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芯片作为科技领域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我们的工业和制造业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芯片应用范围之广,涵盖了几乎所有产业,如智能汽车,和我们最熟悉的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都是没有它不行的。
如今各家的半导体领域之争,说白了就是在芯片制程上的竞争,谁能先掌握最先进的制程工艺,谁就拥有话语权。
我国的半导体现状
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不管是在光刻设备上还是在芯片制造工艺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大截的差距。
虽然在近些年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很多企业加大了在半导体领域的进发,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80%的芯片都要依靠进口。我们的高端芯片,尤其是7nm制程以下的芯片基本都是纯靠进口的。
我们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一年我国进口的芯片总量为6354.8亿枚,金额高达4326亿美元,占总进口金额的16%左右;在2022第一季度,我国芯片进口量为1860亿片。
从这组数据就能看出我国在芯片问题上有多被动。华为的情况想必大家都清楚,在遭受老美的芯片“断供”后,手机业务直接大跳水,这也是我国芯片产业的缩影。
虽然我国如今已经成熟掌握了28nm关键节点的制造工艺,但是在高端制程上还是需要继续努力。尤其是在如今“全球缺芯”的情况下,这对我国本来就不算发达的半导体产业来说,影响是很大的。
半导体领域属于“高精尖”产业,不管是研发还是制作,对于人才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但是我国也不乏985、211等双一流学府,如清华、北大等高校,哪怕是放到全球都是排得上名号的。
每年清北等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不在少数,而且每年出国深造的优秀学子也很多,所以说,在人才上,我国应该是不缺的才是。那么为何我们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会如此不理想呢?
人才是关键性因素
在深入调查我国芯片匮乏的情况后,一些专家指出,很大一部分清北毕业的优秀学子都在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而后直接留在国外工作定居,有许多芯片领域的华人专家在为美地区的半导体企业效力。
如英特尔、高通公司、苹果公司等高科技企业就有很多华人。
此前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就美地区加大半导体制造发表过看法,称其加大芯片产能是昂贵浪费、毫无用功之举。主要原因是美地区缺乏半导体产业所需的人才,由此可见,人才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布的数据报告指出,到2030年我国预计将面临20万左右的人才缺口。目前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人才储备约为50多万人,但我国对半导体领域的人才需求在2023年预计将增长到766500人。
而这20万人才的缺口仅仅只是对普通技术人才的需求,顶尖人才才是最大的问题。但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恰恰就是留不住这些“高尖精”人才。
为了解决人才问题,官方出手了
我国之所以留不住人才,跟研发环境和报酬关系很大。在过去,我国留住人才往往靠情怀,但情怀不能当饭吃,科学家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饭,况且,很多人都有一大家子要养,就算还没成家没有小孩,也有父母。
此外,研发环境问题。研究成果被掠夺,论文署名被排在最后,甚至名字被换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很多科学家是不求名不求利,但咱不能剥夺人家的研究成果还不给饭吃。
为了改善我国科研人才匮乏的现状,官方出手了。首先就是提高报酬,制定薪酬标准,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出国工作,如果二者条件都一样的话,相信很多人是更愿意留在自己国家的,但问题是,对面给的实在太多了。
如今,提高了这些科研领域人才的薪酬,不仅有利于改善市场环境,也增加了他们留下的意愿。
其次,加大审查力度,确保研发成果的公平公正性,使每个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成果都能得到维护。
此外,为了解决市场的供需矛盾,国家还扩大了集成电路院校规模。如华中科、广东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学习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政府还会对这些人才提供就业援助。对于半导体公司国家也正在进行适当的减税,以减轻公司的压力。
写在最后
半导体的发展绝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砸钱就行的,否则老美也不用千方百计去吸引半导体厂商前往建厂,更不用费尽心机去套取台积电的核心资料,芯片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
这就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所以人才就是一个关键点。对于留住人才,大家有何建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