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姐姐的话:就好比警察也会碰到小偷一样,就连银行自己人也会被盗卡,所以,防不胜防的时候,必须学两招,甚至三招。来,看过来。同时,友情建议,在花钱这个问题上,不用给自己太多信用卡。
这两天,一篇信用卡被盗刷后的“自救攻略”在网络上热传。
10月19日凌晨,北京一位记者的信用卡通过网上消费形式,在境外被盗刷3笔共计8000美元。
按照文章叙述,身处北京的卡主第一时间拨通银行信用卡客服热线报案,马上冻结了信用卡,但取消支付的要求得到否定的答复,原因是交易已成功,银行没有权力单方面取消,需要3-45个工作日调查流程才能给出明确答复。
记者马上去附近的网点对已冻结信用卡进行了查询,在取款机上留下操作记录。拨打110报案,被指引去家附近的派出所处理,遭遇了一番不愉快的周折,一言难尽。
最后,其决定“自救”再自救,凭借流利的英语先后与那三家美国网站交涉,取消交易挽回了损失。
01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信用卡被盗刷事件时有耳闻。被盗刷了该怎么办?
从这位卡主的做法看,及时冻卡报案留操作记录属于“标准动作”。
其实,更为完备的应是:遇到盗刷后,建议立即联系24小时客服热线否认交易并申请冻结卡片;
如疑问交易为过卡交易,客户可就近进行刷卡交易,证明卡片在身边;
如疑问交易为网络交易,建议客户修改账户密码;如有手机中毒、SIM卡被报停补办的其他通讯异常,则需要马上进行手机杀毒、重置,或联络服务运营商及手机厂商取得处理方法。
另外,客户尽快向警方报案。
遭遇盗刷,金额不小,谁都心急如焚,希望银行信用卡部门马上能帮忙挽回损失。为什么不能取消交易?依靠信用卡部门能不能把钱追回?是不是一定要亲自出马交涉自救,遇到境外盗刷那英语不好的岂不是抓瞎了?“自救攻略”一文引发众人的疑问,需要解答。
且举身边的一个例子。李先生(化名)每年要出国长途旅行,迄今居然遭遇3次信用卡被盗刷事件。
一次是人在美国,卡没离身却在意大利消费了好几笔;
第二次人在法国,盗刷地点是纽约;
第三次人在中国,盗刷发生在国外。及时拨打信用卡机构客服热线,根据建议完成上述提到的一系列流程后,最终确认属于盗刷,没有损失一分钱。
他事后回忆总结每次信用卡泄露的可能原因,第一次蹭了国外公共WiFi用卡,第二次在巴黎不知名小店刷卡买手工艺品,第三次应该是上一家不大的专业网站订国外酒店后信息被窃取。
为了一劳永逸,李先生买了防盗刷的保险,每月信用卡扣款5元。同时,也不断提醒自己小心用卡。
02
信用卡盗刷案件发生的特点一直在“更新换代”,防不胜防。
前几年东南亚属于重灾区,很多前去旅行刷卡消费的市民回来后就接到银行信用卡部门的来电,建议换卡避免风险。
这两年,很多是通过伪基站、伪造机票退改签、伪造提额等形式,盗取持卡人信息。还有不少盗刷就像李先生和“自救”一文作者遭遇的那样,是发生在境外的网上交易。
为什么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呢?信用卡专业人士介绍说,整个交易涉及到客户、商户、发卡行、收单行等几个方面,需要处理时效,银行不可以单方面取消交易。银行接到报案后会作初步调查分析,并3个工作日之内联系客户进行沟通处理,分析定性后尽快告知客户处理方案。由于客户反馈的疑问交易,通常需要通过银行卡组织的相关规则进行处理,根据盗刷交易的形态不同,时效会不同。调查期间,不需要用户承担被盗刷的损失。
说到底,安全用卡才是“王道”。专家昨天介绍了要紧的几条:尽量选安全性较高的芯片卡;不要透露查询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网络盗刷不仅仅是背面签名栏后三位码被泄露,同时需要信用卡号码、有效期等信息,都要保护好。
出国前开通信用卡海外支付提醒功能及手机国际漫游,确保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在信用卡背后签名栏处签名;选择大型、正规的店铺以及靠谱的网上平台刷卡交易;刷卡时不要让卡离开视线,签字时注意款项细节及是否有多张收据叠加;有的银行提供“一键锁卡”服务,可立即将额度降低为0。
享受信用卡给消费带来的便利,防范安全隐患、掌握盗刷后及时处理方式是必修课。虽然难免耳朵听出老茧,若能遇事避免损失,多听几遍“复读机”也算值得。
感谢关注《财经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