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副导演李洪生的提议,让L顿时眼前一亮,对呀,宁瀛才是最佳选择。她是电影学院78级录音系的学生,与陈凯歌和张艺谋同年入校,属于中国电影第5代人。她后来出国留学改为导演,并得到机会认识了贝尔托鲁奇,正好那时贝尔多鲁齐正在编写《末代皇帝》,的剧本,需要一位中国人做助手,贝尔托鲁齐就邀请她参加《末代皇帝》的资料收集和翻译工作,这使宁瀛在贝尔托鲁齐身边工作了2-3年时间。所以说,她是中国最了解贝尔托鲁奇的人。宁瀛这次回中国参加拍摄《末代皇帝》,是应加拿大制片方的聘用作为导演组的副手之一,主要职责是与国内群众演员沟通。
宁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位干练的年轻女性,个子不高,一头短发,带着黑框眼镜很有女强人的派头。由于当时她是意大利方雇佣的,不受北影厂领导,所以每天只有见到她出入外国人的办公室。我觉得她是我最理想的合作人,毕竟都是中国人,容易沟通。然而,我想得太简单,太乐观了。没想到我一开口就被她一盆凉水浇个透心凉。她说道:“什么?拍纪录片,开什么玩笑,绝对不可能!意大利人绝对不会允许剧组外的人拍摄任何镜头。我帮不了你什么,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我在尝试了所有可能性后,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找不到一个可以提供协助的人。既然中国人都帮不了忙,我就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外国人,然而无论是他们的制片人员还是导演组的副手们,甚至摄影组的伙计们,都以摇头作为拒绝,最好的结果是回一句,找托马斯先生去,然后就没下文了。
我当时连托马斯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找合拍公司的人打听,才知道那是一位英国人,全名叫杰瑞米 托马斯。他不仅是《末代皇帝》的总制片人也是投资人,全剧组最大的老板。别说我们中方雇员与他搭不上话,即便是摄制组的外国人,除了导演贝尔多鲁奇,其他人对他都是毕恭毕敬的,无大事绝不打扰他。
可是我别无其他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往硬茬上撞。我自己壮着胆儿想,管他是谁呢?不试一下怎么能甘心呢?他也不可能把我吃了,大不了说一声“NO”。对我这么一个小人物,没有什么可丢脸挂不住的。
在这里我要提醒读者,那年是1986年,外国人不像现在这么普遍,在哪儿都有,当时电影学院还没有一个外国留学生呢。不仅中国人没有外国人私交朋友,甚至有外国人上街逛商店会遭到路人围观。所以敢和外国人直接对话,还真得有点胆量。
好在当时北影正处在与意大利人合作状态,院儿里不仅有众多的外国人,他们还把当时北影盖的仿清楼,一排既可当拍戏背景又可做临时招待所用的二层楼建筑,全都包下来作为摄制组办公室,所以外国人在北影院子里走到哪里并不太扎眼。
一天上午临近9点,我壮着胆子来到了托马斯的办公室。他还没来,只见一位50多岁的金发女人拦住我发问:“ Who are you looking for?”。多亏了我那时正在学英文,赶紧回答道:“ Can I talk to Mr. Thomas please?”,为了让不懂英文的读者看着方便,下面我直接把对话翻成中文写下来。
显然,那个金发女人是托马斯的秘书,她拦住我问:“你找谁?”我说找托马斯先生。然后她问:“你有预约吗?”我一下就傻在那儿了,因为当时中国没有预约这个习惯,我也不可能有资格去预约托马斯,所以只能回答说:“no”。金发女人听后两臂一张,头一歪,眼睛一闭说:“对不起,他不可能见你”。然后直接就把我请出了屋。
说来也巧,幸运之门竟然从另一侧向我打开了。当我刚退出托马斯的办公室,只见开放式楼道的楼梯处,上来了一位外国人,40来岁,一头黄卷毛,下穿牛仔裤,上套黑皮夹克,蓝眼珠,黄睫毛,发福的体态,正向这边走来,我定神一看,正是托马斯。
也许当天他心情不错,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倒是没有令人恐惧的大老板姿态。也许当时他闲得没事儿,看我刚从他的办公室里出来,马上直接问我,你来干什么?说实话,我那时的英文是极其初级的,偏偏托马斯的口音是带有浓重伦敦腔的英文,非常难懂。我先是愣了一下,连猜带懵地估计他在问我找他有什么事儿。然而他的秘书赶紧上前说,他还没有预约,不要管他。然而没想到的是,托马斯向秘书挥挥手示意没有关系,让他说。
我赶紧磕磕巴巴地向托马斯自我介绍:我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派来拍纪录片的。没想到托马斯迷迷糊糊的眼睛突然睁大了,然后说了一声OK,it’s a good idea(好啊!好主意)。我一听这答复,心中立马乐开了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正当托马斯要把我拉进他的办公室,进一步详谈时,他的秘书交到他手上好几封来信。然后叽叽咕咕地说了一大堆英文,我当时一句也没听懂。然后托马斯转身往外走,看来有什么急事需要他马上去解决。不过这时他很善意地让我跟着他,希望在他的车里,我们进一步交谈。原来他是要去故宫拍摄现场解决什么问题的。
我们两个上车后,只见他赶紧打开秘书给他的那几封信,一点也不避讳我,就那么直接看,只见他手里的信,简直就是龙飞凤舞,潦草的就像用笔画了几条波浪线,我连一个字母都认不出来。
好在那几封信都是三言两语的,他一两分钟就看完了。我真佩服外国人写信的效率,估计没有一句废话和客套话。1986年还没有手机和电传,打长途电话又怕泄密,看来只有写信联络,现在想起来挺可笑的。
在车上我结结巴巴地用可怜的英文大概说了我的意图,他回答的话我是一句没听懂,他的英文我听上去完全是含在嘴里的咕噜声。好在我们都是电影界的人,相互能听懂个把单词,大概意思也就明白了。他知道我要在现场拍摄纪录片;我明白他说的,同意全力支持,以后有问题可以直接找他解决。
到了故宫后,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只见所有的外国人都向他点头哈腰地问好。我跟在他身后可是出尽了风头,立马全组的外国人都明白了,我是托马斯的人,以后没人再找麻烦,我是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我至今一想起托马斯,还在深深地感激他,没有他的帮助,我根本就不可能拍这个纪录片,更向厂里交不了差。
自从有了托马斯这把上方宝剑,我的处境一下有了180度的改观。为了能把纪录片拍得更好,我在影片开拍前,对有关摄制组的主要信息做了进一步了解。
首先我了解到,杰瑞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是英国著名电影人,制作人、剪辑兼导演。父亲拉尔夫·托马斯和叔父杰拉德·托马斯均是电影导演。
据说托马斯与贝尔托鲁齐的夫人是亲戚关系,所以他们是老搭档,在一起合作过很多影片。
《末代皇帝》的总投资预算是2300万美元(结果超支了,以后再这个谈风波),投资完全是由托马斯一人谈成的。这其中有太多的艰辛,甚至美国人觉得花这么多钱去再现一段欧美观众并不熟悉的时空,制片人和导演一定是疯了。然而,托马斯凭借他的能量和毅力,硬是用一己之力,拦来了这巨额的投资。其中的细节太复杂,我只能大概描述如下:
《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制作,启动资金30万美元,是托马斯一人出的。他在欧洲找了5家银行,分别给影片各贷款500万美元。但是资方要求,必须上保险,保证资金至少可以回本。而保险公司是否给上保险?要取决于影片的发行结果。这时托马斯就必须要把影片的预售权卖出去。作为电影的最大市场是美国,所以,托马斯首先找到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影业发行公司,这就形成了以后人们认为《末代皇帝》是好莱坞制作的大片原因。
凭借着贝尔多鲁齐的名望,托马斯把《末代皇帝》影片的预授权卖到了世界各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凭借着这些影片的预售结果,使得保险公司投了保,然后从银行贷出了款,以分阶段的形式打给摄制组。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保险公司甚至在摄制组里安插了监管员,以防超支烂尾。 (待续)
更多电影界趣闻,请点击“往事溯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