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冬的一天下午,赣南的一处小村落里。病重在身的毛主席躺在床上,突然听到屋外一阵密集的枪声。
有敌人突袭!警卫员和他们交火了!
过了一阵,枪声渐渐平寂,毛主席努力地支撑起身体,想去外边观察一下。
毛主席
忽然,村舍的屋门“咣当”一声被踹开,3个反动民团的团丁举着枪气势汹汹地杀了进来。
“哈哈!这是个‘赤匪’头目吧,发财啦!”一个团丁狰狞地笑道,明晃晃的刺刀慢慢逼近了毛主席。
“完了,这次要光荣了!”毛主席下定决心要和敌人同归于尽。
“啪啪啪!”三声清脆的枪声!
电光火石之间,三个反动团丁瞬间中弹倒地。
一位犹如赵云般的瘦弱红军干部猛扑进来,手中的连发驳壳枪瞬间又给趴在地上的团丁补了一梭子。
“王盛荣!”毛主席认出了从天而降的救星。
“跟我走!”王盛荣大喊一声,冲到床前,把毛主席往肩上一扛,一阵风似地隐入了屋后的密林之中。
1952年,新中国的“三反”、“五反”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天,正在北京中南海办公的毛主席看到了一封举报信。审阅后,毛主席严肃的表情忽然带出了一丝惊讶。
“王盛荣也会贪污?!”毛主席暗自思忖。“怎么可能!”
“请恩来同志过来一下,就说有重要的事情找他。”毛主席对工作人员说道,眼神中夹杂着“不可思议”。
王盛荣同志
王盛荣是谁?
他有过怎样的经历?
对贪腐分子一向嫉恶如仇的毛主席为什么不太相信他会贪污?
那他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王盛荣同志跌宕起伏、宠辱不惊、高风亮节、为革命始终甘愿奉献的一生。
后生可畏
1907,王盛荣出生于武汉,家里是江边的穷渔民。13岁时,他就到上海当了童工。
大革命时期,不到20岁的的王盛荣就展现出组织和战斗的双重才华,不但负责少先队的前身、童子团的组织工作,还参加了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正盛之时,王盛荣火线入党,并承担了“八七会议”的组织和保卫工作。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史料里虽然对王盛荣前期的革命生涯记述不多,但是在我党仅10几位领袖参加的这次重要会议中,他能承担关键的保卫工作,从侧面说明了他坚定的信仰和出众的能力。
王老
1930年10月,王盛荣从苏联学习回国后,在中央苏区主要负责少先队的工作。那时的少先队工作和现在完全不同,可不是带着苏区的孩子们参观、学习、慰问。
当时,蒋介石对苏区的围剿一波接着一波,红军的战斗几乎就没停止过,部队的损失需要不断补充。而少先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革命意志坚定,军事素质过硬的红军后备力量,随时要顶上去投入残酷的战斗,所以少先队、共青团的工作极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我军很多的优秀将领都是王盛荣从少先队培养出来的。
苏区的少先队员
1931年11月,担任少先队总队长的王盛荣作为苏区70万少先队员的总代表成为红军最高的领导指挥机关“中革军委”的15位委员之一。在这15位委员中走出了新中国的主席、总理、3位重要领导人和6位元帅。王盛荣当时年仅24岁,地位可见一斑。
1932年冬,王盛荣做了一件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事。
当时,毛主席正在赣南调研,瑞金的苏维埃政府要开一个重要会议,于是就派王盛荣带着一个排连夜出发去通知毛主席。
当转天下午王盛荣带队刚赶到毛主席暂住的村子时,就听见了枪声,是当地的反动民团和毛主席的警卫员在交火,而且敌人人多势众占了上风。
王盛荣一点没有犹豫,带着战士们就冲进了村子,一边和敌人激烈交火,一边寻找毛主席,当他找到时,就发生了本文开头时的一幕。
千钧一发之际,王盛荣不顾枪林弹雨,冒死冲进了毛主席的住处,连开三枪打翻了已经准备活捉毛主席的敌人。眼见毛主席病得没法走路,他干脆扛着毛主席钻进树林里,一直跑到没有危险为止。
毛主席
当时,如果不是他救了毛主席,那么中国历史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会被改写。从某种意义上,王盛荣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毛主席也一直对他的救命之恩念念不忘。
转年1月,临时中央迁回瑞金后,留在上海的党组织的经费变得十分紧张,别说开展地下工作,就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正好,红军在攻打樟州时缴获了一大笔美元,于是党中央决定尽快把经费给上海的同志送过去。
第一次, 派人带了2万美元,结果派去的人携款潜逃。
第二次, 又派人带了2万美元,结果还是人财两空。
第三次,党中央决定派一位对上海熟悉、而又极为可靠的同志再次执行任务,这个人就是“中革军委”委员王盛荣。
领命出发后,王盛荣没有走敌人重重封锁的北上线路,而是先南下广东,再从香港坐船去上海。但在进入广东时,他还是遇到了敌人严密的盘查。为了行动方面,他只能让两名负责护卫的战士先回瑞金,由自己独自完成任务。
这次任务,王盛荣一路跋涉,足足用了3个月才把钱交到了杨尚昆同志手里,解了上海同志的燃眉之急。而他表现出的对党的绝对忠诚则给所有领导人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杨尚昆同志
1933年5月,为了大力支援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王盛荣号召苏区全体少先队员踊跃参军。
8月5日,“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全师1万多人,平均年龄不到18岁,最小的战士只有14岁。
虽然这个师只存在了1年多的时间,但这群王盛荣培养出来的年轻战士却在长征中,以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从湘江边一直血战到遵义前的娄山关,誓死保卫着党中央的安全。
在中央红军损失的5万余人中,有将近1/6都是该师的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抗日战争开始后,王盛荣在1937年底被董必武同志点名要到了武汉担任八路军办事处的高级联络员,但是王盛荣认为自己只读过3年私塾,与国民党高官的觥筹交错实在不在行,所以干脆辞职跑到河南打游击去了。
虽然在红军时期就已位高权重,而开始打游击时手里只有300多人,但王盛荣不在乎,他觉得只要能打仗就行。
2年后,他的游击队就发展到2000多人,李先念同志率部与他合兵一处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时,手里才160人,但他对李先念同志担任司令员一点怨言都没有。他们的这支部队就是后来著名的新四军第5师。
王盛荣(右二)
1942年,王盛荣回到延安,并在1945年参加了中共“七大”。当时,王盛荣还不是“七大”代表,他就自己带着笔和本去“蹭会”,毛主席知道后一边哈哈大笑,一边特批他成为了正式代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为我党根据地建设的重中之重。
1945年11月,15位我党高级干部在1个连的护送下从延安赶到了齐齐哈尔,王盛荣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担任了齐齐哈尔的第一任地委书记。
但不久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意外的转折
1946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调王盛荣担任五纵的政委。临走前,他觉得应该和老部下们告个别,再交接一下工作,于是就开了一个干部会。
会议的气氛很热烈,大家都跟老首长依依惜别,王盛荣也在台上讲得兴致勃勃,为大家展望全国解放的胜利前景。
突然,一声枪响!王盛荣应声倒地,会场一片大乱。
当时,东北的斗争形势很复杂,国民党派出了很多特务。就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党的齐齐哈尔地委书记遇刺,这可是大事!西满军区司令员黄克诚同志闻讯大怒,下令严查。
王老
真相在当天就查清了,是一个警卫战士在一楼擦枪走火,子弹还就凑巧打穿了楼板,击中了王盛荣的左脚后又扎了小腿。
守在王盛荣病床边的黄克诚同志气得要把那个警卫员当特务枪毙。王盛荣倒是很淡定,还劝他道:“这个小战士我了解,他肯定不是故意的,给个处分就行了。”于是,那个警卫员捡回一条命。
当时东北战事正酣,齐齐哈尔虽然是大后方,但也缺医少药。子弹是取出来了,可王盛荣的伤口却怎么也好不了,医生无奈之下只能向他说明情况并建议截肢。王盛荣沉默了一下,然后一咬牙:“锯就锯吧,一条腿我王盛荣也能走天下!”
伤愈之后,剩下一条腿的王盛荣没法再带兵打仗了。
王盛荣(一排右三)
1948年3月,王盛荣开始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实验总厂的政委,在他的领导下,工厂为前线提供了2000多门炮击炮、将近30万发炮弹、还有18辆土坦克,为四野的胜仗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1949年6月,“四野”南下,王盛荣带着军工部一半的人员和一批物资也跟着一块出发,林彪给他的任务是继续主抓军工生产,保障100万军队的作战。
林彪
走到老家武汉时,王盛荣遇到了主政湖北的老战友李先念同志。李先念同志当时正在发愁军备物资的问题,一看他带着这么多“好东西”来了,就想请他帮个忙。这时候,林彪带着四野已经打到了湖南,王盛荣没法跟他请示,就来了个“先斩后奏”,给李先念同志留下了几辆卡车、几吨汽油、还有一个医务所的全套设备。
林彪知道这个事以后,让王盛荣写了检讨,然后让他转业到地方当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的副部长,主抓有色金融生产。
如果不是转到地方工作,凭王盛荣从红军时期就开始的显赫资历,在1955年授衔时,最起码是中将。在二打遵义的娄山关之战中丢了一条腿,还错过整场解放战争的钟赤兵同志就是开国中将。
不过,对于政治觉悟极高的老党员王盛荣来说,革命工作不分高低和上下,军内和地方,只要有工作干,他就高兴,而且能干得十分出色。
王盛荣(右三)
1950年3月,王盛荣根据国务院的指示,负责生产一大批钨矿砂出口苏联,好换回国家急需的工业设备和武器装备。王盛荣拖着一条腿跑遍了矿山,发现各个地方都缺少必要的采矿设备和运输车辆,订单没法按时完成。但采购这些设备和车辆又需要大笔资金,这可怎么办呢?
经过多方调研,王盛荣发现蒋介石在香港有一批遗留的钨矿砂,于是就想出一个主意:把这些钨矿砂卖了,换回采矿设备和车辆。这个建议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准。王盛荣也雷厉风行,很快就办妥了,换来的100辆重型卡车和100大桶汽油有力地支援了生产,苏联的订单顺利完成。
本来是大功一件,可却出了意外。
真相大白
1952年,有人举报他私自倒卖香港的钨矿砂,还从中贪污。当时正值“三反”、“五反”运动如火如荼的时期,贪污可是个杀头的大事,天津的刘青山和张子善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王盛荣因为这个举报被削官罢职,关进了监狱,有关资料也呈报到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那里。
毛主席看到举报信后非常震惊,从心里不希望王盛荣会做出这种事来。于是,为了慎重起见,就找来周总理商量这个事。
毛主席和周总理
周总理当时也提前看到了相关材料,所以在见到毛主席时,就笑着说明了整个钨矿砂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还提到了王盛荣当初给上海送钱的事。
“主席,王盛荣同志如果贪财的话,当初那35000美元就交不到杨尚昆同志的手里啦!”周总理幽默地说道。
“原来如此,这样我就放心了,我相信盛荣是个好同志!”毛主席也如释重负地笑道。
不久之后,王盛荣出狱。
1957年,毛主席到湖北视察的时候,还特意向省委领导问起王盛荣怎么样了,当得知王盛荣已退居到建筑工程管理局工程处副处长的位置,还经常瘸着腿和一线工人热火朝天地大干社会主义的时候,毛主席当即做出了指示:安排王盛荣到湖北省冶金工业厅担任副厅长。
于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王盛荣从副处级直接跳回副省级。
王老
2006年,无怨无悔干了一辈子革命的王老与世长辞,享年99岁。
他是当初“中革军委”的15位委员中最后一位逝世,也是唯一一位见证了我党自建立之初一直到21世纪所有伟大发展历程的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