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五艘航母齐聚地中海!目标:应对“未来高端冲突”
开战容易,结束却难,为了“体面结束战争”,普京已经放下了身段,但事实证明,“体面”的代价不菲。近日,以“福特”号、“布什”号为首的 美英法意4国5艘航母即将在地中海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美国“战区”网站表示,此次演习是在 “两大背景”下举行的, 其一是“波兰遭导弹攻击”;其二是“俄乌冲突依然持续且有扩散风险”,演习的目的是 “应对未来高端冲突”。
美国在同一地区同时集结5艘航母,这是相当罕见的,超级大国此举到底是什么目的? 原因很简单,就是“对俄施压”。据环球网11月17日的报道,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对媒体宣布,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即将于本月26日到12月6日在埃及开罗举行。按照美国“战区”网站的说法,美英法意4国5艘航母齐聚地中海军演,似乎和美俄谈判“无关”,但事实上却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一来,此次谈判是俄罗斯主动要求的。据凤凰卫视10月28日的报道,普京公开表示,“俄罗斯不是西方的敌人”,俄方“做好了与美国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准备”,俄副外长鲁连科也表示,俄方没有为恢复谈判“预设任何条件”。莫斯科之所以“无条件求和”,主要是为了“体面结束战争”,从俄乌冲突的战略困境中抽身,而正如普京秘书佩斯科夫、俄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所言,美国能“瞬间”结束俄乌冲突,其作用是“决定性”的。
二来,美俄“战略谈判”和俄乌“和谈”其实是一回事,属于“一枚硬币的两面”。普京原本希望和美国直接谈“俄乌冲突”,但白宫表示,这事普京需要找泽连斯基,乌克兰是“主权国家”,将自己从冲突中“摘出来”。另一方面,美国也不会轻易让普京“体面结束战争”,所以在俄乌谈判的同时,美俄也开始讨论“战略问题”,企图让普京做出“重大让步”,本质上, 只有美俄谈判取得进展,俄乌谈判才会有结果,普京心里清楚。
所以,在美俄“战略谈判”前夕,美国纠集4国5艘航母齐聚地中海,就是为了“对俄施压”,具体地说,就是企图迫使普京让步,而且明显带有“威胁”的含义。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这是北约的“军事行动”,而是因为“战区”网站提到的“演习背景”和“演习目的”。美国军网指出,演习是在“波兰导弹事件”和“俄乌冲突可能扩散”的背景下举行的,其目的是“为应对未来高端冲突做预演”。
“两大背景+一个目的”的意思很明白,波兰遭到导弹袭击,哪怕导弹是来自乌克兰,但俄罗斯也要对此负责,不排除在经过调查之后,北约启动“集体防御机制”,对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关于这一点,咱们在16日的文章中就已经指出了,当时就提到两点:其一,“真相并不重要,关键是美国的态度”;其二,“美国再次将枪口顶在俄罗斯的脑门上”。现在事实再次证明了咱们的论断,美国果然拿“波兰导弹事件”对俄施压。
17日,美国防长奥斯汀明确表示,俄罗斯应对“波兰遭导弹袭击”承担“最终责任”;18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表示,俄罗斯需要“负全责”。 那么“最终责任”、“全责”,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最严重的情况下”,也就是“乌克兰导弹打到波兰”,将被视同“俄罗斯导弹打到波兰”,理由是“俄罗斯入侵了乌克兰”,所以乌导弹才会“误击”波兰。的确如咱们预判的——“真相不重要”,“枪口对准了俄罗斯的脑门”。
美英法意4国5艘航母在地中海军演,是 “为应对未来高端冲突预演”,说白了, 也就是为将来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冲突做准备。北约威胁“直接参战”,这对普京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现在的俄军肯定不是北约军队的对手,而他是不敢动用核武的,因为北约并没有入侵俄罗斯,普京动用核武缺乏道义和民意支持,而且也注定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此举只能毁灭俄罗斯,而不能拯救俄罗斯。
然而,“北约参战”还不是现下普京最担忧的事情, “火烧眉毛”的是,在美国的支持下,乌军即将发起新的攻势。据俄“联邦南部”网站16日的报道,乌克兰即将发起“解放克里米亚”的行动,乌军事专家罗曼·斯维坦表示,“我认为在新年之前,我们将听到乌军在克里米亚执行任务的消息”。俄专家、“与俄罗斯同在”运动主席罗戈夫也认为乌军下个目标是克里米亚,而美国是“幕后指使者”。
“主动求和”、“无条件和谈”,注定普京要“付出很多”,大帝这次是真的遇到了“大麻烦”。还是用《孙子兵法》那句老话来结尾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