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喀尔里克冰川

【“两山”理念的新疆实践】

保护喀尔里克冰川

保护喀尔里克冰川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今夏,参加哈密市2022“星空密语”星空摄影系列活动的一批国内知名摄影家来到东天山喀尔里克冰川脚下。在保护区外围,摄影师们架起“长枪短炮”,记录着喀尔里克冰川的稀世之容,雄奇瑰丽的冰川景色引发人们阵阵惊呼。

很多人注意到,在距离冰川很远的前山,草色覆盖了山谷。但少有人知道,几年前,这里还是土层裸露、植被稀疏的荒原;如今,已充满了生机,山风浩荡,空气中草木清香。

喀尔里克山是东天山的主脉,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峰托木尔提峰海拔4888米,同西面的巴里坤山月牙峰遥遥相望。喀尔里克冰川是亚洲最大的平顶冰川,冰川种类有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等,共160条,总面积143平方公里,最厚处73米。

喀尔里克冰川融水是哈密绿洲的生命源泉。2019年,哈密市举全市之力,启动实施东天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把喀尔里克冰川保护列为核心。经过4年艰苦努力,喀尔里克冰川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冰川融水来水量增加,冰川周边植被持续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东天山这道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坚实。

禁牧涵养冰川

夏秋时节,喀尔里克冰川下的吾合塔里草场是牧民乌兹给别克·依克然木的放牧地。他家里有200只羊、30头牛。每天,乌兹给别克在放牧时都会看护着牛羊,不让它们进入禁牧区

这片草场属于伊吾县盐池镇阔拉村。2019年,喀尔里克冰川周边草场禁牧,牧民们在禁牧区之外以草定畜,对草场按季节划区轮牧。乌兹给别克说:“以前到山上放羊的多,草场破坏严重。禁牧以后,山上的草多了,山下的草高了,放羊不用走太远。”

喀尔里克冰川周边实施禁牧的草原面积57.2万亩,其中一部分在伊吾县,一部分在伊州区。伊吾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帕力旦木·依明说,实施禁牧以来,禁牧区植被高度和覆盖率分别提高了64%和3.5%。经测定,禁牧区内草场产草量是区外的182.9%。“通过禁牧,遏制了草原退化趋势,超载放牧现象有所缓解,初步实现了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草场植被逐步恢复,大面积减少了裸露的土层面积,有效涵养了冰川。

2006年,哈密市水利部门对喀尔里克冰川进行过考察,发现冰川连续几年退缩。在海拔很高、人迹罕至的冰川表面,还出现了一层形同蚯蚓粪便的黑色泥土颗粒。这些泥土颗粒减少了冰川对阳光的反射,吸收的热量加速了冰川的消融,以至于冰川顶上也出现了潺潺小溪。

泥土从何而来?源头就是冰川周边的草场。超载过牧造成植被破坏,裸露的土层在风中扬起尘土被吹送到冰川上。冰川消融速度加快,使地表径流量增加,在植被稀疏的情况下又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更加剧了植被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

禁牧4年来,这一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帕力旦木说,如今,在冰川表面已经很少能见到颗粒状的泥土。下一步,将加大禁牧区外草畜平衡的力度,推进禁牧区外草场保护,助力喀尔里克冰川“休养生息”。

为东天山增色

“冰川周边草场禁牧后,草多了,也密了,松林里还新长出来好多小树苗。我们在巡查时,经常能看见野猪、马鹿、黄羊。”谈起禁牧带来的变化,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板房沟草原管护站管护员热依木尼亚孜·司马义有说不完的话。

热依木尼亚孜原是板房沟村牧民。禁牧后,他成为一名优秀的草原管护员。

为推进冰川周边草场禁牧,哈密市提出“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严格落实好禁牧区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通过小畜换大畜、散养换圈养、转场代牧、合作社托养等方式,合理解决“放牧”与“禁牧”的矛盾,确保牧民收入稳定、生活改善。禁牧工作得到了牧民的支持,像热依木尼亚孜一样,一些牧民也成为草原管护员。

板房沟草原管护站位于东天山深处。9月初秋时节,从这里仰望喀尔里克冰川,只见山上白雪皑皑。雪线下,大片的松林恰似喀尔里克山绿色的裙裾,泛黄的牧草铺满山坡林间。阳光下,喀尔里克山五彩斑斓,如同天地之间巨幅的油画。

“管护站所在的区域,草比原来长得高、花比原来开得多,雨水也比原来多。”板房沟草原管护站负责人肖开提·吐尔地说,“冰川融水对我们哈密太重要了。保护冰川,必须先保护草原,防止植被破坏带来的不利影响。”

今年夏季,哈密市林草部门在喀尔里克冰川周边草场持续推进草原补播。其中,伊州区在赛尔旺天然草原等地人工补播了披碱草、紫羊茅、早熟禾等适应东天山草原气候的草种,补播面积1.1万多亩。在东天山前山地带,哈密市实施了2800亩飞播造林以及2000亩人工复壮造林任务,林分结构得到改善,森林覆盖率得到提升。

禁牧还草、补播改良、治蝗灭鼠、还林补植……2019年以来,哈密市以喀尔里克冰川保护为核心,在东天山实施一项项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给森林和草场创造自我修复的环境,赋予东天山新的活力。

水文章的核心

哈密市生态环境先天脆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荒漠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缺水,一直困扰着哈密市的发展。

用好每一滴水,哈密人想出了各种办法。

“树葆”,是一种埋在新栽种树木根部的装置,部件包括蓄水容器、蒸发罩、漏斗、指示杆、浮子。它可以根据树木的需水量缓进式释水,从而大幅度提升干旱地带栽植树木的成活率。与喷灌方式相比,这种装置能节水30%以上,目前在哈密市至罗布泊公路沿线绿化带中得到应用。

推广“中水”,则是更大规模的节水。工业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净化后的水就是中水(再生水),可以用于绿化。2021年,哈密市利用的中水总量为1450万立方米。

节水的前提是有水。对哈密市来说,做好水文章的核心是喀尔里克冰川的保护。

2019年11月29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哈密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在第三章《水资源保护》中特设条款,对冰川保护作出了规定: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冰川保护与监测,划定冰川保护范围。冰川保护范围内禁止实施下列行为:放牧、砍伐、狩猎或者养殖的;旅游、探险的;开矿、采石、挖砂、爆破或者采挖野生植物的;其他影响冰川的行为。

以地方立法形式强化冰川保护,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从中可以看出哈密市保护好喀尔里克冰川的决心与意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哈密市是新疆和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化工基地、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要在新时代实现新的发展目标,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水。以喀尔里克冰川保护为抓手,做好水文章,体现了哈密市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清醒认识。

■记者手记

这里有群聪明的羊

今年6月底7月初,记者在喀尔里克冰川下草原禁牧区外围采访时,遇到了一位牧民。问及冰川保护的事情,这位牧民风趣地说:“我和我的羊,对禁牧区都熟悉得很。走到那个线跟前,羊群就自己停下了。”

实际上,禁牧区周边有不少地方当前还没有设置围栏和标牌。也就是说,并没有很清晰的界线。但是牧民们放牧时,会很自觉地避免越界。草原管护站管护员说,牧民们很熟悉禁牧区的范围,这几年,很少有越界放牧的情况发生。很多时候,管护员是在做巡查火情、水情的工作。

喀尔里克冰川周边草原从2019年开始禁牧,到现在只有4年时间。保护冰川、护绿东天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人们的共识,令人惊讶,也令人欣慰。

羊群停下的地方,就是一道无形的界线。在草原上,它无法被看见,却烙印在人们心底。这道界线,不仅存在于喀尔里克冰川草原和东天山,而且存在于新疆和全国各地的山山水水,存在于众多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灵之内。

回顾几十年来生态保护工作走过的历程,我们会愈发感受到这一道界线的可贵。或许,人们今后在面对环保问题时,应该多想一想这一群聪明的羊。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26日 13:07
下一篇 2022年9月26日 13:0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