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19日)下午,南都记者从台北市动物园获悉,当日下午园方就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癫痫发作病逝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据悉,“团团”今年8月出现癫痫后,病情不断反复,医疗照管团队最终于19日共同决定让团团在麻醉中沉睡,不再继续痛苦。动物园方面表示,未来会取“团团”的皮毛及骨骼制作标本,让民众能纪念它。
台北市动物园发言人19日表示,原以为能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团团”病情,但发现效果甚微,后借助医学数据分析,发现即便再麻醉、再处理只会让“团团”更痛苦,比对状况后评估“团团”自主生活及恢复都不可能,所以动物园方面达成共识,让团团在麻醉中继续沉睡。大熊猫“团团”于19日1时48分正式离世。
台北市动物园方面称,“团团”病后血液上的数值越来越差,红血球数量下降,肝功能也在用药后出现异常。在多方评估身体数值下,确认它以后即便醒来也难以获得更好的营养。台北市动物园发言人补充称,红血球下降代表以后难以获得氧气及营养,肌肉量也持续减少,对身体负担大,且“团团”为对抗病情一天能真正醒来的时间越来越少,“不等于真正的活着”,于是为确保它的动物福祉,故沉痛下此决定。
关于“团团”遗体的部分会比照以往动物个体的处理方式,保留部分或全部的皮毛、骨骼做标本,后续也会做病理解剖,以更加详尽地确认病情,但也会确保皮毛的完整性。此外,动物园也致力于保存活体细胞,若在动物刚死亡时通过技术处理,有机会能保存皮肤细胞、肝脏细胞、精子、卵子,“团团”的部分也会尽力保存。
此外,台北市动物园方面还表示,未来会持续用“团团”的案例跟大陆方面交流,“圆仔”的部分也正在努力争取未来的配对个体,而日后是否会设立纪念“团团”的活动与标本,目前已有在初步讨论。
据悉,“团团”系雄性大熊猫,2004年9月1日出生;“圆圆”系雌性大熊猫,2004年8月30日出生。“团团”和“圆圆”于2008年12月赴台,2013年7月6日产下第一胎“圆仔”,2020年6月28日产下第二胎“圆宝”,它们一家人一直是深受台湾民众喜爱的动物“明星”。
国台办:
对“团团”病逝感到痛心和惋惜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9日在北京表示,大陆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收到台北动物园的通报,大熊猫“团团”于下午1时48分停止心跳。我们对“团团”病逝感到痛心和惋惜。
有记者问,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不幸离世,请问对此有何回应?朱凤莲应询时作上述表示。
朱凤莲表示,大熊猫“团团”患病后,两岸同胞都很关切。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专家组,与台北市动物园持续保持线上沟通,并应邀派2名专家赴台协助开展诊疗护理工作。我们感谢两岸专业团队、台北市动物园以及有关各方为救治“团团”尽到的努力,希望两岸有关方面继续做好大熊猫保护的交流合作。
朱凤莲指出,14年前大熊猫“团团”“圆圆”赴台安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象征。多年来,它们给台湾同胞带去了无数欢乐和美好记忆。19日,许多两岸民众以不同方式表达对“团团”的悼念和追忆。大熊猫作为“国宝”值得两岸同胞珍惜。两岸民心相通、良性互动,应该共同珍惜维护。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南都记者 杨苓妍 见习记者 梁令菲
另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