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广度和速度:期货市场进阶国际化

本报记者 陈嘉玲 北京报道

自菜籽油和花生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后,我国期货和期权上市品种实现“破百”。截至目前,我国期货和期权品种达104个。

伴随着上市品种数量的增加,我国期货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也再上台阶。2022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总资金突破1.6万亿元,总持仓突破3600万手,均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商品期货成交量29.78亿手,占全球商品类成交量的69.07%。

这些数字背后,是我国期货市场近十年取得的发展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市场规模体量不断扩大,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宽,“中国价格”的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

期货品种日益丰富

过去十年,对期货行业而言,是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厦门大学金融学教授韩乾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得益于从90年代开始进行的几轮针对期货市场乱象的集中整治,以及后续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建设的发展导向。

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新上市期货和期权品种73个,是之前二十多年上市品种数量的两倍多。

在快速增“量”的同时,上市新品种更加注重产业链覆盖和“质”的提升。例如,商品期货产业链品种序列日益完善,基本覆盖农产品、化工、金属、能源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股指、国债等金融期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场内期权应运而生,ETF期权、商品期权和股指期权陆续推出。

从市场规模来看,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持仓量,我国期货市场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当前,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公布的成交量排名,中国期货品种在农产品、金属品种前20强中分别占有16席和14席。2021年,在全球交易所成交量排名中,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分别居第7位、第8位、第9位和第27位。

与此同时,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在品种国际化上实现了从零到一、从一到多的跨越式发展,已先后推出原油期货、原油期权、20号胶期货、铁矿石期货、PTA期货等9个国际化品种。

“整个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都在进一步规范化,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生态,违法违规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投资者权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韩乾表示,我国期货市场的法治化建设也颇有成效,尤其是《期货和衍生品法》于2022年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出台,有效填补了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空白,资本市场法治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完成,对期货市场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开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新篇章。

提升服务实体能力

某期货公司高管人士认为,期货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市场参与各方的努力之下,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越来越获得认可。

实际上,无论是特色品种上市,还是中国特色监管制度,抑或是创新业务模式,都能够看出我国期货市场在拓宽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例如在特色品种方面,依托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发掘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链的中间产品,上市以PTA、燃料油、塑料等品种为代表的中间产品期货25个,其中19个为我国独有上市品种,受到了境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甲醇、热轧卷板等品种的成功上市和运行,吸引境外交易所研发上市同类产品。“中间产品期货在服务保供稳价、增强产业链韧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初步显现。”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022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如是指出。

与此同时,期货公司也围绕着实体经济需求,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提升服务能力,“保险+期货”“含权贸易”等创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例如“保险+期货”模式,连续七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由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合作探索,在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共127家期货经营机构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脱贫地区提供了价格保障,覆盖天然橡胶、玉米、大豆、鸡蛋、苹果、棉花、白糖等品种,承保货值约547.60亿元;为脱贫地区实体机构或个人提供合作套保、点价、场外期权等风险管理服务方案206个,名义本金约39.99亿元。

韩乾认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未来还可从多个方面发力。一是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尤其是针对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行业,结合市场上不断涌现出的风险管理新需求,适时推出相应的期货新品种。二是鼓励实体企业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树立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并提高运用期货品种和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技能和加强人才储备。三是探索期货品种、期货市场在居民财富管理方面的作用,鼓励相关金融机构推出基于期货品种的理财产品,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此外,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的程度,持续扩大中国商品期货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

价格影响力国际化

实际上,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着更为深刻复杂的环境变化,对于提高要素资源配置的全球影响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需求十分紧迫。在此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要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全球企业和国际投资者大量参与的交易场所,形成更多大宗商品的“中国价格”,产生“中国影响”。

以国内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为例,该品种于2018年3月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自上市以来,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参与者结构持续优化,境外参与度不断提升。

上期所王凤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称,2022年上半年,原油期货成交量、持仓量维持上市以来的高位水平,境外客户日均成交量上升26.49%。以上海原油期货结算价计价的原油在交割出库后,转运到了印度、韩国、缅甸、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涉油企业在现货贸易中更加关注“上海价格”,一个辐射亚太地区的原油贸易集散地价格已初步形成。此外,江西铜业、中铜国贸、托克、埃珂森等境内外企业采用国际铜期货价格作为跨境贸易合同定价基准;泰国联益、新加坡合盛农业、海胶集团、泰国泰华树胶等境内外企业以及双星集团、韩国锦湖轮胎等境内外轮胎企业采用上期能源20号胶期货作为跨境贸易定价基准。

除了国际化品种持续扩容外,中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参与我国期货市场的政策也在不断更新。

据了解,10月11日,瑞银期货宣布完成QFII、RQFII首单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早前国内4家商品交易所相继发布公告,宣布从9月2日起QFII和RQFII可以参与相关期货、期权合约交易,首批共涉及41个品种。

韩乾分析指出,从国际形势上看,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或将更加剧烈。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贸易将以人民币计价。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契机,不断提升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例如,及时推出更多人民币计价的特殊品种,提高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和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引导本土期货公司增强竞争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15:15
下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15:15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