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解放军的首次授衔仪式,能够获得军衔的都是在历次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精兵强将,但由于当时的评选条件限制,许多在建国后离开部队转到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参与评选,所以很多战争年代威名赫赫的战将都没有获得军衔,段君毅就是其中之一。
01
1910年,段君毅出生在河南范县,父亲是当地名流,家庭生活很富足,所以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在家乡念完小学、初中之后,1930年,他来到北平。在家乡念书时,加上父亲比较开明,他就接触了不少先进思想,来到北平后,这里浓厚的革命氛围感染了他,决心加入革命的队伍。
抗战爆发后,他被派往山东抗日前线,在泰西组织武装抗击日寇,还建立了根据地。和装备精良的鬼子相比,段君毅他们的武器是非常落后的,他不但带领战士们顽强抵抗侵略,还积极地支持八路军的其他作战部队。
他说自己的队伍是以地方武装转入八路军的,真正的硬仗还要靠主力部队去打,所以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他都尽可能地提供支援,这样才能保证战斗部队的生命力。
02
解放战争时,他参与了大别山解放区的战斗。1949年年初,他被任命为二野后勤部的负责人,为即将开始的渡江战役做准备。
要想仗打得漂亮,后勤保障不可少,不但要让战士们吃饱穿暖,还要备足弹药、渡船,让英勇的解放军顺利渡过长江端掉老蒋的总统府。
1952年时,段君毅调任中央,来到第一机械工作任职。作为分管建设和干部工作的领导,他非常清楚人才对现阶段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今新中国才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是迫在眉睫的。
特殊时期过后,他来到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铁道部工作。当时铁路状况严峻,有些路段甚至呈现瘫痪状态,段君毅到任后先是整顿运输秩序,之后加强了对铁路的统一指挥,在确保尽快恢复运输的同时,还将安全提到重要位置,铁路不但要跑起来,还要跑得安全。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他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为国家铁路的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
03
结束了在铁道部的工作后,他又先后来到河南、北京等地任职。在河南工作了三年,当时刚刚度过特殊时期,除了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以外,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段君毅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制定了关于北京建设的规划方案。有了方案,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后面就是根据目标来开展工作了。在上下一心的努力下,北京无论是生产建设还是居民生活都有了显著改善。
1992年前后,操劳了一辈子的段君毅开始淡出,从参加革命以来,度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但他始终坦坦荡荡,无愧于本心,更无愧于人民,到他2004年去世时,他从来没有为自己和子女谋过私利,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朴素。段君毅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人民公仆”这四个字,他所做的一切都会铭记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