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积食怎么办?

老话常说:“小儿百病,积食为先”。婴幼儿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食物需求量较大,但因其脾胃脆弱的生理特点,特别容易出现积食。小儿一旦积食,会出现肚子胀,肚子疼,不消化,晚上睡觉翻来覆去,常食积消化吸收功能会变差,甚至引起腹泻。

五大症状,警惕你的孩子已经积食了

宝宝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

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宝宝常说肚子涨或肚子疼;

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宝宝大便发黑且很臭,常放屁。

小儿积食,重在预防。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且要养成良好的排泄习惯。一旦遇到宝宝积食,家长不妨动手试试这三招,若孩子不见好转,要尽早就医治疗。

推拿消食:三法可常做

退六俯:沿左上肢下方,从肘关节向腕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泻大肠:沿食指,从虎口方位向指尖推,每分钟推150~200次。

清天河水:沿左上肢正中线(即手心一面的胳膊中间部位),从腕关节向肘关节推,每分钟150~200次。

以上三种方法,前两种消食退积,最后一法清热安神,对于发热的积食患儿可三法联用,每天每种分别推拿10分钟。

理气消食:陈皮蜂蜜水

孩子积食前有腹胀的情况,家长不妨给孩子来碗陈皮蜂蜜水。

做法:放入陈皮,加水,先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15分钟,最后加蜂蜜当饮料喝。在外面不方面煎熬也可以直接用开水泡。

用法用量:1岁以下,陈皮5克;1岁以上10克;2岁20克;3岁以上30克。

揉腹消食:按揉中脘穴

肚子上有个穴位可“消食导滞”,即中脘穴,家长不妨试着给孩子揉揉此穴,有积消积,无积健脾。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身体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以孩子拇指的指间关节宽度为1寸)。

按揉时,家长用拇指或中指指端点揉按压此穴,力度稍轻,每次按压3分钟左右。最后,再顺时针按摩腹部5分钟,大人以手掌盘旋绕揉孩子的腹部,哪里胀得厉害就重点推哪里,要注意手法不要太硬,毕竟孩子肚子里还积着食呢。

本文参考资料:

①《健康时报》2017-03-14《防积食中医有妙招》

②《健康时报》2012-12-13《消灭积食保胃战》

③《健康时报》2016-06-24《把积食揉下去》

健康时报客户端编辑:郑新颖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09:29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09:29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