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和创新。
为推动农业科技普及,宣传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在麦田飘香、夏收之时,北京科学中心“Ai科学—夏粮丰收的秘密”于6月9日下午在腾讯会议和北京科学中心百家号同步直播,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的师生在线参与,科学中心百家号实时观看人数达57.4万人。
学生在腾讯会议参加活动
专家参与 科普前沿科技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白由路老师与北京科学中心科技辅导员唐卿之老师一起为青少年科普小麦的主要产地、生长周期、麦粒的结构等知识以及小麦丰收背后的新科技。
白由路老师(左)和唐卿之老师(右)
《阅读手册》 铺垫前序知识
活动前期,科技辅导员从十余本科普图书中精心挑选与本期活动相关的内容,编辑成《“Ai科学”阅读手册》,以电子资源包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引导他们通过自主科普阅读做好知识铺垫,为参与活动做准备。
实时互动 提高学生兴趣
活动中,科技辅导员和专家通过快问快答、选择投票、在线连麦等形式与学生们实时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小麦的相关知识,了解生物育种技术、北斗导航技术、无人机喷药技术等现代技术对小麦丰收的助力。
学生与老师提问互动
讲述科学家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
小麦丰收,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就没有如今国家稳定的食物来源。白老师讲述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庄巧生院士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为国家粮食安全、种业科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讲述了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奋勇拼搏、默默奉献的故事。
白老师讲述科学家故事
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此次活动,能知小麦、懂小麦,进而了解夏粮收获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意义,也希望青少年未来也能投入到现代农业的科研工作中,成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驾护航的中坚力量。
学生居家线上参与活动
学生填写的活动工具表
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