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谍战剧《风起陇西》开评分了,截止到目前有3万多人在豆瓣打分,得分7.8分!这个评分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这部剧刚开播时得到的评论两极分化,一种声音是画面暗淡、人物线过于复杂,让人晕头转向;另一种声音则是对三国经典的重塑,故事流畅,有电影质感。
如今剧集临近收官,比起最初的争议不断,现在则是更多的好评声,豆瓣和微博评分都不低,口碑实现逆转。
总体来说,导演路阳执导的《风起陇西》,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故事线紧凑,信息量庞大,人物角色丰满,画面构图讲究,镜头语言情感丰富,音乐、服化道、布景考究,具备电影级的质感。
风格独特的动作戏导演路阳,加上知识面广博、手法细腻的悬疑小说家马伯庸,还有十几位实力派演员的倾情演绎,《风起陇西》值得反复观看和慢慢品味。
一些大IP小说被影视化后,有些制作方会对原著进行“魔改”,造成国产剧注水严重。这种圈内乱象,让原著作者愤懑不已。
而这次《风起陇西》的改编和拍摄,让原著作者马伯庸十分满意。他在剧集开播4集的时候,就给出了“高赞”评价:“拍出了我心目中那种肃杀、压迫而略带忧郁的谍战气质。”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风起陇西》究竟拍得好不好,观众们有不同的答案。但不可否认,像马伯庸所说的,这部剧真的拍出了不一般的谍战气质,肃杀、烧脑、悬疑又不失人文情怀。
《风起陇西》开启三国谍战新视角,打破常规谍战模式,构建了一个复杂严密的三国情报系统。关于间谍“烛龙”的真实身份,是反转又反转,不到最后结局你绝对猜不出是哪个人。
同时,该剧在惊心动魄的谍战戏中,又融入了权谋斗争、家国大义、儿女情长,戳中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情感共鸣。
它聚焦谍者“小人物”,注重人物形象塑造,脱离假大空的“个人英雄主义”式描写,展现英雄更接近于普通人的一面。一群“小人物”在动荡的时代下,勇敢对抗不公的命运和世道,守家卫国,不忘初心。
这部剧里的每个人物,从主角到配角都显露出了鲜明的性格特点,人设各异没有重复。就连出场只有几个镜头的小配角,都刻画得十分生动。
《风起陇西》的热播让80后“文学鬼才”马伯庸,又一次火了。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马伯庸小说IP的影视化蓝图再次扩容。
马伯庸出名后,他的每部作品被影视化后上映,他本人都会被拉出来作为一个宣传点。
但有趣的是,马伯庸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编剧工作。他说:“会写小说的,不一定会写剧本,反之亦然。”比如影视剧本中会涉及的男女感情戏,马伯庸就坦言这块是自己的短板。
虽然不擅长描绘男女感情线,但马伯庸笔下的女性角色都有着独立人格和自己的独立立场,同时有独立追求,有智慧、有想法,从不依附于男性存在。每一位女性,都是独立自强的个体。
像《长安十二时辰》的檀棋、《风起陇西》的柳莹,女性角色都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刻画,突出了她们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意志,让女性力量闪光。
别看马伯庸现在这么火,他其实是属于大器晚成的作家。在真正火出圈之前,他出版的作品,已经超过30部了。
在这么多作品中,《风起陇西》于他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风起陇西》是马伯庸在2006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真正属于马伯庸“个人风格”的开山之作。
马伯庸坦言,自己不是天赋型的作家,而是靠“勤奋和积累”一步步闯出自己的天地。
很多读者惊叹于马伯庸作品里极具细节性和历史画面感的文字,“历史可能性写作”风格特别突出,这些都要归功于马伯庸的平时日积月累起来的巨大阅读量和笔耕不辍坚持创作。光是马伯庸的阅读量,就达到了一年里2000多万字。
他说,“写作靠天分,同时也靠积累。前者只能乞求老天爷赏饭吃,后者却是可以自己做主。”
马伯庸其实是笔名,他的真名叫马力。为什么会取“伯庸”这个笔名呢?
“伯庸”二字里,伯代表老大,庸意指平庸,组合起来给人一种稳重厚道的感觉。马伯庸觉得这个笔名很符合自己的气质和状态,就那么定下来了。
马伯庸每天都保持着一定的阅读量和写作量,而且是拿到什么就看什么,想到什么就要随手写下什么,这是身为作家的“倔强”。
除了写作,马伯庸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风起洛阳》里,马伯庸就在其中描写了很多古代美食。他是个十足的吃货,可是不擅长做菜。
导演路阳和马伯庸的缘分,从2014年就开始了。那个时候,路阳就看了马伯庸所写的《风起陇西》原著小说。2020年,制片方新丽传媒找到路阳,开始投入《风起陇西》的影视改编工作。
《风起陇西》被拍成电视剧,是路阳建议的。比起电影,电视剧有足够长的篇幅。这样一来,就能够保留原著小说里的精神核心以及丰厚的信息量。
可以说,路阳和马伯庸的这次合作,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