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电池竟比新电池贵40%?揭露电动汽车“不为人知”的黑色地带

旧电池竟比新电池贵40%?揭露电动汽车“不为人知”的黑色地带

电池竟比新电池卖的还要贵贵?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同一商品全新的商品要比陈旧的商品价格高,可在日益火爆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却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现象。那就是二次回收的旧电池竟然要比全新的电池贵40%。

电池回收为何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板块的黑色地带,这里面究竟存在着怎样的隐秘?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原材料紧缺,生产商夹缝求生

我国著名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发言人曾表示:从未想到新能源汽车的繁荣来得如此之快。

随着马斯克凭借特斯拉登顶世界首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苹果、华为这些“门外汉”也纷纷进驻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去年新能源汽车的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352万台。

与新能源汽车繁荣相伴而来的,是电池原材料锂矿的吃紧。全球的锂矿总量是有限的,大量的需求令锂矿供给不足,锂矿价格水涨船高,在短短半年内上涨了足足10倍有余,从5万元/吨上涨至50万/吨的天价,令夹缝中的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生产商十分为难。

新能源汽车大卖,电动车需求量激增,电池生产商不应该高兴吗,为何会感到为难?

话虽如此,可殊不知电池厂商与汽车厂商间的合同,大多早在锂矿飙升至天价前签订。如今锂矿价格失控,电池生产商必须承受高昂的成本,甚至入不敷出,有苦难言。

而更令电池厂商为难的是,现在不是利润缩减的问题,而是锂矿吃紧,根本买不到电池原材料。如果不能向汽车厂商及时供货,那就是违约,要承受高昂的违约金,毫不夸张地说,甚至会面临破产的危险。

拿宁德时代来说,自进入2022年以来,股价暴跌42%,第一季度营业额缩水超过40%。已经来到了悬崖边缘,无可奈何的电池生产商们只能将目光放到二次电池回收板块。

二、电池回收灰色地带

去年10月,宁德时代斥资320亿修建旧电池回收产业园,可收效并不明显。只因新能源电池回收是一个黑色地带,在正规回收渠道表象下面,是大量不为人知的非正规收购途径。

2018年,工信部分3批公布了一份“白名单”,上面陈列着47家具备资质的新能源电池回收企业。但在当年的锂电池回收数据中,全国退役电池总量为7.4万吨,但被47家正规回收企业回收的只有0.5万吨电池,剩下的6.9万吨电池不翼而飞。

无独有偶,2020年中国退役电池总量为20万吨,但被正规回收的仅有4.2万吨,多达15.8万吨新能源电池不知所踪,还能人间蒸发了不成?

答案是全都流入了“黑市”。在47家正规回收途径之外,是多到数不胜数的私人回收团体,他们有的甚至是几个人的小作坊。要知道,新能源电池的拆解十分复杂,如果是门外汉很可能造成爆炸事故,十分危险。

那么,这些“杂牌军”凭什么能够竞争过“正派军”,他们有什么仰仗?这些被大量回收的新能源电池又流向了何方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比正规途径更高的价格,这是最有效的方法,“黑市”收购二手电池,往往要比官方收购价格高上10%左右。

不仅如此,新能源电池回收“杂牌军”之间,竞争同样十分激烈,你高出一成,我便高出两成。去年一块旧电池的回收价还仅为新电池的6成左右,但到了如今已经高达新电池的1.4倍,堪称天价。

那么这些“杂牌军”毫不节制地加价,甚至亏损也要收购二手电池,他们做这些“赔钱生意”的目的在哪里?到手的旧电池怎么处理?

这些商家敢于叫出1.4倍天价的底气,在于对新能源汽车继续紧俏的自信。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走高,原料锂矿的供给便会愈发吃紧,二手旧电池的价格同样水涨船高。

他们将二手电池暂时保存在手里,待价而沽,看起来是一场豪赌,但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火爆景象来看,却是一份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苦了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生产商,原料买不来旧的讨不到,被卡在夹缝中前后为难。

结语

新能源汽车的火爆造就了如今的二手电池乱象,打破了稳定的市场结构,只有完善二手电池回收途径,取缔没有资质的回收商家,才能帮助新能源二手电池回收市场重回正轨。

对于二手电池的回收乱象,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看法。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6月13日 06:18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06:1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