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吐“仙女管”热销,病态减肥当无市场 | 新京报快评

催吐“仙女管”热销,病态减肥当无市场 | 新京报快评

▲2019年12月3日,广州22岁的小卢吞进去网购的催吐管,经医生手术后,催吐管被取出。截图来自新京报动新闻视频

据澎湃新闻报道,“双十一”期间,灰色产业“仙女管”(“催吐管”)依旧能在电商平台顺利下单,普通的 PVC 管贴上“催吐”后身价暴增。记者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仙女管后,商品中夹带的售后服务卡,引导买家进群。群内聊天都以暗语交流“催吐”经验,群里也不乏未成年人

催吐可致酸性胃液返流,轻则导致恶心、反胃,重则胃肠道“翻江倒海”,滋味当然不好受。此外,一根管子通过咽喉,甚至直达食道、胃部,还容易损伤食道、牙齿、腮腺、唾液腺、消化道、胰腺等部位,会由此带来极度不适感和致病风险。

不仅如此,催吐减肥也隐藏着更多重大危害,比如可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出现抽搐、休克、癫痫发作,甚至心脏骤停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而不少使用者,并非不知道催吐减肥有害和危险,仍然愿意自讨苦吃,甚至铤而走险。

此现象说明,倡导科学减肥,需要持续进行健康科普,宣传科学减肥知识。更要看到,减肥的市场需求很大,科学的减肥方式、易于接受的减肥供给稀缺,旁门左道就会大量涌现。因此,短期内规范减肥市场,也要加快减肥方式创新和产品开发,动员更多人通过健康的减肥方式来追求好身材。

就长远而言,治理减肥乱象重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过度追求瘦美,是当前十分普遍的一种现象,甚至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比如,身材好在就业、交友等方面能够获得更多机会,如此导致群体审美观出现重大偏差,进而催生出错误的减肥心理。

让过热的减肥市场冷却下来,让风险巨大的奇葩减肥手段失去市场,治本之策,是要下大力气纠正扭曲的审美观,并消除普遍存在的身材歧视和身材焦虑。

更需重视的是,报道中提及当前不少未成年人也被裹挟其中,成为催吐减肥的生力军。未成年人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心智尚未成熟,成人过度催吐导致的伤害,于他们只会更加严重,治理这一乱象已日益显得紧迫。

催吐减肥不是正确的减肥方法,“催吐管”也不是合法的医疗“耗材”。这样的“产品”,本就不该出现在市场上。从使用暗语、代称来推销“催吐管”来看,销售商对自己的行为非法,也是心知肚明的。他们敢于铤而走险,无非是因为这个灰色市场利益巨大。

当营销人员已开始注重培育非法产品用户黏性,并大张鼓励地开展应用培训与“售后服务”时,电商和社交平台却失守关键词监测这个基本关口。事实上,暗语别称已成公开的秘密、任何人都能轻易地找到“催吐管”销售渠道时,就很难说平台内部监管失守仅是出于技术原因。

因此,监管机构也要加大处罚力度,让经营“催吐管”、甚至刻意诱导催吐减肥的网店得不偿失,进而自觉舍弃这门非法生意;平台方也该主动加大针对性审核,不给灰色产业以生存空间。

此外,暴饮暴食与催吐反复循环,实质上也被视为相关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形式之一。催吐者一旦陷入“乱吃—胃不舒服—催吐—暴食—再催吐”的循环当中,就会表现得身不由己。其中,心理因素或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推动力。

因此,用什么方法帮助催吐者走出这种心理陷阱,值得医疗系统投入更多精力加以研究,帮助催吐者摆脱恶性循环,保护身体健康安全。

撰稿 / 唐传艳(医务工作者)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卢茜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11月14日 04:03
下一篇 2022年11月14日 05:0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