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杨茂之,30岁时娶了毛岸英遗孀刘思齐,他究竟是什么人?

毛主席

1962年2月的一天,北京南池子缎库胡同,一场普通的婚礼举行。当天,毛主席让秘书给新娘送去300块钱,用于购买一些物品。新娘不是别人,她就是毛岸英遗孀刘思齐,此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12年。

新郎名叫杨茂之,是河北唐山人。在两人结婚前,毛主席还将自己创作不久的词《卜算子咏梅》相赠。该词全文如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主席以这样的词相赠,体现了他对刘思齐的高度称赞。那一刻,刘思齐泪如雨下,她深深感受到毛主席对自己的关爱。长久以来,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刘思齐为何等那么久才改嫁?杨茂之又有何特别的身份?

这一切都要从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说起。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大榆洞壮烈牺牲,年仅28岁。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亲自撰写致中央军委的绝密电报。这封电报原稿直到2020年才公开,全文如下:

“军委并高(岗)、贺(晋年):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志司 25日16时”

彭德怀致中央军委的绝密电报

当年这封电报第一时间被送到周总理手上,他从全局考虑,暂时扣下了这封电报。1951年1月2日,周总理请叶子龙将彭德怀电报和自己的一封亲笔信呈送给毛主席,这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周总理信中解释了没有第一时间汇报毛岸英牺牲的原因,毛主席将电报和信看了很久,当他抬起头时脸色苍白,但没有流下眼泪。沉默了很久后,毛主席看着站在一旁的叶子龙、李银桥说: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战争嘛,总要有伤亡。这没关系,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毛主席是一位伟大领袖,可也是一位感情丰富的父亲。如今最看重的长子也牺牲了,老年丧子,这是巨大的悲痛,可该如何跟儿媳刘思齐说呢?刘思齐刚满20岁,两人结婚才刚过1年,怎么承受这样残酷的打击?

毛主席决定独自承受丧子之痛,他要求所有知情者必须对刘思齐隐瞒,至于能瞒多久他也不知道。毛主席一生历经曲折,面对无数困难也不皱眉头,可如今要面对儿媳,却让他难以应对。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岸英去朝鲜前,曾交代刘思齐每周放假时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不能他不在北京了就不去了。这里插一句,毛岸英是瞒着刘思齐去朝鲜战场的,还是以“出差”为理由。毛岸英还告诉刘思齐:“我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通信不好,一时收不到信件也不要着急,会有消息的。”

毛岸英离开不久,刘思齐收到一封从组织内部送来的丈夫信件。信中,毛岸英提到自己一切都好,要求妻子努力学习,并再次要求妻子每周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起初,刘思齐没有任何怀疑,每周都去中南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思齐始终没有收到毛岸英的来信,无数次她希望当面询问毛主席关于毛岸英的消息。可一想到丈夫离开时跟她说的一番话,刘思齐犹豫了。转眼毛岸英离开2年多了,刘思齐还是没有收到信件。

每次刘思齐去中南海时,只要询问关于毛岸英的消息,结果都被毛主席转移话题。然而,纸终究保不住火,该来的总会来的。时间来到1952年底,不知道内情的中央摄影组组长侯波送给刘思齐一张毛岸英照片。

毛岸英和刘思齐

照片中毛岸英一身志愿军军装,身后远处是白雪皑皑的雪山。刹那间,刘思齐意识到丈夫不是出差,而是去了朝鲜战场。刘思齐有不好的预感,丈夫怎么这么久都没有给自己写信,难道有什么三长两短?

刘思齐越想越害怕,她再也忍不住了,于是立即拿着照片去了中南海。当看到儿媳将照片放到他面前时,毛主席知道是时候告诉她真相了。沉默良久后,毛主席以极为悲痛的口吻说:“思齐,岸英已经牺牲两年多了……”

来之前,刘思齐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可她万万没想到毛岸英已经牺牲了。所有的思念、悲伤、委屈,甚至绝望,让刘思齐嚎啕大哭。看着跪倒在地上哭泣的儿媳,毛主席强忍悲痛,瘫坐在沙发上。

刘思齐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她只听到耳边有人小声说:“思齐,别哭了,你爸爸的手都冰凉了!”刘思齐清醒过来,原来是周总理被自己的哭声惊动,赶过来劝说自己。刘思齐擦干眼泪站起来,走到毛主席面前安慰他。

刘思齐哽咽着说:“爸爸,我不哭了,岸英若是知道我这样,也会很难受的。”可刘思齐内心的悲痛又怎么能瞒得住毛主席,他说:“思齐,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女儿。”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毛岸英和刘思齐

也是从那时开始,毛主席格外关心刘思齐,亲自关心她的衣食住行,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给刘思齐写信了解情况,视同己出。1954年,刘思齐高中毕业,毛主席决定给儿媳换一个学习生活环境,安排她去苏联留学。

也是这样的安排,让刘思齐跟杨茂之有了一面之缘。刘思齐听从了毛主席的安排,可就在她出国前夕患上了重感冒,加上不知道何时再回国,于是写信给毛主席希望能见一面。毛主席当时在外视察,收到儿媳来信后当即回信一封:

“思齐儿: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如今日好些,望来此看;否则不要来。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祝好!父字”

毛主席以“父字”结尾,一切尽在不言中,而短短一封信中体现了公公对儿媳的关心、鼓励。从1955年9月到1957年9月,刘思齐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力系学习。尽管身处异国他乡,可毛主席对刘思齐的关心有增无减,两人书信不断。

比如1956年2月,毛主席回信一封:“亲爱的思齐儿: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们都好,勿以为念。国内社会主义高涨,你那里有国内报纸否?应当找到报纸,看些国内消息,不要和国内情况太隔绝了。”

毛主席

纵观毛主席所有的家书,用“亲爱的思齐儿”称呼,只会出现在“我亲爱的夫人杨开慧”、“亲爱的岸英、岸青儿”等极少场合,如今这样称呼儿媳,可见毛主席对刘思齐的关心和期待,把她真正视为家庭一员。

很遗憾,由于水土不服,同时莫斯科冬季酷寒,加上学习吃力,还要重新学习俄语,刘思齐在学业上非常吃力,她渴望转学回国内读书。众所周知,毛主席从不搞特殊,对于儿媳的想法,他的处理方式兼顾亲情、组织原则。

1957年暑假,刘思齐利用放暑假回国的机会,当面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在苏联学习情况,期间提到了自己希望转学事宜。毛主席理解儿媳,但当场没有回应。不久,毛主席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

“思齐儿:信收到。回来了,很高兴。转学事是好的,自己作主,向组织申请,得允即可。如不得允,仍去苏联,改学文科,时间长一点也不要紧。不论怎样,都要自己作主,不要用家长的名义去申请,注意为盼。祝你进步。”

不难想象,当刘思齐接到这封信时她一定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久,组织上批准了刘思齐的请求,同意她转学回国进入北大学习。1961年秋,刘思齐以极大的毅力从北大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某科研部,从事翻译方面的工作。

毛主席和刘思齐

此时刘思齐已经31岁了,可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从不愿谈自己的感情之事,这让毛主席非常着急。毛主席一向开明,他一直希望子女能有一个幸福家庭。毛岸英已经牺牲多年了,儿媳还是单身,这是毛主席不愿看到的。

此前,毛主席多次劝说儿媳改嫁,可都被刘思齐以各种借口拒绝了。这次毛主席决定两手准备,一是自己正式写一封劝其改嫁的书信,二是请亲家母张文秋出面劝说。刘思齐晚年回忆时说:

“主席总觉得我要一天不结婚,他好像就总有一个未了的事情没办。他的关心并不带有任何的压力,主席曾写信告诉我,要考虑自己的生活,不要固执了,应该考虑要重组家庭了,这就是催我结婚。”

1961年6月13日,毛主席再次提笔给刘思齐写一封信,正式劝说她改嫁:

“女儿:你好!哪有忘的道理?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脑痛要注意。是学习太多的原因。还有总是要结婚,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毛岸英

毛主席这封信曾广为流传,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媳的深深关爱之情。据知情人介绍,毛主席为刘思齐改嫁事宜花了很多心思。当刘思齐看到这封信后,她知道自己不能再“任性”了,最终决定一切听毛主席来安排。

刘思齐回忆说:“主席一直很关心我,尤其在岸英牺牲后他关心着我的思想,我的学习,我的工作,我的健康,甚至我闲暇时阅读的书籍。到后来,他像慈母一样关心着我的婚姻……”如今儿媳同意改嫁,毛主席很高兴。

毛主席请很多人帮忙介绍合适的对象,时任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推荐了一个人,在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担任教员的杨茂之。刘震认为杨茂之跟刘思齐很般配,毛主席则立即指示把杨茂之的情况了解清楚。

不久,一份关于杨茂之背景调查报告送到毛主席案头。杨茂之的情况是这样的:刚满30岁,河北唐山人,一表人才,父母是勤劳朴实的渔民。另外,杨茂之还是一名团级干部,在单位里口碑很好。

杨茂之(右一)

毛主席很满意这个年轻人,随后他将杨茂之情况以书信方式告知了亲家母张文秋:“我托人给思齐介绍了一个朋友。我看此人不错,不知你的意见如何。如你认为满意,可介绍思齐见面,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感情。如两人感情成熟,委托你为他们举行婚礼。”

张文秋很高兴,她为了这个女儿改嫁事宜头疼不已,如今毛主席出面了,她当即表示同意。在毛主席的一手安排下,刘思齐跟杨茂之见面了,两人都没有想到之前见过面。原来,杨茂之当年也去了苏联留学一段时间,两人在一次中国留学生联谊会上有过一面之缘。

刘思齐和杨茂之相处一段时间后,彼此都比较满意,于是他们来到中南海告知毛主席即将结婚的事宜。那天,毛主席非常高兴,再后来就出现了本文那一幕,刘思齐和杨茂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就这样,刘思齐在毛岸英牺牲12年后,终于重新组建了家庭,他们育有4个孩子。然而,刘思齐始终没有忘记毛岸英。1963年10月,刘思齐和杨茂之的第一孩子出生了,夫妇俩一致决定取名“杨小英”,以此来纪念为国牺牲的毛岸英。

刘思齐全家福

据资料,刘思齐生前多次携家人去朝鲜给毛岸英扫墓。2006年5月,已经76岁高龄的刘思齐再次携家人来到朝鲜中国志愿军烈士陵园。看着无比熟悉的毛岸英墓地,刘思齐流着泪说:

“岸英,今天我专门带着孩子来给你扫墓,他们跟我一样,都很思念你。我已经老了,也不是当年的思齐了!岸英,如果我一旦因为年迈或者疾病无法能来给你扫墓,他们就会代表我来的,你永远都是他们的亲人!”

2022年1月7日,刘思齐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09:31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09:3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