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升初新政策
关于小升初的政策,近几年的变化比前些年比较大。在之前全国很多地方,一些 民办学校利用自身的办学自主权,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择优招生,各种乱象百出。
严重扰乱了当地的招生秩序,招生往往以考试作为唯一的选拔标准,考核的内容会涉及到奥数等内容,让家长觉得比较难,家长让孩子通过几年奥数学习,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参加小升初的择校考试。一方面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按照最新的文件要求,小升初的招生政策,公办学校实行学校划片招生,学生就近免试入学。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进行,不得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更不得跨区域招生。如果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将采取电脑摇号录取的方式进行。
近一两年虽然有全国有不少大中城市采用了电脑摇号与面谈相结合的方式录取,从明年开始不允许采用电脑摇号之外任何方式进行录取。
今年在六月底的时候,中央下发了文件,明确提出这一政策,各地在七月初要举行的各类小升初录取活动都被取消,全部采用电脑摇号上学。
面对小升初的新政,我认为家长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全国一些城市实施电脑摇号上学政策之后,有些家长可能对这样的方式表示不理解,觉得家孩子的上学机会交给电脑去决定,是否有几分碰运气。
孩子也觉得以后学好学坏无所谓,反正都是电脑摇号,只要运气好,能上好学校。在我看来这样的认识是极大的错误。
因为如果凭运气上了一所私立的名校,自己学习生活习惯比较差,可能没有办法适应这样学校的快节奏、高强度的训练,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跟当初择校的目的,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家长更多的是调整好心态,小升初只是孩子人生选择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虽然面对优质资源较少的一些大中城市采取了电脑摇号这种方式。
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对公平的,取消考试让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名校学习。 以后的中考、高考还是以分数来进行录取,所以这样的好运不可能陪你一辈子,幸运只是一时的。
结束语:我建议家长以不变应万变,不论是参加摇号录取还是其他的方式,首先要提高孩子的基本技能和学习的良好习惯,所谓提高自己的实力水平,无论在哪上学,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乐观对待录取方式,不抱怨不气馁,更不能自暴自弃。
小升初政策根据地方不同而有所不同,同一个地方不同时间,招生政策也有所不同,孩子上了三、四年级家长就应该关注当地小升初的相关招生政策,提前布局。
近几年四川多个城市小升初对孩子兴趣爱好有所要求,有奥数竞赛的经历更容易得到学校的关注,家长就需要按招生政策为孩子提前做好规划。面对小升初家长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1.即使孩子成绩优异,对目标学校有较大把握,也要找好保底学校,找好退路
2.衡量家庭收入,不要为了进名校。让自己和孩子都背上过重的压力
3.让孩子上适合自己的学校,名校光环虽璀璨,如果不适合,璀璨的背后就是心酸
4.如果孩子没能如愿以偿的进入理想学校,要学会安慰、鼓励孩子,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小升初只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并不能决定什么,人生的道路还长,坚持努力就会收获惊喜。
您好,谢谢邀请。
不知道您是哪里的家长,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政策,但是应对的办法有一些共同之处,今天我们就这些共同之处来谈一下。
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开始关注当地小升初的政策了,了解下本地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招生政策,与近三年孩子理想学校的录取政策与分数线。
1、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熟悉孩子的学习状态,了解孩子的成绩,长处和短板,帮助孩子在一开始树立目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挑选学校一定是适合孩子的,而不是盲目选择最好的。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培养1~2项才艺。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不管新政策怎么变化,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品质都是不变的。不要盲目给孩子报太多兴趣班,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医院,找1~2项孩子喜欢的兴趣爱好即可,他日后不一定成为歌唱家,也不一定成为舞蹈家,但他可以拥有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与观察能力,他可以用别样的形式来展现他的生活和他的态度。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训练一下孩子的口头表达与演讲、即兴表达的能力,会在面试中给孩子加分的。
3、如果当地学校认可一些竞赛证书的话,可以带着孩子参与一些比赛与活动。如果不认可也没关系,该学什么学什么,数学竞赛也不像洪水猛兽一样,学习是开启智慧的一种方式,而不能成为孩子的重担。
4、最后心态最重要,家长一定不能将自己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孩子。考试与升学不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唯一道路,每一位家长的最终愿望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开心的成长,拥有面对失望和挫折的勇气,拥有立足社会的本领,拥有正直和善良的品质,这些才是我们教育的终点。
君行天下,翰墨传香。
小升初新政策说白了就是,公办民办一起招生,不许掐尖;超出计划,全凭摇号;去哪儿上学,全看运气。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一个好初中,这样不仅省了家长很大的精力,而且孩子会更有希望考取重点高中。可是在新政策下,如何让孩子进入好初中变得不可预计了。
对于小学生家长来说,凭运气的事情只能交给运气了。但自己能够控制把握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做优。孩子优秀,即使在一个弱一些的初中,学校、老师也会把他当做宝贝一样的重点培养,受到的关注和享受的教育资源可能更多一些。再加上初中阶段的特殊性,做鸡头可能比凤尾要好得多。
孩子拼学习拼成绩,归根结底是拼孩子的学习能力。所谓学习能力就是天赋、习惯、专注力、自律性等等这些更多的非智力因素。我们更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强的专注力、良好的自律性。试想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学习会不好吗?如果有,那也可能是学习方法的问题,通过课外补习完全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另外和谐的家庭气氛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年纪小的儿童更是影响巨大。所谓家和万事兴,其中一兴必有孩子学习进步发达之兴。
这里谈的小升初新政,其实指的是国务院在2019年出台的公民同招、民办100%摇号的政策。
这个政策之所以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各地好的初中多半是民办初中,而民办初中改成摇号入学后,可能会断送好多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民办名初的梦想。
原本的小升初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混乱,给家长增加了焦虑。这些焦虑在新政之后会有所缓解,但也肯定不会彻底解决问题。对于关心小升初新政的家长,我有以下建议:
1、100%摇号,并非全民都参加摇号。有强烈意愿想要择校的学生家长其实就那么多,竞争的群体范围就这么大。竞争是永远存在的,不会因为新政就消失,也不会因为新政突然加强。武汉市的七所公参民初中,原本就有一些名额给到区内摇号,几乎没有报名条件限制,但其实每年也只有约30%的学生参加了摇号报名。新政后,所有民办学校都开始摇号后,这些参与摇号的学生会进一步分散到更多的初中去摇。
2、优生是所有学校争取的对象,在哪都是香饽饽,名初永远不会停止寻找优生的步伐。从各地已经实施新政的情况来看,虽然执行了100%摇号的政策,但要具体看到底是多少招生名额的100%。多数学校其实还是在摇号之外预留了名额,这些预留的名额优先给了优生。
3、新政并没有特别强调禁止分班,而择班其实比择校更加重要。可能我们进了整体弱一点的学校,但如果能进学校的头部班级,一样有很大优势。分班也是这些民办学校的法宝,被认可的优生被分到好班,没被认可单纯靠摇号摇进来的学生,肯定会被分到平行班。这样就限制了一部分不想进平行班的学生去参加摇号,从而增加了优生摇上的概率。
4、公办初中免费,而民办初中学费普遍较贵。愿意在经济上投入的家庭,往往也是择校意愿强烈的家长,往往也是抓学习抓得紧的家长,当然往往也是学生成绩高于平均水平的家长。高学费会降低一部分家长参与摇号的积极性,同时民办学校会通过给奖学金的方式,增加优生家长参与摇号的积极性。
5、在以上事项的作用下,优生摇号摇上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同时对于没有摇上的优生,民办学校再给其它的绿色通道,确保优生都能顺利进校。
6、优生在小升初阶段如果没有通过正常途径被录取,民办学校还可以提供借读机会。进入初中后,学校再帮忙慢慢转学籍,毕竟后面还有接近三年的时间来操作这个事情。
总之,对于想要择校的优生来说,进民办的名初依然有保障,退而求其次进对口初中的好班也是很好的选择。而对于成绩平平,择校意愿却非常强烈的学生家长来说,摇号也多了一个进入民办学校的渠道。
不管是优生还是普通学生,抓好学习还是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为了小升初,更是为了未来进入初中之后的学习和发展。
很多城市小升初实行摇号的政策已经实行了几年。而我所在城市的小升初执行新政策还没开始,因为疫情的原因有所延缓,但也是已经箭在弦上,虽然说具体的细则还没有发布,但是即便发布了,也是和其他的城市一样。
其实小升初的这个改革,主要就是集中在公民同招和民办摇号两个问题上。
公民同招就是指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时招生,取消之前民办学校提前招生或者是掐尖招生这样的一个优势。
关于民办摇号的问题,我认为民办它有这个民办的资本在里面,所以民办初中的摇号虽然会落地,但是民办初中肯定不会拿出百分之百的名额来进行摇号。
预估可能会采取一半是摇号,一半是自主招生,或者其他的比例均衡摇号和自主招生。
面对新政,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一、坦然面对,成绩是王道。
万变不离其宗,成绩好就有优势,即使摇号去了一般般的初中,只要肯学,终有出头之日。
二、审时度势,认真抉择。
对口初中不太好,那么建议你还是重头戏放在民办初中。因为我觉得民办初中不可能100%全部去进行摇号,肯定会有一部分的名额放在自主招生。
重点关注一些心仪的民办初中的公众号,看一看他们的招生动向,什么时候可以递交简历,什么时候可以开展游园活动。
如果对口初中还不错,即使摇号没摇上,终归有退路,把孩子的成绩搞好,争取分班考考进最好的班。
如果孩子还没有到小学六年级,可以选择转学或者转去比较好的私立的小学直升初中的那种九年制好初中,一劳永逸。
三、乾坤未定,你我皆为黑马。
很喜欢这句话,我也经常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鼓励孩子。是读书的孩子,会读书的孩子,哪里都可以读得好。不好读书,读书偷懒的孩子,请孔子来教也无济于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每个家长追求好学校的方向是不变的,现在民办采取摇号之后,不确定性太多,所以我建议是根据自己情况适当调整。
能进私立就不进公立,能进实验班就不进普通班。实在摇不上号,就近入学,孩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总比天天在学校好,每天回家看的见摸的着管的住。如果附近学校实在太差了,就追求好的班,努力学习是不变的,成绩不差,好的班好的老师也差不到哪去,不努力学习到哪里都嫌弃,照样高中也是读不了。
所以最终最好的政策还是要孩子好好读书,拔尖的哪个学校都想要。
面对小升初的政策,很多家长提前一两年就开始关注,更重要的是家长心态变坏,到最后多数家长面对变化的政策,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根据政策最后在一个学校就读,但有极少数家庭由于家庭条件较好,进入了一些高档次的民办学校。针对此种情况心里更不平静了,总觉得自己孩子读的那个学校不怎样,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针对此问题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就来说少数家庭让自己孩子进了贵族样的学校吧,这是不是就真的好呢?在现实中,很多孩子家庭条件好,进的学校也好,但成为学渣的也不少,其实学校再好,孩子怕吃苦,孩子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育,如孩子智力一般,而进入了生源特好的班,但孩子从小在家里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无法适应学习压力,心态无法平衡,最后学习效率低下。学习会很不理想的。但如果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往往还能跟上进度而学得好一些。
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差,顺其自然进入一所很一般的学校,但孩子适应能力强,自律性强,在现实中也有很多孩子学习效果也很好。
通过上面分析,学校很重要,但主要还是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更重要,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家庭教育有关。所以对现状小升初的政策的最好对策是,培养孩子适应能力,认真对待家庭教育。家长要正确对待教育。心态要正常。
你好,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正准备教毕业班,每一年小升初招生政策都会有一些变化,这是很正常的,毕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会有些许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不大的,无论怎么变,作为家长还是要抓住本质问题。
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学习成绩的问题,无论小升初的政策怎么变,孩子的优秀成绩才是孩子致胜的根本,所以小升初还是要牢牢把成绩提高,打好基础。越是到了六年级学习越不能松懈。另外也要做好小初衔接,做好读初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准备。
第二个根本问题,就是学区的问题。无论政策怎么变,我有优秀学校的学区、有优秀学校的地段、有优秀学校的户口,政策怎么变还是要把地段生放在首位的,毕竟是9年义务教育,所以小孩准备读初中,家长还是先量一量自己的口袋,你为小孩子的小升初做好准备了吗?我有个同事,孩子在读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谋划读初中的问题,为了上当地的名校,卖掉了原来的房子买学区的房子。
第三个根本问题,还是钱的问题。我听过一句话,有钱就有学区,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做为家长努力挣钱,有钱才能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没钱谈什么小升初,按九年义务教育有个初中读都不错了。
这是个每年家长都非常纠结的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尤其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初二就可以明显的出现两分化,所以,非常关键。
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及自身经验,特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研读区域小升初政策,做好基本判断。
2.综合考虑后再做决定。
如果区域内初中质量不错,也可以直接按照划片入校学习。
如果区域内初中的确质量一般,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质量比较好的民办初中就读。
3.如果没有太理想选择,就安心到区域内初中就读,同时,高度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学习状态,需要时给予必要支持和帮助。
无论孩子去什么样的初中上学,家长需要明确的是: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情绪的波动会很大,这纯属正常状态。要多关注孩子,关心孩子,加之孩子学习任务越来越重,要少指责、少叨叨,和孩子好好相处,帮助孩子顺利人生的这个关键期。
不要太纠结小升初政策等等,了解、努力,争取能有机会选择适合孩子的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