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江西为什么叫江西,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江西省为啥叫江西省,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江西省为啥叫江西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江西为什么叫江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西地名的来历
“江西”这一名称,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初政区实行州、县二级制,由于州的数量太多(达300多个),中央政府管理起来很麻烦。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苦于记各州长官们的名字,只好将他们都写在屏风上。于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贞观元年(627),便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人称“贞观十道”。
其中的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整个华逗键简中地区。“贞观十道”尤其是江南道的范围过于广袤,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颇大。到了开元二十一年(733),风流天子唐玄宗遂将道的数目增加一半,达到15个。
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被分为黔中道(治所今四川彭水)、江南西道(治豫章,今南昌)、江南东道(治吴县,今苏州)。今日的“江西”之名即是取了“江南西道”的简称。
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之势已成。节镇(北方多叫节度使,南方多叫观察使)取代了道的地位,结合各地的半割据状态,朝廷又把江南东道再分为浙西(今苏南及浙江钱塘江以北)、浙东(今浙亮巧江钱山裤塘江以南)、宣歙(今皖南)、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俗称仍为“道”)。
江西为什么被称为江西?
江西在秦代为九江郡,汉代为豫章郡后为扬州刺史部,唐代为江南道后为江南西道,这也是“江西”名称的来历。宋代为江南西路,元代称为江西行省,一直延续至今。
一、九江郡
九江郡为秦代始皇帝分天下三十六郡之一。其初设辖境范围大致为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
二、豫章郡
豫章郡在汉地南部,凯州楚汉时期设置。郡治为南昌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态慧市区)。汉豫章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西汉后期隶属于扬州刺史部。汉末,孙策厘豫章郡置庐陵郡,孙权厘豫章郡置彭泽郡、鄱阳郡。
三、江南西道
江南西道治所洪州,辖境包含今江西、湖南大部及湖北、安徽南部地区(除徽州)。安史之乱后,湖北南部设鄂岳道,湖南设湖南观察使,江南西道只剩今江西省。
从此江西省被称为江西,历时一千二百余年未变(宋朝称江南西路、元朝称江西行省、明朝称江西布政使司、清朝称江西省)。
扩展资料
江西自然地理环境
江西省的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平原。地质与地貌地质构造上,以锦江—信江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准帆孙答地台江南台隆,南部属华南褶皱系,志留纪末晚加里东运动使二者合并在一起。后又经受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运动多次改造,形成了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构造带。
南部地区有大量花岗岩侵入,盆地中沉积了白垩系至老第三系的红色碎屑岩层,并夹有石膏和岩盐沉积;北部地区形成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断陷盆地,盆地边缘的山前地带有第四纪红土堆积。这是造成全省地势向北倾斜的地质基础。
地貌上属江南丘陵的主要组成部分。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平原。
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一般自北向南递增。赣东北、赣西北山区与鄱阳湖平原,年均温为16.3-17.5℃,赣南盆地则为19.0-19.5℃。
江西为中国多雨省区之一。年降水量1341-1943毫米。地区分布上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地多,盆地少。庐山、武夷山、怀玉山和九岭山一带是全省4个多雨区,年均降水量1700-1943毫米。
江西为什叫江西
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为干越之液历地和省内最大闹册搜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环鄱阳湖城市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主体部分之一。
江西部分地区属海峡西岸经济区,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姿册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江西的红色文化驰名中外,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关于江西为什么叫江西和江西省为啥叫江西省的相关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