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作案,北京两企业“超时加班”被罚!如何整治这种畸形现象?

近年来,加班现象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由于员工高强度工作导致的各种不良影响十分明显,因超负荷加班引发的猝死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顶风作案,北京两企业“超时加班”被罚!如何整治这种畸形现象?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在3月15日至5月15日期间,在全市组织开展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集中排查整治,聚焦重点行业企业,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依法保障职工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

随后,山东、安徽、河南、广西、青海、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也纷纷出手,开展超时加班集中排查整治,也是持续到5月15日,为期2个月左右。

如此大规模、长时间对超时加班问题排查整治,这在近年来是颇为少见的。

“杀鸡儆猴”!

两企业被罚引网友热议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月29日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布2022年第一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公告》,对6家企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向社会进行公布。其中,两家公司因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被罚:北京世纪曙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排14名劳动者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并且未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被警告并罚款7000元;北京市鸿聚德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迎宾分公司安排44名劳动者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被警告并罚款17600元。

顶风作案,北京两企业“超时加班”被罚!如何整治这种畸形现象?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此消息一出,便引发网友热议,迅速冲上微博热搜话题榜。 网友对此次的处罚行为态度出奇一致,纷纷表示支持,希望重罚,认为对劳动者的保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等。

顶风作案,北京两企业“超时加班”被罚!如何整治这种畸形现象?

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汝忠律师说,上班族长期畸形加班现象,在一部分群体中甚至引发了劳资对立的情绪。因此,当前各地政府重拳出击改变和调整畸形的职场文化和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

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陶武平律师认为,“996”肯定不是一个好的社会现象,单位管理者及下属员工决不应以此为荣,各行各业也均不应当对其加以宣传并予以提倡。因为,“996”违反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反人道主义的东西。这种表面上看似“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不间断地损害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力,是在日积月累地破坏员工家庭关系的平衡,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故可以认为“996”现象的存在其实是在从根本上削弱甚至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多地筛查!

矛头指向互联网企业

从各地公开发布的信息来看,作为超时加班问题重灾区的互联网企业等成为重点检查对象。

3月17日,一条“公司回应员工离职被HR回复猝死了再说”的话题曾冲上热搜,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愤怒。一名认证为“上海哆爱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的用户在脉脉平台爆料称,自己因连续加班三个月感到身体不适提出离职,与公司HR交谈中产生不快,表示担心猝死。而公司HR则回复称“猝死了再说吧”。

顶风作案,北京两企业“超时加班”被罚!如何整治这种畸形现象?

天眼查APP显示,上海哆爱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滕尚,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从事网络科技、数码科技、计算机及互联网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服务;电子商务;动漫设计制作等。

那么,互联网行业的996现象真的很普遍吗?

熟悉互联网行业的人都应该知道,996甚至007工作制在互联网行业是常态。不少员工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几乎没有属于个人支配的时间。

在百度知道问题中,有这样的观点:

顶风作案,北京两企业“超时加班”被罚!如何整治这种畸形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北京普然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姜俊禄律师分析认为,激烈的竞争导致互联网企业劳动者权益受到伤害。由于竞争激烈,尽快完成项目成为野蛮竞争的唯一手段,于是通过加班、少睡觉及早完成项目成为竞争法宝、弯道超车利器。通过违法延长工作时间获得竞争优势实际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事关员工身体健康、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国家可持续发展及公平竞争环境培养,需要严格执法。

2021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64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9.8%受访者认为加班文化会降低效率,在企业内部形成拖延风气;48.4%的受访者感觉长此以往,正常上班也会受影响。可见,无论是从保护职场打工人权益、还是从提升企业效益的角度来看,加班文化都是“不健康的”。

顶风作案,北京两企业“超时加班”被罚!如何整治这种畸形现象?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北京等多地强调,本轮集中排查整治的检查对象主要是超时加班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突出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研发岗位占比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

是真是假?

一些企业主动取消“996”

陶武平分析,长期超时加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4小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联合发布了一些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明确规定“996”属于严重违反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故应被认定为无效。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2021年6月30日,最高法和人社部联合发布的超时加班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之一显示,张某实习公司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2个月后,张某以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律规定上限为由拒绝超时加班安排,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张某申请仲裁后,获赔8000元。案例分析指出,“工作时间为早9时至晚9时,每周工作6天”的内容,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应认定为无效。张某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顶风作案,北京两企业“超时加班”被罚!如何整治这种畸形现象?

刘汝忠认为,关于休息休假权益,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6条~41条已经做出明确规定,但仍然有众多企业顶风作案,强令员工超负荷加班,因此需要劳动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开展对超时加班问题的排查整治。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除予以行政处罚、督促限期整改外,更要严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对不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的强制加班、制度化加班等突出问题要重点予以打击,进行顶格处罚;对重大典型违法案件,依法予以公布,形成了有力震慑,更大力度的保障了广大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取消“996” “大小周”等。比如,腾讯率先取消了996和大小周加班工作制,光子工作室号召所有员工到6点之后就准时下班;美团、BOSS直聘等互联网知名公司也宣布从大小周工作制调整为双休工作制。

但这些企业制度的调整,会不会增加员工日常工作量呢?外界普遍有此担忧,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事实上,这种担忧也不无道理。比如据报道,字节跳动曾在内部更新加班管理规定,其中提到: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需要有理由经过领导同意,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每月最多36小时。字节员工将这项管理总结为“1075工作制”,即上午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每周工作5天。但社交媒体上,却有不少“员工”透露,晚上八点多仍然是字节跳动许多员工的工作常态,晚上十点到十一点下班的日子也并不少见。

亲身体验过“996”工作制的魏微认为,从老板的角度讲,如果竞争压力大,实行这种工作制也是无奈之举;但对员工而言,“996”工作制不应该成为一种强制要求甚至是制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否则只是一门心思要把员工“榨干”,即便制度上改得再漂亮,这种变化也毫无意义。

“996”违法!

即使给钱也是违法的

对于“996”超时加班现象,学界也都予以了高度关注。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认为,“996”超时加班现象引发了社会上很大的负面评议,其本身并不符合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的休息权,即使给钱也是违法的。整治超时加班问题,这是国家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更加关心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各方面基本权益的体现。“推行‘996’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损害了企业应有的人文关怀,背离了劳动者和社会的心理预期,绝不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表示,最近一些企业员工由于过度加班出现事故,大家对于劳动条件、劳动权益保障更加关注,而且年轻人就业谋求更好劳动条件的意识日益强烈,诸多因素推动整个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更加重视劳动者权益,更多考虑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努力实现生活和工作平衡,让工作更好服务生活质量提升和人的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劳动执法与社会保险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峰曾对法治网研究院分析,从行业角度来看,在互联网领域,几乎全球都存在普遍加班现象;从文化角度来看,在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受勤劳致富等传统文化因素影响,有些人不觉得加班有多大问题;从制度角度来看,经营所得在劳动者和投资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良性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从互联网发展形势看,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企业通过增加工时不增加人的方式减少用工成本,增加竞争力。

“这些都导致加班普遍,除了‘996’工作制之外,还有‘777’(早7点到晚7点,每周工作7天)等工作制。”沈建峰说,“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家庭及社会生活,我国实行每天8小时,每周44小时的工作制。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每天加班一般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也不能超过3小时,每月不能超过36小时。‘996’工作制违反了相关法律关于加班时长限制的规定。”

如何整治?

律师建议新工作模式

对于接下来如何更精准整治超时加班乱象,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曾表示,“有些岗位由于特殊原因,在八小时工作制上适当延长,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企业置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于不顾,实行‘996’工作制,这是绝对不可行的。”她建议,检察机关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督,为相关劳动者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检察机关应充分发挥职能,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姜俊禄建议,整治超时加班,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劳动法,另一方面企业要以工时制度作为合规基础,调整人力资源配置,使企业员工人数和工作量相匹配。

陶武平认为,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拨乱反正必须先从单位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上进行纠偏;其次要真正建立起在实践中能具体实施的名副其实的社会监督机制和具体惩处办法。“只有这么做,才能端正意识,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从而杜绝这些负面的社会现象。”

刘汝忠则建议,第一,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由于劳动者处在弱势地位,工会组织作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代其维权与协调的职能应得到进一步发挥,让劳动者能够更多的与用人单位平等对话,落实职工休息休假制度。

第二,将劳动者权利保护工作提前。劳动行政部门应当改变过去的工作模式,将被动处理劳动纠纷逐步改变为“先预防、再调解、后仲裁”的新工作模式。由劳动行政部门、工会和企业联合共同深入到企业当中,参与到企业制定工时、休息休假内部规章制度,参与到企业落实职工休息休假制度的日常工作中。

来源:法治网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5月23日 13:35
下一篇 2022年5月23日 14:0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