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你朋友圈里从没发过的动态才是你最真实的模样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越炫耀什么,就越缺什么”,一个人频繁展示的,就是他所缺乏的,在固有的认知中,我们只会去关注一个人在朋友圈分享了什么,以此来对他的性格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

固有的思维认知,让我们总是以一种片面的方式去认识一个人。

很少有人会在意,别人没发过的动态,然而那些从未对外展示的才是一个人真正未曾拥有的,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人的炫耀行为来自于触碰和真正拥有之间,或许他已经触碰到了这件事物,但是他并没有真正拥有,因此只能用触碰过的证据来进行炫耀。

其实一个人朋友圈从没发过的动态,才是他真正的模样,也是他真正缺少的东西,不管是秀恩爱还是秀旅游,秀孩子,秀美食,都基于它们确实存在。

心理学家:你朋友圈里从没发过的动态才是你最真实的模样

和自己毫无瓜葛的事物,炫耀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就像一句俗话所说,“看别人的朋友圈,要反着看,看他从来没有发过的东西。”

朋友圈的特性给了无数人一个全新的平台去演绎自己想要的精致生活。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提出人格面具理论(Personality mask theory),它是指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会下意识地掩藏自己的真实心理或是需求,用这种方式更好地适应环境。

荣格将人在不同情境下出现的不同状态比作为一种人格,对这个人格的真实需求进行掩盖的过程就是给人格带上面具的过程。

同一个人会有多个人格面具,人格面具的使用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朋友圈特有的匿名性与间接性给人格面具的使用增加了更多的空间。

心理学家:你朋友圈里从没发过的动态才是你最真实的模样

所以朋友圈成为了无数人树立形象与人设的最优选择,朋友圈里与自己没有现实接轨的人,也没有人会识破自己的精心装扮。

朋友圈的存在满足了部分人树立形象需求,满足了部分人对于尊重需求的实现,在这个网络世界中,他们靠着自己的精致生活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与现实认可。

只要抓住了一个比较突出的点,他们就会用尽全力地向外人展示自己的优越,以此来弥补自己平凡生活的空缺。

我想很多人都会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从不发朋友圈?

很多人会对他们产生诸多误解,譬如这个人性格有问题,譬如这个人高掩饰人格,不值得深交,从未显露过朋友圈动态的人,总是会被无数人猜测,为什么在这个社交泛滥的社会中,有的人竟然从不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心理学家:你朋友圈里从没发过的动态才是你最真实的模样

其实,他们从未分享过的生活,都很平淡,没有能够值得分享的心情与生活,所以他们也丧失了发朋友圈的欲望。

一个没有旅游过的人,不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旅游的事,一个没有对象的人也不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与伴侣的日常,诸如此类,一个人真正没有的东西连炫耀的资本都缺乏。

看一个人的朋友圈时,要看他没有发过什么,而不是他拼命在展示的东西,那些东西或许是他真的拥有,或许是炫耀,即便是炫耀,那也沾了边。

而一个人从未发过的那些动态,正好才是他生活中没曾触及过的东西,所以他无法展现出来。

任何炫耀的本质都是一种过度夸大行为,一个人却是有点小钱,才会炫富,只有在存在的基础之上,人才能够对自己触及过的事物进行夸大,以此博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

心理学家:你朋友圈里从没发过的动态才是你最真实的模样

一个人真正缺乏的事物,是无法拿到公开场合去秀,去分享,因为朋友圈总会有真正与他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的人,所以任何分享都有大部分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人性都是向阳而生,人们会自动地靠近光明,自发地远离消极,阴郁的事物,因此,大部分人在朋友圈分享的都是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

在这样一个记录生活的网络世界中,你会发现大部分分享日常生活动态的人,大多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并不差,没有人拿着武器架在他脖子上逼他分享生活,分享生活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愉悦的,自发的事情。

对于他们来说,朋友圈是记录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热爱生活的证据,他们的生活足够丰富,所以他们也有发朋友圈的素材。

再看看那些三点一线的上班族,他们的生活大多平淡而重复,没有可以分享的快乐,也没有能够捕捉的美好,所以他们消失在了朋友圈。

心理学家:你朋友圈里从没发过的动态才是你最真实的模样

从他们的停更的朋友圈中,你也可以发现他们或许成熟了,稳重了,或许变得更加安静,他们很少分享生活,而生活也确实没有太值得分享的。

他们或许过得很平淡,或许过得很忙碌,总而言之,朋友圈不再是他们分享生活的地方,他们或许会分享其他动态。

一个人过得怎么样,其实不能看他分享的生活,反倒要看他从来没分享过的东西,正如人格面具一般,每个人让人看到的点点滴滴都是他想让人看到的,其实朋友圈也是如此。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鹿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Moreland, R; Beach, S. (1992). Exposure effects in the classroom: The development of affinity among stud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8, Issue 3, May 1992, Pages 255-276.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5月21日 21:25
下一篇 2022年5月21日 21:5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