴力和黑暗。这些贫困、挣扎、罪恶、血腥、暴力和黑暗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生活的泥沼。电影里的所有人都陷在这潭生活的泥沼里面欲罢不能。三轮车夫被迫卷进黑道干一些罪恶的事情。三轮车夫的姐姐被迫参与卖淫。黑社会组织头目诗人只能看着自己爱的女人遭人践踏。黑社会组织老板娘的丈夫离她而去,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傻儿子也被车撞死离她而去。在电影里面,严酷的生活就像是不苛言笑的上帝一样并不眷顾每一个人。正是在这种生活的重压之下生命的质感反而像珍珠一样的提取出来,使得这部电影具有了一种坚硬的力度和残酷的美感。这部质感十足的电影为陈英雄带来了接踵而至的荣誉。影片在1995年第5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影片金狮奖。

相较来说,陈英雄的第三部电影《夏天的滋味》没有前两部出色。它着重表现的是越南的一个普通中产家庭四姐弟的故事。故事集中发生在一个夏天。在这个不一样的夏天,不同年龄的四姐弟在各自的人生阶段正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情感有关,或者电影的另一个译名《偷情》更能诠释电影的主题和内容。越南的夏天是一个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季节。植物疯长,满世界都是绿色。我没有到过越南,但到过离越南不远的西双版纳,也是在初夏季节去的,那些肆意生长的植物让我印象深刻。在这部电影里面,绿色不只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还是情欲的象征。情欲也像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一样疯长。它要破茧而出,它要红杏出墙。越南的夏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雨水特别地多。如注的雨水流到苍翠的绿叶上,是浇灭那些滋长的情欲呢?还是与炽烈的太阳光发生更强的光合作用催生更加炽烈的情欲?但在这个夏天,一切都要归于平静和融入生活的主流,就像是电影开头和结尾的两场葬礼忌日,众多的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庸常而平静的生活又在喧闹中开始延续。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才是真,神马激情都是浮云。

不可否认,陈英雄是一个在电影中发现生活之美和开拓生活之美的大师。《青木瓜之味》表现是是生活的细节之美。《三轮车夫》表现的是生活的残酷之美。《夏天的滋味》表现的是生活的平淡之美。对于电影,陈英雄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我心目中真正理想的、完美的电影,是一部经由影像的结构化过程产生意义与感动的电影。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因电影语言受到感动,而不是因为故事内容受到感动。“他强调和看重的是他的电影语言,而不是他的故事内容。也正是因为他的这段话,我才理解了为什么偏偏是他获得了《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剧本改编和电影拍摄。

《挪威的森林》并不是一部情节和故事冲突见长的小说。或者可以这样说村上春树的所有小说都不是以情节和冲突取胜。村上春树作品的魅力来源于他的文字营造出来的那种氛围和情调。所以村上春树的作品是不容易进行电影改编的。村上春树本人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曾拒绝了众多日本和好莱坞导演想把《挪威的森林》改编成电影的提议。但自从村上春树看过陈英雄导的《青木瓜之味》等几部电影之后,他就改变了这一想法,而是大方地把小说改编权给了陈英雄。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村上春树在陈英雄的电影里面看到了自己小说的影子。或者可以这样理解,村上春树相信陈英雄的电影语言能够比较准确地传达他的小说营造出来的那种氛围和情调。虽然拍摄出来的结果没有能够让村上春树的书迷们满意,有的甚至把它说成是陈英雄的中年危机之作。但客观地说,电影的摄影延续了陈英雄电影一贯的唯美风格。太阳的阴影缓缓地流过青草山坡;渡边在风中追着绝望的直子奔跑;渡边一个人在海边的礁石洞里哀悼直子的死去。这些镜头呈现出来的影像一如既往地让人痴迷。电影也基本还原了村上春树在小说里表现出来的那种感伤格调。有的人说这是越南版的《挪威的森林》而不是日本的。陈英雄却在采访中说他最喜欢的就是《挪威的森林》小说里面的那种扶桑味。他说如果这部电影拍摄地方不是日本就失出了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意义。总之陈英雄对这部电影是下足了功夫,因为不懂日语,他用法语写的第一稿剧本,之后译成第二稿英语,又译成第三稿日语。我以为恰恰是这种匠心破坏了小说的轻盈和灵性,这个遗憾可能也正是缘于这种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使得陈英雄在这部电影的把握上面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吧。

英雄不问出处。“英雄”来自于越南。在文艺电影的转角遇到了陈英雄,我会记住这个47岁内敛的中年男人。他用电影语言谱写出了诗一样的电影风景曾经让我留连忘返过。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6月13日 12:16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12:16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