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

一、事业单位的含义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二、事业单位的特点

(一)提供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二)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

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三)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

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四)经费来源的国产化

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五)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

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三、事业单位的分类

(一)按照社会功能划分

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是指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例如:社会科学联合会、是指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计划生育协会等。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是指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职责的事业单位。例如: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科研院、广播电视台、出版社、城市公用方面的市政管理、房产管理、园林设计等。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例如:养老院、大专院校、中小学、重要的医疗卫生单位、疗养院、考试管理中心等。

(二)按照经费来源划分

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

1.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全部支出由国家财政拨款,收入全部上缴国家财政的事业单位。例如:学校。

2.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补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拨款其列入国家预算的仅仅是自身收支之间的差额数的事业单位。例如:医院。

3.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支出由自己解决,收入由自己支配,收入不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也可以称为企业化管理单位。例如:出版社。

四、事业单位的范围

事业单位涉及许多行业,活动领域十分广泛。按照机构编制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包括以下25种类别:教育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勘察设计事业单位;勘探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广播影视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交通事业单位;气象事业单位;地震事业单位;海洋事业单位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测绘事业单位;信息咨询事业单位;标准计量、技术监督、质量检测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事业单位;物资仓储、供销事业单位;房地产服务;城市公共事业单位;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经济监督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其中教育事业单位;农林牧水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在数量上名列前茅;教育事业单位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主体,其工作人员大约占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规模的一半以上。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这个问题有点像绕口令啊!乍一看是3个问题:“什么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 事业单位编制是什么”和“什么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是重复的。哈哈,好了,让我们开始来回答问题吧。

1、什么是事业单位?在回答整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就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或委托,不产生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单独经济核算、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有2个明显特征:一个是服务性。这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第二个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追求,看重的是社会效益。

2、什么是事业单位编制?了解了什么是事业单位,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事业单位编制。事业单位编制是指事业单位中实行的一种编制制度,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的相关人员所占用的编制,是事业单位人员发放工资的重要依据。

3、什么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事业单位,什么是事业单位编制,那什么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就好理解了。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是相对于非在编人员来表述的,简单地说就是:占用所工作的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目前仍然在岗工作,且按照编制进行管理和起薪的正式工作人员。

好了,我的回答就这些,由于理解得不深不透,可能回答的不够细致严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所谓事业编人员,就是事业单位的具有编制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拥有较好的工资待遇,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一、先说说什么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政府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组成机构,与教育局、工信局等行政部门部门是不同的。机构改革后,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有以前的公益三类事业单位。目前,绝大多数公益三类事业单位都改为企业了,比如规划院、出版社、宾馆、设计院、招待所等。

什么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

二、县直事业单位有哪些?县级直属事业单位的显著特点是中心、会议、所、站、队等字的结尾。一个县大概有大大小小的事业单位100余个,几乎每个局都有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中,极少数为正科级,绝大多数为副科级,具体有:园林绿化事务中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市容环境事务中心、市政设施事务中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县廉政教育中心、项目评审中心、重大项目服务中心、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中心、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木材流通综合服务中心、计量所、产品检测所、食品药品检验中心、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等。

什么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

三、哪些人员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是指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人员。就目前来说,要想成为在编人员,应当经过政府单位统一组织的招录考试,笔试、面试、体检、政审都通过后,用人单位将录取人员送到县编制办公室备案,编制办公室会发放一张类似卡片的同意入编通知书。这张卡片,我们称为编制卡。有了编制卡,就代表成为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

什么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

四、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有哪些待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可以领取由政府统一发放的财政工资,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干物燥,每月都有工资进账,这就是所谓端上“铁饭碗”,吃上“财政饭”。在编人员,可以经营个人关系,认识各个政府单位层面的人,积累人脉,办理一些不违规的事!在编人员,掌握着一定的公共资源,会被周围人的高看一眼,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什么是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


通俗地讲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就是正式工。

事业单位的人员中,有在编和非在编两种。在编,就是已经纳入了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式工。而非在编,就是没有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是合同工或临时工,一般称为内聘人员。

在事业单位中,在职在编人员可以享有单位的所有福利待遇。而没有正式编制的合同工或临时工,工作稳定性差、工资福利也更差。

以中部地区某三线城市为例:

从理论上来说,通过用人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可以自己招聘人员,而且可以同工同酬。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事业单位的正式在编人员由财政发工资,参加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五险二金”。除了正常的工资外,每个月还有车补、地方性津补贴、工会福利等,年终还有好几万元的奖金和奖励性绩效工资。而没有编制的内聘人员,每个月的工资是按照合同约定来发放的,一般包括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两部分,参加的是企业职工“五险一金”。除了工资之外,也没有奖金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了。在正常情况下,正式工和内聘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平均要相差40%左右。


在编,就是你已经纳入了该单位的人事编制,就相当于正式员工。 在编人员,就是指有编制的人员。 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人员区别 国家事业单位只为两种: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而且这两种人员都是聘用制的。不存在什么“固定工(其次)合同工(一般)”。 所谓编制人员就是具有国家(人事部门)正式编制的工作。


要了解什么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首先要先知道什么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就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举办,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的组织机构。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进行经济核算。主要为社会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公共组织,事业单位要受政府领导。

其次要知道什么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是指事业单位有编制的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式职工。而事业单位的编制是怎么确定的呢?编制的确定一般是根据该单位的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将任务进行分解,根据工作量确定相关的人员数量。一般有事业单位向上级管理单位进行,并由上级管理单位对申请的人员进行复核,最后经过批复确定最终的编制人数。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资来源多数为财政拨款。在编人员在履职过程中,需要与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仲裁。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为两种: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而且这两种人员都是聘用制的。不存在什么“固定工(其次)合同工(一般)”。   

所谓编制人员就是具有国家(人事部门)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工资和地方性补助都是财政拨款的,现在要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的。非编制人员就是事业单位自行聘用的(包括临时工),就像企业聘用一样,不由财政拨款。

聘任制:

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契约确定与人员关系的一种任用方式。一般的做法是由用人单位采取招聘或竞聘的方法,经过资格审查和全面考核后,由用人单位与确定的聘任人选签订聘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受聘人员职责、待遇、聘任期等。 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制度是职工一旦被调入或分配到其单位,就终身成为该单位的职工。聘用制就是要将传统的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聘任制是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工作岗位的管理制度,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   

受聘人拟任工作岗位或职务一般通过竞争取得,确定的形式可以签定聘任合同,也可以签订聘约,或颁发聘书,也可以签订目标责任书。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对某一职工既要通过聘用制确定基本人事关系,又要通过聘任明确具体岗位职务 合同工:是指企业、事业单位通过签订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

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限、任务及共同遵守的各项义务等。1986年中国用工制度改革以后招收的各类工人一般都是合同工。   

1986年7 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指出企业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指标内招用常年性工作岗位上的工人,除国家另有特别规定者外,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企业招用合同工采取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原则。合同工与所在单位固定工享有同等的劳动、工作、学习、参加企业民主管理、获得政治荣誉和物质鼓励等权利。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退休养老基金由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缴纳,退休养老金不敷使用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   

实行合同工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真正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 编制人员和非编制人员,而且这两种人员都是聘用制的。不存在什么“固定工(其次)合同工(一般)”。所谓编制人员就是具有国家(人事部门)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其基本工资和地方性补助都是财政拨款的,现在要进入编制都要经过公开招考的。非编制人员就是事业单位自行聘用的(包括临时工),就像企业聘用一样,不由财政拨款。


简单说就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除临时工以外的)都是在编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社会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等,他服务的性质,就是不对所服务的对象收费。只负责服务对象质量保证和监督。没有行政执法权力。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就是在编办实名手册上有编制有名字的人员。

现在各地事业编制都实行实名制,前几年都可以在当地编办网上能查询到,近两年可能因为政策原因。编办上都无法查询,但人事部门每年都需编人核对编办并内部实名公示。

现行我国事业单位分为参公、全额、差额、自收自支四类。

参公管理,顾名思义是套用公务员体系,工资晋升和职级并行都是按公务员管理办法执行,档案管理也是由组织部管理的。

全额事业单位是所有工资归财政负担,档案和工资晋升在人社局,但车补的放发需根据当地财政的情况而定,可能市直不如区直,另外年终绩效根据当地财政状况而定,不一定会放发。

差额拨款是财政负担部分工资,一般有经营性收入但收入不以占主体部分的单位,现在事业单位改革在力争消除此类单位。

自收自支单位是财政完全不负担,只是在编办占了个名字,所有收入全靠自己经营发展。所有的工资和福利虽然受事业单位管理办法影响,但影响范围很小,大部分是根据自身经营收入调剂职工收入,和财政不关联,此次改革也是全部转企业性质。

因为事业单位的多元性,所以国家现在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现在全国事业人员比公务员多几千万,所以享受的待遇也降低很多。此次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就是合并职能一样,单位规模小的事业单位,减少事业编制,创造精干型事业单位,减少纳税人的负担。

根据上面所述,你可以直接去编办查询编制本,有名字由是有编人员,无名字由是无编人员,另友情提示,在查询时可查自己编制性质,了解自己编制情况、


一个萝卜一个坑,人是萝卜,编制就是坑。

编制这个东西,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花名册,上级负责规定花名册的人数,下级负责填报具体的人名。

精彩在网上看到什么事业编制、行政编制这些专业术语,很多没有接触体制工作的人,看到这些可能会是一头雾水,今天在这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讲讲到底什么是编制,讲解分为上级层面和下级层面。

上级层面

主要是指的是省级层面,我们首先要知道,事业单位的员工工资是地方财政发的,工资每个月都会发,那么一个月上级财政会给下级单位发多少钱呢?

这个就涉及到了编制,以某单位为例,上级指定的编制数是10个,每人每月的工资是3000元,那么上级财政每个月就会给该单位下拨30000元用于发放工资,不管该单位实际有多少员工,上级财政最多也只会拨30000元,因为编制只有10人,上级不会认可第11个人。

下级层面

还是延续上面的例子,一个单位的编制是10个人,但实际工作的只有8个人,下级如实给上级报告目前只有八个员工,这8个人就属于在编,空的两个就叫空编,上级每月拨款就是24000元。虽然实际只有8个人,但该单位却上报了九个人,虚报了一个叫张三的人,那么这种情况就属于吃空饷。

如果实际工作的有是11个人,那么多出的那个人就叫编外用工,上级是不会给这个多出来的人发工资的,这种就是临时工,单位通过其他渠道解决该员工的工资问题。

还没有理解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告诉我。

很多人形容体制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大概就是因为编制的存在吧。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4月14日 10:23
下一篇 2022年4月14日 12:1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