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播,就登顶卫视收视率冠军
法制剧说起来有些笼统。
在很多时候“刑侦剧”“悬疑剧”等等似乎都可以划入这个大类。
之前叫好又叫座的《人民的名义》《巡回检察组》等等都属于这个类型。
最近正在热播的《罚罪》其实也在这个范畴。
如果再放得宽一些,那么《扫黑风暴》《破冰行动》等这样的剧也应该在其中。
不过这些剧似乎都一个特点,都是围绕着一个大案,层层推进,抽丝剥茧。
针对的都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是整个大案件,重点大都在刑侦和对抗上。
而《底线》却将更多的焦点集中在了法庭上。
其实今年这样的片子并不少,而且也都算得上是不错。
罗晋和夏雨的《庭外》还有陈星旭主演的《真相》也算是法制剧了。
但认真看下来,还是刑侦部分占多。
所以,如果不算反腐、扫黑、刑侦、悬疑之外,上一部真正的法制剧应该还是2020年于和伟主演的《决胜法庭》。
而这次的《底线》则是一部真正的法制剧。
总体来说,它有三个优点。
首先是不避讳敏感题材,来真的
法制剧离不开案件,但什么样的案件怎么演,尺度应该怎么样,并不那么好把握。
但对《底线》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它的主线就是三起重大的刑事案件,其中还穿插着近40多起案件。
《辱母杀人案》《top高校生弑母案》《帮你拉跳车身亡案》。
光是这些名字,就似乎都能对号入座。
由此可见,该剧的尺度有多大。
那么他们凭什么能拍好这些案件。
先看看幕后的配置。
创作指导是最高检、湖南广播电视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监制是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
除此之外还有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沙县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有限公司等等硬核单位的身影。
总策划是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局副局长李广宇和立案庭庭长钱晓晨。
开播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官博直接宣传。
在法制剧里,这个排面足够大。
这样的配置,确保了整个剧作的风格绝对的严谨,但肯定有看头。
有了这些单位就够了吗?
显然不能。
这部戏从2019年开始构思,到2022年杀青,历时3年。
在北上广深等60多家法院调研。
采访了一线工作者200余名。
单就这个工作量和拍摄周期,就足以吊打很多剧了。
02、敏感案件直接剖析
法制戏要好看,案件要精彩,过程要合理、逻辑要严密。
但很多时候,法制剧容易变成刑侦剧和悬疑剧。
所以,拍摄的时候,案件的精彩和侦破过程既不能抢戏,盖过法庭部分。
也不能一笔带过,显得毫无根基。
不过,说起来容易,要解决并不容易。
怎么办?
《底线》给出了标准答案。
一开篇,简单明了交代了三代检察官的关系。
师徒三人的传承跃然纸上。
老检察长对后辈的期望是:“稳一点,平稳一些。”
靳东扮演的检察官,似乎是个典型的只求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心追求仕途发展的中年人。
但画风一转,只用几个画面就交代了一个激烈的故事。
因为几个小混混在追讨债高利贷债务时,将当着雷星宇的面,对负债的苏淑芬进行了侮辱。
为了保护母亲,雷星宇持刀将几个小混混捅成一死一伤。
案件介绍完了,庭审开始。
庭审上,雷星宇声泪俱下的一句:“我就想问一句,如果你们的母亲被当着面侮辱,你们受得了吗?”问得很多人无法回答。
但同时,死伤者的家属也在庭审现场哭诉着:“杀人偿命。”
而庭外,围绕着案件的各路人马也在不经意间陈述了自己的想法。
该案是以故意伤害罪起诉的,但有人指出,该案也可能会被判正当防卫。
面对这样的极端案件,到底该怎么判?
如果按照一般的方式,现在应该是几个法官有如神助,做出了合情合理的判断。
但电视剧没有这样演,而是搁置了这个案件,插入了第二个案件,“网络主播猝死案”。
既设置的悬念,又真实地表现了案件的审判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几个人一拍脑袋就决定的。
而后,最精彩的部分来了。
在以往,人们很少能看到法院内部对案件的讨论,而这次,《底线》却将这个流程展示了出来。
而且在过程中,毫不避讳敏感的问题,看得出,电视剧是想将每个案子每个问题讲透。
关于辱母案,在讨论的时候,法官们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分成两派。
一派坚定地认为是雷星宇是故意伤害。
因为虽然小混混们一直在,聚众闹事、贴身跟随,最后当着儿子面对母亲进行了侮辱。
但雷星宇进行捅刺的时间点,对方的辱母行为已经停止了。
所以,在伤害停止的时候,没办法说成是正当防卫。
一派则坚定地认为是正当防卫。
因为辱母行为停止了,但带来的精神伤害还在继续。
雷星宇认为母亲和自己还是会被伤害。
基于此,应该可以算是正当防卫。
其实,稍微关注一下新闻的人就应该会联想到一个与此案高度相似的案件。
这个案件在当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传播和讨论。
该案的判决,几乎可以当成此类案件的代表。
但这次判决后面的前因后果,理论依据并不为人所知。
但《底线》中对类似案件的解读,让人看到了案件背后真正法治精神的体现。
有了典型案例,有了精彩情节就够了吗?
没有,该剧并没有止步于案件。
而是通过案件,展示了社会万象。
网络主播骆优优猝死,看上去是因为工作,但实际上却是父母为了给他弟弟买房子,逼她拿出20万交首付。
她去世了,母亲想到的是继续要钱给儿子买房。
她弟弟想的则是要拿回姐姐在的社交媒体,为的不是纪念姐姐,而是看中了这个媒体巨大粉丝数和经济效益。
一个生命消失了,然而她周围的人想到的却是利用她的死赚钱。
直播间用她的死当噱头。
直播公司用她的社交平台吸粉。
母亲还有直播公司不停地压榨,虽然说的是案子,但却不经意之间揭示了更深刻的社会问题。
03、足够的演员,优秀的群像戏
和以往突出孤胆英雄不同,该剧是一部群像戏。
着力表现了老中青三代法律人的奋斗和努力。
是一部质量非常高的群像戏。
男主角靳东,叔圈天菜。
如果只看收视率,有他的电视剧就没有差过。
虽然有人说他的演技和形象有些单一,但不得不承认,靳东浓眉大眼往那一站,就是一身凛然正气的感觉。
可以说,由他扮演检察长,是最合适的。
这次,靳东放下了身段,不够严肃,看上去有些左右逢源的味道。
对年纪比自己轻,资历比自己浅上级小叶,一口一个小叶老师,毕恭毕敬。
当小叶表示对他的法助不满时,虽然他知道自己的法助没错,但依旧先认错。
“他是不对,怎么能 用封建迷信吓唬人呢?怎么能这样呢?”
然后一话锋转,替自己的法助解释一下“但是小叶老师,这个事情,本来是这样的,原告自己说走嘴了,借条丢了,所以被告就反悔了,一口咬定没有借钱,后来是在背靠背调解中,被告害怕了,才承认的。”
也就是间接承认了自己法助背调手段的成功。
当对方问他:“你怎么知道被告是因为原告的借条丢了,才反悔的呢?”
他立刻接话:“这都是经验嘛。”
随即又语重心长的貌似批评法助:“当然了,证据再难调取,你也不能采取这种手段嘛,绝对不能在法院,你和别人讲迷信,明白了不?下不为例。”
随后,拉着法助到一边偷偷叮嘱。
“那个小叶你和她杠什么杠,她说什么,你听着就是了”
“但人家毕竟是最高法来的,背景在那里,回头告你一状,够你喝一壶的。”
一个来回,将人物的老练但又有些圆滑。
有办案能力,但又善于变通的形象塑造得生动之极。
以往,总有人说靳东的演技模式化。
只能演精英和高大上的角色。
但这次看来,显然不是,他这种反差式的演技,应该也是该剧最大的亮点之一。
王劲松,虽然很少演主角,但有他的戏都不会差。
《破冰行动》中,他扮演的东叔,将儒雅与残忍,虚伪与残暴表现的淋漓尽致。
“你能给东叔打这个电话,东叔很高兴。”
“但你刚才说话的语气,东叔不喜欢。”
就短短几句话的表演,几可封神。
这次,他扮演的是一位资深法官。
气质清雅,目光坚定。
和靳东是“好闺蜜”。
两人一对,相爱相杀,段子不断,也是本剧的亮点之一。
成毅,作为演员,之前很少在正剧里出现。
作为一直在古偶仙侠剧里不停吐血,谈恋爱的古偶常客,他的演技,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
但没想到,他的表现非常稳定。
演出了一个有能力,头脑灵活不拘一格的年轻法官。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台词和表情,举重若轻,完全没有偶像剧的痕迹。
作为年轻演员,未来可期。
04、情节流畅
在拍摄手法上,该剧节奏和情节都很明快。
虽然人物众多,线索繁杂,涉及的点和面都很庞杂。
但该剧的拍摄几乎没有废笔。
全部围绕着案件进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展示每个案件和判决背后的故事。
没有通常的“戏不够,恋爱来凑”的通病。
人物塑造平实,无论是装束还是语言,都很生活化。
05、这或许是近两年法制剧的天花板了
有情节,直面社会问题,剖析案件背后的真相。
演员给力,没有程式化,模式化,没有高大上完美的人。
展示了法律人在生活中也是丈夫、老师和儿子。
他们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委屈。
重点突出,一直围绕案件展开。
没有人物无病呻吟的抒情,扎扎实实用情节说话。
作为正剧,该剧难得的没有沉重感。
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展示了法治的本质。
在该剧中,展示了人们面对种种不公和突如其来事情的情绪。
但也告诉人们情绪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要解决问题,靠的还是大量烦琐的工作。
没有完美的电视剧。
但《底线》在最大程度上,让人看到了司法活动中展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这大概才是这部作品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