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思维我的理解是因为长期从事财务工作,形成了一种财务管理能力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管理能力的体现。你会发现自己对事务往往会产生怀疑的态度,对待公司发生的每一个经济业务,你都想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且想方设法的把其前因后果追究到底,分析其成本的合理性,考虑其费用是否是可以避免。总是能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真正成为老板的内当家。
比如:在销售与应收账款管理中,销售人员只管自己往前冲,成交是他们的目标。但是财务会考虑的更加多一点,比如要考虑客户的资信能力,销售的收益及成交的成本和费用,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及通过交易对客户如何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并且还要考虑发票管理,仓库及出货流程,一笔业务从头到尾会思考一通。这个是一项闭环管理系统!也是一项综合思考能力。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个人认为,财务思维是一种将财务的基础知识和业务逻辑相结合的思维。是一种“蜘蛛网”似的连接性思维。
具体说来,可以包括财务的基础框架、全场景的应用以及逻辑思维和敏感度几个方面。
1. 财务的基础框架。
要具有财务思维,首先要有财务的“深度和广度”。精通财务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基础。需要了解哪些财务的专业知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很多人考注会,关心的问题往往是考出来以后能涨多少工资,但其实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你建立起一整套财务的基础知识框架,而在将来的工作中,你会发现,这些基础的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出职业判断。
当然,这个体系只是最基础的。如果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建议可以将其拓展至国际会计准则和投资国的会计准则与税收规定,如果是做企业成本相关工作的,建议单独再深入学习成本会计,如果是在企业做分析的,那么需要再单独了解管理会计的知识。
2. 全场景应用。
有了基础的财务知识,只是有了思维的依据。如果在这一步浅尝辄止,那么只能纸上谈兵。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需要将这些工具与企业具体的业务相结合,形成“全场景应用模式”。
在这些业务中,财务的思维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基础的财务核算,第二个是财务管理,第三个是对企业运营和战略制定的支持。
基础财务核算:包括票据、税务、账务处理和资金调度等等。这也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由于工作量大和时间紧,也由于知识更新非常快,很多人都把范围局限在了“账”这件事情上。其实,这个思维是全方位的,票据合不合规?这直接又关系到了“税”能不能扣。进而又关系到了企业的税务风险,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因此,财务人员做的是账,但要放眼于账以外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常常大家都在说,传统会计要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管理会计。但是,管理会计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堂课,而是一种思维。
这种思维体现在预算、成本、风险、效率、绩效等方方面面。
举个例子,
企业存在缺少发票的问题,而导致需要多交100万的所得税。这样的支出,显然是预算外的,也不符合成本控制的要求。那么财务人员需要先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各项成本票的构成、占比,及缺口的位置。对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客户构成和占比也进行分析,从而找到企业的“痛点”所在。最后如何去获取这些发票,就需要综合运用内部控制、上下游的管理、企业自身的改变以及综合的税收筹划等方式。后期,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控和改进。
这当中不可以割裂地去分析到底是用了哪种管理方式,财务管理是一个整体。
公司运营与战略:财务最终是要为企业的运营和战略提供方向。具体涉及到的点比较多,可以有投融资决策、盈余管理、兼并收购等等。
比如盈余管理,操作得好,那么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同时可以规避相关的风险,像泛华保险将收益性支出权益化,就是这样的例子。而操作过度,那么可能变成会计违规或者报表造假,这对企业来说,都是关系存亡的大事,因此这个时候,财务思维需要顾全大局。
3. 逻辑思维和敏感度。
这是贯穿财务思维所需要的能力。有了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判断与分析财务的各种场景,而有了对业务与数字的敏感度,才更容易识别问题和规避风险。
当然,有位老师说过,这些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培养与锻炼而习得的。因此,财务人员可以有意识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财务思维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一些分散的知识点。要想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唯有夯实基础和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拥有较好的财务思维能力,相信大家在工作中都能事半功倍吧。
在蔡千年老师的新书《财务思维—如何成为财务高手》这本书里,他给财务思维的定义是这样的:财务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习惯的模式,也是财务决策的流程化应用。
他认为,建立良好的财务思维,可以将筛选、解读财务数据信息的过程标准化,从而降低自身对数据的认知成本,提高反馈速度和准确性,让信息得到更好的接受、吸收并最终分析输出结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4月1日刚调整了增值税税率,有财务思维的会计主管,首先想到的是,税率调整对公司整体税赋的影响是多少,产品利润空间有没有变化,如果客户要求,能否给客户降价。
财务人员怎样建立和养成自身完整的财务思维呢?在《财务思维》这本书里,蔡老师认为有三个核心因素:
框架结构
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体系结构。每个领域都有本领域的知识地图,财务同样如此。在深入地学习财务知识之前,一定要先搭建好自己的基础知识结构,然后用这个作为索引,将各个知识模块串联到一起。
知识定位
这是要理解某一个知识模块在整个财务知识体系里,大概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哪个层次,知道他们在整个知识框架中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功能。
逻辑主线
这是要了解知识模块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知道不同知识模块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组合在一个知识框架里。
比如,财务的知识框架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公司估值四个知识模块,和一个应用工具:财务分析。
其中,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一种静态记录和反映,是企业管理的基准线。
而管理会计模块是衡量企业绩效的工具,是在核算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需求。
财务管理则是在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之上的,对企业资本管理的需求,关注企业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资本效率。
公司估值则是从公司当下的静态视角转变为对公司未来的动态视角,看公司未来的价值。
而财务分析则是财务体系中的一个应用工具,它不是独立存在,而是需要以前四个知识模块为基础,再从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全面的财务剖析。
在对财务的知识地图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之后,就是确定自己的目标,比如,未来你要成为哪个领域的高手,然后可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自己的学习路线,逐步去完善属于自己的知识地图。
财务思维,最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用财务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专业知识,并能将专业知识应用到业务中,也就具备了财务思维。
财务思维就是组织或者个人在工作生活中从财务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
从组织或者说公司的角度来看,财务思维不仅仅体现在公司财务人员处理公司账目、制作报表上,它同样体现在管理层在制定战略计划、控制成本、设定经营目标和投资回报率等方面。比如,公司管理者制定了一个“小目标”,“今年我要赚它1个亿”,这一个亿的利润分配到公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上,我们就要设定好通过公司的经营活动能赚多少利润的目标,以及设定好期望通过投资活动获得多少利润的目标。将目标量化之后,各部门根据既定的目标制定自己的“小小目标”,负责销售的设定自己的销售目标,负责生产的做好自己的成本控制,负责投资的设定自己的投资回报率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公司里财务思维的运用无非就是把目标数值化,然后在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量化执行。这是十分高效的。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财务思维深入骨髓的大多是财务人员,他们严谨,他们心细,他们关注数字,更加在意现金,处事规范有条理,为人精明勤理财。一般来说,有财务相关学习经历和工作背景的人在生活中都比较习惯将问题数字化,比如说面临选择时会考虑到机会成本,在投资理财时会考虑到分散风险或者组合投资。再来一个“小彩蛋”形象说明一下,我大学一财务管理的老师在课上和我们说,他们系里聚餐,晚上喝醉打车回家,就算脑袋不清醒,但是给司机钱和找钱永远不会错。这真正是财务思维的“深入骨髓”。
财务思维这个标题太大。若站在企业财务工作的角度,不同职位,不同业务,不同目标,思维方式各不相同,职位越高,业务越复杂,目标越模糊,是多种思维的综合权衡,其中最主要的是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和散发思维。反之,以顺向思维、点面思维为主。
在公司经营的日常中,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扮演着一个管钱、管预算、做账、出报表的角色,这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或者说一个优秀的CFO应该体现出来的价值。
CFO需要把财务的思维和公司经营,或者是公司的业务有比较好的结合,这才是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真的给企业发挥价值的地方。
现在的企业更需要一个帮助企业成长,帮助企业进步的CFO,而不是仅仅帮助企业做一次上市,帮助企业做一次融资的CFO。
怎么能够把财务思维跟公司的运营结合在一起,怎么让我们从财务的角度真正帮助公司成长。我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公司需要采购一批艺术品,艺术品的价格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判断这个价格合不合理,那怎么办?那么就可以由财务部门主导,带领业务部门去做一个公式,公式的大概意思是把很多的变量放进去,比如作者是谁,经济走势如何,往期类似产品价格以及相应的很多变量放进去。我们把这个公式当成采购艺术品的辅助。
来源 / 奇点对话(ID:jidianjinrong001),奇点小学举办的CFO训练营邀请到了尚德机构首席财务官李亦鹏先生分享他自身的创业经历。内容节选自课堂回顾。更多财务转型方面的文章,可以关注财资一家。
老板:今年销售要做到1个亿
财务人员出动了!
销售层面:
如何考核?按会计确认考核还是按现金收入考核?如果按会计确认考核,销售是否理解会计确认的规则?
收款流程:
收款流程是否考虑充分和恰当?销售人员和出纳对接是否流畅?双方信息交换是否充分和准确?
销售条款和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方法是否满足公司目标?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目标?这些方式法律上是否合规?合同条款应该如何设置?
资本层面:
1亿销售可以给公司带来什么?资本层面上如何合作?是否有合适的投资机会?
财务人员既然已经不叫会计了,就不要拘泥于做账理发票了。提高自己看待业务的高度,看待公司的高度,和看待资本的高度。
做决策时,财务人脑子里不仅仅考虑利润表的某一项目,我们的脑子里还有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问题,会考虑更多的因素,在更深的层次上讨论这一影响。
1.工厂经理谈好了一种重要原材料的一笔好买卖,要求大量购买。
经理思维:反正原材料一直都用得着,不如趁着价格好多买一些。
财务思维: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增加,应付账款一项也应增加同样的金额,最终企业不得不用现金弥补这些应收账款(很可能是在这些原材料能产生收入以前),同时,企业还必须支付存货的仓储费,而且可能需要借款来弥补现金的减少。计算是否购买这批原材料需要更详细的分析,以确保在作出这类决策时考虑了所有的财务问题。
2.销售经理希望增加收入和利润,决定把小企业作为客户。
经理思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财务思维:小企业可能不像大企业那样信用良好,应收账款可能会大幅增加,因为这些客户付款很慢。会计可能会增加“坏账准备“,这会降低利润,资产,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财务人通常会分析差别定价的可能性: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毛利润来补偿因为向小企业销售而增加的风险。
3.公司经理作出一项决策,要购买一套新的计算器系统。
经理思维:新系统提高生产力,从而会增加盈利能力。
财务思维:购买新设备的款项从何而来?如果公司杠杆比率过高,即如果相对于所有者权利而言,公司债务负债过高,那么借款来支付这套系统的款项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当然,公司也可以发行新股增加所有者投资。财务人通常会根据公司现金和债务情况综合考虑来作出一个合理的决策。
财务思维,顾名思义是以财务指标为导向规避财务风险的一种企业量化管理思维。企业运作的本质是价值和资金的反复持续的交换,目的自然是财务盈利。因此,财务思维也是一种目标导向思维。从企业管理角度,这是一种最为主流且非常有效的管理思维。
从量化指标的角度出发,它必然要求企业内部管理的流程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并寻求不断改进。
管理是内求的过程,向内诉求对企业运作成本及费用的控制,规避运营风险,解决运营问题。内求的前提是假定外部边界相对恒定或稳定,通过理好人管好事实现企业管理的目的。而营销及市场是外求的过程,在现有的内在能力基础上,寻求市场和潜在市场,提高营业额。内求和外求构成了企业的运作形态。和外求相比,内求是节流。和内求相比,外求是开源。财务思维作为内求的管理思维在企业运营上是存在明显的限制的。但为了管理好企业,财务思维也是不可或缺的。
个人认为,财务思维是一种将财务的基础知识和业务逻辑相结合的思维。是一种“蜘蛛网”似的连接性思维。
税务工作人员:是你对业务敏感,看一张凭证,你看到的不是分录,是业务是资金流动。你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知道在之后会帯来什么影响,知道这中间的涉税环节,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选择最有利。
财务人员:合并报表会计拿季报的初稿让她审核,大约五秒钟,她圈出了第一个有问题数字,接着是第二个.不到五分钟,她开始跟会计说这些数字的问题。
销售会计人员:一个工厂月未结账,报表的销售成本和账面有十几万差异,工厂会计核对了ー个上午,也没找出来哪里出错了,只能向总部的销售会计求助。她拿到工厂的数据,巴拉巴拉+分钟后,告诉工厂,有一笔在途的成本小数点错位了。
《人人都要有会计思维》:“会计思维是为了在克争中获胜,产生利益留下现金,利用会计数字来思考的方法,'掌握颐客需求,培养企业员工,思考企业经营现状,在做決策时经常利用会计数字问自己,这在会计上有利润吗、会留下现金吗、这样持续的投入会有成果吗.”这就是会计思维。以上都可以说是财务思维的呈现。
我想,财务思维首先是一种思考向题的视角,习惯于用经济效益来衡量一项决策或选择是否合理,习惯于用财务语言解释业务逻辑,习惯于用数字来量化分析过程和结果。我想,这一习惯需要在日常中去培养,时时记着用财务的视角去看企业的问题,心中总是有损益结构,事事不忘问有没有会计利润。
然后,是理解数字習后的逻辑关系,以及背后的业务含义。就像那位财务人员,能迅速发现报表数字的问题,警如那位税务人员,通过一张凭证看到完整业务。这需要有专业知识和业务基础支導。知乎有大V推荐的构建财务思维的书单,大多是财务领域经典的教材,用来补基础理论很不错,而业务则需要在实务中逐漸新打磨。
最后是对数字的敏感。就像那位总部销售会计,能迅速发现价格异常,就像《欢乐颂》里的安迪,能秒杀下属提交的分析报告。对数字敏感并不是要求财务人数学有多好,能解決多么复杂的数学问题,而是对数字的快速反应能力,比如看到目标利润,能知道大概的增长率应该是多少,再比如看到两组工厂的对比数据,能很快发现差距。当然也要能快速地记忆数字,比如看到当月的数据,能迅速记起上月这个数是多少,而不是要等到再翻上个月报表才能看出来差异。像安迪这样的天オ,天生就有超强的记忆能力,普通人很难望其项背,但刻意的锻炼也是可以补拙的。
在《人人都要有会计思维》一书中,作者提到一个工具:PDCA循环管理,计划(PLAN)执行(DO)、检査( CHECK)、纠正( ADJUSI).不管是在企业管理领域还是个人自我管理页域,都非常有效,因为它是一个持续迭代、持续改善的过程。借助财务思维,可以用数字来检验执行结果,为下一步行动提供更有效的反馈意见,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
或者可以说,财务思维是无处不在的,因为财务语言本就是用来解释所有商业活动的通用语。逐渐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和敏,借助财务的工具和方法分析河题,也就可以在数字的世界里走得更远吧。
总的来说,财务思维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一些分散的知识点。要想形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唯有务实基础和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拥有较好的财务思维能力,相信大家在工作中都能事半功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