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信佛的人,听说西方的婆娑世界金砖铺地,那里生活的人无忧无虑,都能够和睦相处,彼此都生活得非常幸福。他心生羡慕,于是在佛前发下宏愿,决定到这个西方的婆娑世界去,去发现婆娑世界的这些芸芸众生快乐的秘诀,并把这个秘诀传给世人,使天底下的人都成为快乐的人。
于是,有一天,他骑上了一匹大宛的汗血宝马,动身出发了。他首先翻越了横亘万里的大雪山,接着又走进了茫茫万里的戈壁滩。环境实在太艰难了:没有水,没有干粮,万里高空,连一只飞翔的鸟儿也看不到。没过多长时间,他骑的汗血宝马也经不住如此艰难的跋涉,倒下了,他失去了唯一的一位亲密的朋友,成了一个孤独的人。
他拄着一只人的脊梁骨做成的拐杖,在天地间艰难地前行着:白天,是茫茫黄沙,不时被狂风吹起,一眨眼便遮蔽了蓝蓝的天空,吹散了一天美丽的白云。晚上,是冷冷的繁星,眨着一双双顽皮的眼睛,冷酷地注视着这位佛教徒。
一天晚上,他忽然发现在自己的周围,出现了几束绿莹莹的光。发生了什么事?噢!原来,他被狼群包围了。狼,那可是世界上最不容易驯化的动物,动物中精神上的强者。于是,他奋不顾身地试图冲出重围,扔掉了手中的拐杖,奔跑着,试图甩掉后面的狼群。但是,他们实在太顽强了,在他的身后拼命的追赶着,决不轻易的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那毕竟是一团活动着的肉啊!
天幸,他发现了沙漠中有一口枯井。那么,就干脆跳到枯井里去躲避一下狼群吧,这或许能够使自己逃过这一劫。正当他要 果断地跳进枯井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井底的四角竟然各有一只丑陋的鳄鱼,正张开自己大大的嘴巴,露出那一排排排白森森的牙齿,正等着他自投罗网呢。没办法,他只好紧紧地抓住井口的几根枯藤,试图重新爬出枯井,逃出生天。
这时,天边的狼群已经追了过来,他们死死的守住了井口,虎视眈眈的注视着枯井。看来,这个人走出这口枯井,逃脱狼群的可能性也已经没有了。正当他在努力地挣扎着的时候,他手中的枯藤竟然摇晃起来了。“噗……噗……噗……,一块块的土块竟然从枯藤四周掉了下来,糟糕,倒霉!原来,井口竟然有几只饥饿的老鼠,正在贪婪地啃咬着枯藤,他注定要落个跌落井底,被四鳄分尸的悲剧。死定了,这位佛教徒微微闭上了眼睛,几滴蜂蜜正在缓缓的流向佛教徒,他静静地品尝着蜂蜜,微微的闭上了双眼,静静地在等待着死神的召唤,祈祷着心中的佛,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安静,并能进入西方的婆娑世界。
评论:此文写于2000年,表达了对于人生的一种看法: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要学会忍耐,并想办法最终要战胜它,要把一切的丑恶都当成一种美好,因为人生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要像这位佛教徒一样,面对枯井的尴尬境地:上有群狼,下有巨鳄,中有饥鼠啃噬枯藤的情况下,(喻人生处境的艰难)能够品尝一下野蜂蜜(喻人生的美好)笑傲江湖,诗化人生。
这则寓言出自佛教典籍。文中荒野寓指滚滚红尘,旅人为众生,老虎无常指世间的,井中是人世,藤代表人的生命,井底的毒蛇象征死亡,四条毒蛇是构成身体的四大要素,黑白两色的老鼠代表夜与昼,蜜糖是快乐。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苦并快乐着,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