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如此。
今年,因为疫情,社会在职人员考公务员的难度会变大,因为职位设置会向应届生倾斜。但只是今年。
社会在职人员有以下优势:
1,目标明确。
在职人社会员经历了社会的摸爬滚打,再打算考公务员,一般都怀有坚定的信念,有决心,有毅力。这是很重要的优势。时刻准备,有机会就参考,上岸概率比较大。
而应届生,很多只是打打酱油。
2,计划安排和执行力较好。
系统的安排备考计划,执行计划,社会人有优势。
3,本身工作与文字相关的话会很有优势。
公务员考试,一般考行测和申论,特殊岗位会有体能,专业知识技能等考试。
如果你是从事文字工作的,那么写申论会比较容易上手。
4,在职人员的社会阅历,在面试时会有优势。
面试的临场发挥很重要。相比应届生,社会人员见多识广,能更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表现更出色。
不足:
1,备考时间没有应届生多。因为要工作。
2,如果组建了家庭,还需要兼顾家庭,备考时间更少。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也是社会在职人员,考了八年了,现在到年龄了,还没上岸。我讲一下我的经历和看法。
我是从2013年开始参加公考,那个时候,大学毕业都四年了,一些知识也基本还给老师了。当时报的国考,出社会后基本上没怎么写作,第一年败在了申论,考了个自己都难以启齿的分数,也是从小到大考得最惨的一个分数了。
2014年我来到贵州,那一年,我跟我老婆(那个时候还是女朋友)一同进入贵州省考的考场,总分300分得笔试,我190,她160几,最后她成功上岸,我连面试都没有进。
谁知2015年,贵州省限制生源地和户口地,连名都报不上,我也就只参加了国考。2015年,我也结婚了,为了能参加贵州省考,买房后我就把户口迁过来了。
2016年,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这一年。当我把户口迁过来后,贵州省考加了个附加条件,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不限制户籍。不过那一年的省考,我发挥得不好,考了170多,仍然是连面试都没尽到。不过,瞎猫碰上死耗子,我报考的国考,竟然进面试了,那个时候,我已经进入现在的单位上班了,在办公室工作。当时进面后,我的老婆让我报个培训班,我当时心疼钱,最关键也是因为自己囊中羞涩,没报班,全部是蹭网上的免费现场培训班。那个时候因为办公室的工作也忙,刚进入体制不到一年,胆子也小,也没敢跟领导请假进行专业的培训。面试出来后,只知道自己被刷了。
2017年-2019年的三年中,我屡考屡败,屡败屡战,只不过,因为专业的因素和家庭的原因,国考适合的岗位也逐渐上了,即使有合适的,都是一些外省的岗位,基本上国考也没参加了。
2020年贵州省考,我报了我们县我所服务的乡镇,因为疫情,考试推迟到7月份。分数出来的时候,我考了211分,得知这个分数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非常好了,我自信满满,认为自己一定能上岸。连乡镇的领导有的都提前打电话给我祝贺我。后来,排名出来,我傻吧了,第18名,内心五味杂陈。
今年,我再次报了省考,分数出来后,不是很高,但是,在我的圈子内,哪怕我所在的县城里在职考试的所有人员中,我的分数是最高的。一个星期的等待后,我再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第5名,只招一个人的岗位进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我也已经过了年龄限制了,只能平常心对待了。
分析我这几年公考的经历,我始终相信一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公考,综合因素太强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不行,情商和智商少一样也不行。今年我跟乡镇的一个去年上岸的小兄弟聊天时,他直接跟我讲,为了考试,他光培训费都花了将近五万块,面试报的是保过班29800,我不吃不喝近10个月的收入,我真心拿不出手。现在参加考试的90末,家庭条件一般都不差,为了能上岸,家里也愿意投入这笔钱来进行专业培训。加之,社考人员,面临家庭工作生活的压力,很难能专心进行复习,所以,在考试的过程中,相对来说,社考生的处于劣势。
但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我就遇到过我身边三个朋友顺利上岸。有两个是2020年脱贫攻坚针对驻村干部特招的,有一个是凭实力从一个乡镇考到另一个乡镇,试用期一满就提了副镇长,已经副科实职四年了。但是相对来说,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小的。
言归正传,说了这么多,我最想说的是,人不论在哪里还是要保持一颗上进心,一颗学习进取的心,学到老、活到老,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自律的人生才能够更出彩。
机会越来越少了,这是一个事实。
我发现身边的很多三本以及二本出来的学生60%的都是在家全职备考公务员。
前些天与一个同事聊天,他家孩子是在我们省的某学院毕业的,学的是园林设计这一专业。
这一专业要说好就业也是不那么现实的,所以他特别想让孩子考研究生,但是这个孩子感觉到考研究生挺难的,所以不愿意考,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毕业。
他特别的发愁,觉得本科毕业如果到了一个私企,工作特别的不稳定,所以就想让儿子考公务员。
他是怎么做的呢?找到当地一个最大的公务员考试机构,让孩子在里面培训,还说打算先让儿子培训三年,不考上不罢休。
他的这种态度让我特别的吃惊,我当时很不明白为什么不让孩子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考试呢?
他说这样就会牵扯到孩子很大的精力,如果孩子考不上公务员,无论是以后结婚找对象还是社会地位都是不行的。
所以现在家里人就全心全意的给他出钱,让他能够在三年之内考上公务员,只要三年之内考上公务员一切都值了。
我问他你这三年打算给孩子出多少培训费呢?他说至少20万。
20万呢,作为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真的不少了。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单位有这样的一个孩子,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考上的。
这个孩子是我们当地的一所三本院校毕业的三本院校也就是现在的民办学校。
他当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因为孩子三本院校毕业出来的,所以选择到私企打工收入也不够理想,而且只是一个本科。
他的父母也比较有钱,所以就全力支持儿子到公务员培训班参加培训。
结果培训了三年,终于考上了一个当地的比较好的地税局。
考上地税局的那一年,家里人都松了一口气,而且给他介绍对象的也很多。
这样全职备考的在我身边真的是越来越多了,我感觉到这种现象真的很不正常。
很多人什么也不干,就这样全职备考公务员, 考碗一族越来越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了。
如果社会在职人员备考,哪能有这么大的精力呢,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家庭。
三方面哪方面都要兼顾,当然考不过那些全职备考的人了。
而且现在国家公务员可以从各个方面选调。
比如说从985 、211高校里面进行选调。
从乡镇干部里面进行选调。
……
所以以后是越来越难了,不过虽然难,那些有知识的人,有阅历的人,想考上公务员也是很容易的。
凡事只要努力就行了,如果实在考不上也不要烦恼,因为各行各业都会有很出色的人。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职人员考公务员上岸机会越来越渺茫吗?
第一,你不上班效率未必有多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如果白天上班,晚上效率挺高的,因为你知道时间少,所以精力要更集中。相反,如果你每天都在家,时间浪费的可能更多,效率未必很高,效果也未必很好!!!!
第二,公考需要一些运气。你复习的再好,公考上去都是有一定的运气的,所以我们认真的复习之后,往往需要参加两三次公考,才能有一次发挥出100%的水平,顺利上岸,所以时间成本会非常的多!
第三,思想压力会非常的大!因为公考需要放松,才能发挥出水平,如果你在家复习,家人的期望、经济的压力、同辈的比较,每一个都会让你喘不上来气,这样情况下,你会发现自己会收到比较大的影响,反而不能发挥出来水平,不能很放松的去考试。
基于上面三点,建议先找一个不是特别忙的工作,一遍赚钱一边工作!这样更有利于你上岸哦!
商顺荣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更多公考问题请看主页,欢迎关注及讨论,谢谢。
感谢题主邀请。我就是以社会在职人员身份考的公务员,还是考取的省直单位公务员,我身边也见过太多的社会在职人员成功考取公务员岗位的。社会在职人员考公务员上岸几率的大小,在我看来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的努力备考程度。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别人别人的成功总是以为很简单的,但是我们永远看不到成功人员背后付出的努力,备战公务员考试的同志们同样如此。之前我原单位有个我一起备考的同事,人家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后一次性上岸省考,考回了自己老家,而我是考了三年才上岸的,后来才了解到人家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看书备考,一心想考回家去的,每天复习到深夜一两点钟,我是自愧不如的。
第二,个人备考的方式方法。当然,努力是一回事,效率是另一回事。我见过很多考公务员成功的同事朋友,有些人家只是考前随意复习了下,在我看来随随便便就上岸了,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当然,我并不是羡慕别人,而是觉得有的时候我们做事真的不要一心只是付出苦力,而不注重效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只要掌握了好的备考方式方法,社会在职人员考公上岸的机会也会很大。
第三,个人选报岗位情况。我一直都觉得,公务员考试是一场取决于考试能力和个人运气的事情,很多时候,考的好并不一定能上岸,而上岸的也不一定是考的好的,关键还要看你岗位选择情况和你的对手情况。比如我2017年笔试125分报考的县里的接待办,入围面试是129分,无缘面试;2018年考的省水利厅下属水文测站,笔试123分,入围分数线122分,第二名入围,而且第一名资格审查被刷,递补入围的人刚好和我一个同事的朋友,他觉得和我分数相差较大最后面试没去,我和第三名的竞争,成功上岸。我一个同事以第二名入围面试,和第一名相差10多分,但是第一名面试时因为紧张还是啥的因为报了考生姓名直接判了0分,我那同事成功上岸。所以说,这个东西,运气很重要。
最后,还要取决于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个人对考上公务员的意愿呀,有些社会在职人员是被家里人逼去考的,自己都没费多少心在考试上,上岸几率肯定小。有些人是觉得自己一定要考上公务员,一门心思准备着,成功的概率肯定更大。
欢迎关注公考知心人,和您一起交流公考那些事。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我自己考公务员的经历,也许能给准备考公务员的朋友一些启迪。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公务员是否能考上,与是否社会在职人员没有关系。是否能考上公务员,只与自己的学历、所学的专业、年龄以及自己的知识结构等有关。
其次,要摒弃公务员考试不如人的观念,比如认为社会在职人员考公务员上岸机会越来越渺茫的观点就不可取。其实,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水平都差不多。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郎咸平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一流大学的学生去当科学家、二流大学的学生去当老师、三流大学的学生去当公务员。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很多人也看不起公务员。即便是考公务员,他们也不屑于报考基层单位,想的是去国家各部委。即便报考基层,也不一定考过二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重点大学的学生大多是全才,一般都英语和数学好,但公务员不考英语,公务员考试数学题一般非常难,重点大学的学生凭本事能做对五道题的话,二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蒙答案也可以蒙对两三个。所以考公务员一定要树立“我能行”的观点。
就我来说,我当时考大学,英语成绩只考了三四十分(具体分数忘了),这还是蒙的,因为我对英语一窍不通,所以考了个很一般的大学,但我选择的是法学本科专业,法学专业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优势,一是可选择报考的职位多,二是行政能力测试法律必考,法律所占比例还较大。另外,我个人喜欢写作、看书,历史、地理、政治方面的书我都喜欢看。这样我考公务员就有一些优势。因为想要公务员考试成功,申论必须拿高分。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很难拉开差距。就以各省公务员考试来说,一般行政能力测试(一般总分都是100分)最高分也就是七十几分,但一般人都能考五六十分,这是指各省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虽然竞争非常激烈,但由于太难,分数普遍不高。所以要想考试成功,申论必须拿高分。我考我们省公务员的时候,行测成绩不到60分,但申论成绩80多分,我的行测和别人相比不算高,但我的申论成绩在我们市所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中是前十名的,所以最后我成功考上了我们省的公务员。
最后,我需要说的是公务员考试是非常公正的,这点考公务员的朋友不必担心。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两类。无论国家还是地方,考试都是非常公正的。当然,公务员考试的公正,不是说哪些考官人品好,办事公平,而是2006年公务员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对公务员考试录用规定了非常完善的程序。是规则确保了公正!
是的,越来越渺茫了。
因为绝大数人已经“觉醒”了。
公务员不再是大家不屑一提的职位了。
特别是这两年的疫情的影响,大家都觉的稳定的体制内工作真的是个宝藏职位啊?
特别是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对于社会在职的压力是巨大的。
虽然在职公务员不让考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减少了,但是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的群体觉醒了,同样不容小觑。
工作几年的人,已经没有精力去跟小年轻大军竞争了。
残酷吗?残酷!
以前你爱搭不理,如今你高攀不起。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考录制度。1993年10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两年后,整体推进公务员考录制度,其核心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让所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打破了身份、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此后,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简称“省考”)都连年升温,最热岗位接近“万里挑一”。
时间拉回到2021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很多企业开始裁员自保,公务员考试吸引力空前暴涨。首先可以透过现象看到,在当前这个特殊时间节点来看,考公务员上岸的压力的确越来越大。要科学回答社会在职人员考公务员上岸机会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分析。
第一,公务员考试上岸概率与高考进行比对分析。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根据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及录取人数计算,高考录取率从40年前恢复高考时的5%,上升至1998年的33.9%。以2018年高考情况为例,当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有975万,普通本科招生大约有422.16万人,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当年全国本科录取率为43.3%。而同年公务员考试平均上岸的概率大约也就有1%-3%(特殊情况下几千人报考考一个岗位的热门岗位不做参考)。可以看到,随着中国教育的全民化普及,与公务员考试比起来,如今的高考早已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能说那些双一流名校相对来说比较难考一些。再说,高考的公平是相对的,跟北京、上海、青海等地相比,山东、河南、河北的考生可能要吃不少亏。比如,目标同一所211本科高校,青海的考生400多分可能轻松上岸,而山东考生的400多分大概率就要去工地搬砖了,毕竟山东河南河北这些地区考生数量众多,竞争十分激烈。而反观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就高了很多,全国一盘棋,有本事有实力一起出来公平竞争。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南方的公务员系统中,山东人、河南人数量不少。近年来,山东省考的招录公告都显示欢迎全国考生前来报考,但现实是山东的考生每年都在大量去外地可怜巴巴地巡考,因为本地学霸太多了,自己老家的岗位可能连面试的尾巴也看不到。
第二,公务员考试上岸概率与研究生考试进行比对分析。
大四毕业时,有不少同学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而每年社会上也有很多二战甚至三战四战的考生继续奋斗考研,我们来看全国考研的成功概率。
2005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百万。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后,考生报名数量突破200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了积极应对疫情、缓解就业压力、研究生招生数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比增幅调整为18.9%。而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341万,国家预计录取人数为101.9万,录取率只有30%。
形象的来说,在笔者看来,总体来看如果说研究生上岸难度是5的话,考公务员的难度可能是8。声明一下,我们分析的是平均情况,在一定条件下辩证的来看,两者都有特殊的时候,比如清北等顶尖名校的上岸概率也很低,而公务员考试每年也有万里挑一的岗位出现。一些不知名的高校经常无人报名,而公务员考试中一些边远地区的职位,也经常出现达不到开考比例的情况。
第三,应届生公务员上岸和社会在职人员上岸对比分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和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稳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重点倾斜,落实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政策。因此 ,近几年 应届生 报考 公务员 相对 在职 人员总体 优势 巨大 。2019年10月14日,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正式发布。通过职位表可以看到,该年国考招录共有13849个职位,招录人数达24128人。
从具体报考限制条件上分析,这次招录有79%的职位不限工作经历,这对应届生报考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另外笔者还统计到,当年有4796个职位仅限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占总职位数的34.6%,而要求有具体工作经历的职位比例在20%多,但从招录比例上看,社会在职人员上岸难度相对大一些。
但并不是说社会在职人员考公务员就并没有优势,《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中指出,“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因此,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这些职位时,就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因此,社会在职人员在报考时可重点关注此类职位,避免和广大的应届毕业生群体直接竞争,提高上岸成功率。
结合上述内容来看,应届毕业生身份可谓极其宝贵,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广大应届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作为社会在职人员,备考其实并不容易,一方面,由于日常工作、生活压力等多方因素,在职人员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远不如在校学生多;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因落榜而年年积累的社会在职人员数量越积越多。但好在可以独享层级较高的职位,从这一点来看,两个群体之间还是非常公平的!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不断提升,公职人员队伍的力量也在不断充实和补充加强。因此,广大社会在职人员也要保持信心,用心备考。同时,也一定要保持清醒客观的判断,切勿一根筋,比如大城市中的BAT巨头企业,有巨大发展前景的独角兽企业,国企或央企,事业编制等也都非常不错,每一个行业只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就都有广阔前景,希望大家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进,早日实现人生价值!
关注公考职场达人,给条友最权威的公考解读信息。
不渺茫,机会多多,好处多多,利大于弊。强烈提议:把公务员考试的机会,让给有基层经历的孩子,或者说,公务员上岗,增加社会实践二年的限制,让公务员考试更科学化,人性化。
我这样回答可能很多大学毕业生应怂对我了:我们就业的机会就不多,怎么再给我们减少就业机会呢?
你听我慢慢说来:我从事公务员培训和研究探讨已经多年了,发现一个十分矛盾的问题,特别是在面试过程中,面试的内容全部都是社会实践知识,让没有生活实践的孩子们回答,真的有些勉为其难,好似“对牛弹琴”。比如:很多面试题让你回答,遇到某种突发事件时该怎么办?孩子们读书十几年,几乎与社会脱节,有些问题他们没有经历过,怎么可能回答完善呢?充其量也是“纸上谈兵”,言不由衷,只会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想要有个满意的回答,只有父辈的引导,过来人的讲解。
与其这样,不如只做笔试,仅以笔试成绩作为录取的第一步,择优录用。证明他们的书本知识合格了。可以扩大指标,也就是如面试一样三倍录取或者更大比例扩招:10倍、20倍,都不过份,这样既减轻了就业压力,又将有知识,书本知识达标的孩子们收入囊中,
然后,开始第二步的选择,将这些笔招的孩子们全都撒网似的分到基层,分到最艰苦,最困难,最纷杂的工作第一线,让他们去读“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的大学”,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他们读“无字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过二年三年的社会实践,再来第二次考试,相当于当初的“面试”,这时候的面试才更有意义,更有检阅的价值,这时候再转正定级,根据各人的“面试”成绩,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优秀的分配省部级,国家级,拨高使用,普通一般的地市级,乡镇级留用,最差次的也分配到农村,乡村振兴需要这些高知人才,把他们充实到农村,既解决了就业,又增加了乡村振兴的动力和能量,比那些没有文化,不懂法律的文盲和法盲村官,不知要好几百倍呢!
比如,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根本不能延迟退休,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根本不适合战斗在第一线,他们的思想与孩子们的思想根本不在同一频道上,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倒不如将那些难以就业的大学生们,研究生们全部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增加教育的活力和生机,而这些大学生们工作二三年后,再择优分配,各尽其材,我想:最差的大学生去看图书馆,去打扫卫生,去当门卫,也比老同志们要好!
而那些老教师们则退居二线,或者说改变工作状态:让他们搞教学研究,搞学生辅导,搞课间活动,搞才艺培养,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岂不美哉!
你赞成我的观点吗?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欢迎讨论,欢迎留言探讨!
第一、对于笔试来说,社会在职人员考公务员上岸确实是越来越难,越到后面,学习能力,学习时间,学习精力都是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学习时间越来越少,当你一天上完班很累回来,你还有多想看书呢?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多少动力,时间,心情去看书,因为已经够累了。
第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在笔试环节,你真的还很难考过他们,毕竟人家还是在学校里,时间比较多,而且还是在学习阶段,学习什么的确实比较强,说真的,一般情况下,你毕业两年都没有上岸,那么你的机会就比较渺茫了。
第三、对于社会在职人员有一个好处,就是面试比较占据优势,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可能心态,处理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强。其实面试的题目,应该都是你在公司中,社会上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可能你答起来更加随心应收。
第四、总之能早上岸就早上岸,越到后面机会越渺茫,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问题,还有心态的问题,最后都是你自己在怀疑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