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部情节、节奏、内容都非常不错的电影,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极为喜欢。
豆瓣翻看了几篇影评,很多解读都在讲张一曼作为女性的牺牲。身为女性,不搞女性霸权,事实上,私以为处在一曼位置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会被牺牲,这不是男女的对立,这是时代的痛楚。
在欲望和权力的纠缠下,掌权者的控制欲极度膨胀,通过枪的加持的变本加厉,周铁男就是例子,第一枪没打死他的肉体,但是打死了他的尊严和反抗的力量。
这部电影值得解读分析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一部好的电影本就如此,给人许多思考角度。
首先是题目,驴得水。
驴得水是学校的一头驴,为了得到吕老师的乡村教师补助,成了吕得水老师。
故事的背景也有许多值得考究的地方,电影里的小学叫三民小学,挂青天白日旗。
张一曼穿旗袍,思想开放,享受留声机和音乐,还会跳舞,他们也会在有水的时候尽情洗澡,最明显的对比是铜匠媳妇,她和一曼站在一起很明显,一曼精致得格格不入,一曼他们是从大城市来的。
通过剧情也可以看得出,主角几个人都非常尊敬校长,他们几个人都受过校长的恩惠,甚至就连校长的女儿都被一起带到了这个没有水的贫困小山村,所以校长是单纯地乡村教育家。
故事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上面”要派人下来视察,无奈之下他们拉来铜匠凑数,这里又在无形之中埋了一颗雷。
铜匠不失众望,修整一番已经有了“吕老师”的风范。
校长安排一曼去教铜匠英文,这给了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机会。
这使得铜匠和一曼的关系突飞猛进,直到铜匠的媳妇儿找到学校来,才打破了这种畸形的平衡。
一曼在其他人看来是自由的,也是堕落的,她对铜匠的情感单纯到大概会让人发指。
最后在所有人的逼迫下,一曼活成了行尸走肉。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所有人都没得到各自想要的结果,当然所有角色也都不是所谓脸谱化的角色。
最后借用一句豆瓣评论,悲叹的是被压迫的是女性,欣慰的是觉醒的也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