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锦州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

9月16日,“喜迎二十大·锦州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积极推进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联合发布。

​“喜迎二十大·锦州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生态文明体系逐步健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突出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以必胜的信念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企业走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必要手段,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意义重大。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坚持把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引导工业企业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减污降碳,节能降耗,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后产能持续退出。2017年以来,我市推动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77万吨。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设,截至目前,我市5户企业列入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名单, 9户企业列入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名单。加强工业企业节能监察工作。2021年共对74户企业实行节能监察,均符合国家能效标准。2021年组织我市19户企业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229万吨,综合利用量226万吨,利用率98.4%。辽宁鹏渤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辽宁西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获批国家废钢铁行业规范企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工作思路,将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高位推进,以工作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强化规划统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科学编制《锦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锦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和第四轮《锦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成果已初步形成,生态修复规划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科学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施策,有力有序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高质量抓好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工作。近年来,我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5.45亿元(含中央海岛和海域保护资金),共整治修复岸线20.8374公里、滨海湿地974.40公顷。

十年来,市住建局始终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以“巩固、整治、建设”为重点,梯子沟垃圾场、南山垃圾场封场、污水处理厂、南山公园、小凌河滨河路、女儿河滨河路等重大民生工程,先后被评为“锦州市百姓满意的十件大事”。接下来,我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及锦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始终,加快在建的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进度,认真谋划后续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小凌河百股河口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开展2022年城区排水管网改造,总投资5.4亿元,对古塔区、太和区、凌河区境内的28条道路进行排水管网改造、道路翻建、照明改造。开展锦娘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南起锦州东高速口交通岗,北至南广路交叉口,全长约7.9公里。实施西部供热管网互联工程,总投资1.14亿元,新建一次管网长度约4440米,预计2023年6月竣工。明年,我市准备陆续建设小凌河体育公园、女儿河滨河路二期、南广路绿化带等项目;开展桥南地域雨污分流建设,妥善处置市政污泥,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我市积极强化各级河长履职,建立了由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双总河长,亲自抓部署、抓推进、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履职方式,强化监督考核,推动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推动制度先行,依法依规履职。实行动态管理,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高位推动,抓好重点工作。强化河长巡河,发现解决问题,将240条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4座水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范畴,2018年以来,各级河长巡河19万余人次,巡查在河库“最前哨”,守护到河库“最后一公里”。突出重点流域整治,确保防洪安全。自2018年起,全市累计清理整治河库“四乱”等问题558个。加强奖励考核,用好“指挥棒”,加强河长培训,提升履职效能。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加快“三河共治”,持续复苏河流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为核心,以完善城乡国土绿化体系为基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先后实施了“锦州南山绿化工程”“紫荆山绿化提档工程”“锦州市拆围覆绿工程”等一批省、市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绿化75.6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7年的16.77%增长至18.1%,国土绿化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成效明显。下一步,我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及锦州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以绿色底色为工作主线,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加城乡生态绿量,满足广大居民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林”的目标。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生态绿量,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绿化,立足“十年树木、涵养生态”的绿化理念,培育健康森林、增加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巩固提升绿化成果提高产业功能,发挥经济效能,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带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实现城乡增绿、林草增效、林农增收。

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倾力打造秀美宜居生态环境,推进锦州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根本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锦州力量。

来源:锦州发布

编辑:张冠男 责编:邹月明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15:05
下一篇 2022年10月16日 16:0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