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21日电 题:中国金融科技平台为何发展如此快速?
作者 黄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导语:由于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行业发展早期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等因素,金融科技平台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移动支付、线上投资、大科技信贷以及互联网银行等领域。和国外相比,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发展呈现出了规模大、聚合广、颠覆性强等特点,为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演进路径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第三方支付、数字普惠金融、金融科技平台及金融科技生态三个阶段,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起源于解决电商行业支付难题的第三方支付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由解决电商行业支付难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演变而来。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为了解决买卖双方在电子商务平台不能见面的信任问题,第三方支付作为收付款人之间设立的中间过渡账户应运而生。如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2005年推出的财付通。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支付宝和腾讯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推出了二维码支付,并向国内线下支付市场发力。近年来,中国数字支付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移动支付交易金额也快速增加(图1)。据《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占网民整体的87.6%。此外,普华永道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也显示,中国移动支付使用率为86%,位居全球第一。目前,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平台的发展,带动了中国支付领域的数字变革,移动支付已成为新时代的一张“中国名片”。
图1 2014-2021年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情况 资料来源:温信祥,持续推进支付体系高质量发展,中国金融,2022年第17期。
2、发展于弥补传统金融供给不足的数字普惠金融
庞大的数据积累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平台逐渐由移动支付向普惠金融转变。移动支付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用户和数据,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对平台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用户的消费习惯、信用情况、需求等信息并形成一系列的客户标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为移动支付平台向数字普惠金融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由于数字技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实体网点、人力投入的依赖度也大大减少,这在极大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也能够更广泛地触达客户,使得移动支付平台可以为更多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由此,移动支付平台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小微企业享受到了包括信贷、保险、投资理财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供给不足。
3、兴盛于全面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科技平台和生态
随着平台企业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其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最终形成头部平台与金融科技生态,全面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庞大的客户群体,以及数字金融、数字生活服务等对消费者形成的强大合力和粘性,平台企业在原有数字支付、消费信贷、理财、保险等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第三方出行、饮食、医疗、娱乐等服务也被纳入到平台中,最终实现了金融、消费、医疗、科技等领域的全覆盖。此外,平台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与包括消费者、商户、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在内的平台参与者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了数字金融科技生态。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发展的特点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发展至今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于国外金融科技平台,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发展规模更大、聚合度更广、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性更强。这使得中国金融科技平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1、发展水平国际领先
借助于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先进的数字科技水平,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市场竞争力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H2 Ventures and KPMG公布的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榜单显示,前11家企业中,中国企业(蚂蚁金服、京东数科、度小满金融、陆金所)占比超过了1/3(表1)。此外,2019年阿里在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亚太市场份额高达28.2%,并已连续三年位列亚太首位。腾讯依托电商、社交、游戏和娱乐等领域,以垂直发展客户并为其提供腾讯云解决方案的方式,在金融科技行业也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在科技水平、创新活跃度、发展潜力等方面也位于世界前列。2017至2021年6月的五年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共1.94万专利获得授权,其中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8862件、3720件和2040件。中国金融科技专利申请已经位列世界前列,中国申请专利数量已超过美国。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专利排行榜TOP100》显示,中国平安以1604项金融科技专利申请量位列榜首,阿里巴巴紧随其后。此外,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在移动支付、大科技信贷、互联网银行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也位于世界前列。作为衡量各金融中心的市场灵活度、适应性以及发展潜力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IC)》报告显示,中国的上海、北京、深圳进入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前十。
2、规模大
与国际金融科技平台相比,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规模巨大。得益于超大的人口规模、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以及平台所具有的网络效应,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市场价值、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巨大。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数据显示,蚂蚁集团和微众银行分别以8000亿元和2200亿元的市值排在金融科技行业独角兽企业中的第一和第三位。用户规模方面,微信支付依托微信社交平台,支付宝依托天猫以及淘宝等电商平台,其用户数量均已突破12亿;2021年初上线的抖音支付,其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过6亿,成为继支付宝、微信之后的第三大移动支付工具。而截至2020年12月30日,美国的在线支付巨头PayPal活跃用户账户仅有3.77亿。
3、聚合广
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聚合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类服务,促进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国外的金融科技平台更多地聚焦于某一个细分领域,或聚焦于技术性创新,全面的生态还未建立。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除了支付以外,往往还聚合了其他的金融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平台。如,目前支付宝平台集合了多家专业的金融机构,平台用户可通过支付宝,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除此之外,支付宝平台上的用户还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生活类以及城市公共服务等,如生活缴费、飞猪旅行、电影演出、外卖等,催生了诸多新业态和新企业,也促进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一点在国外的金融科技平台上是非常少见的。
4、颠覆性强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解决了中国传统金融服务中的很多痛点,对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更具有颠覆性。金融科技平台已经成为传统金融体系的一个有力补充,填补了金融服务领域市场的空白。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快速发展的推动因素
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支付、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线上理财、互联网银行等领域,头部金融科技平台已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中国金融科技平台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并全面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传统金融服务不足、中国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平台的繁荣发展以及发展前期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等因素。
1、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有效服务普惠金融主体
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是中国金融科技平台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促使金融科技平台的金融服务更具普惠性,从而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及长尾客户的融资约束。受信息不对称、服务成本高、风控难等因素的制约,传统金融机构的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这一点在农村地区及中小微企业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来说,首先,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相对不足,部分金融机构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有的甚至关闭了县域及以下地区的分支机构,农业、农村领域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其次,中小微企业及部分群体由于缺乏充足的抵押物、缺少信贷记录,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不会向其提供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服务的痛点需要新的金融商业模式,数字技术赋能数字金融新商业模式,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金融科技平台所形成的新商业模式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解决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例如通过网络效应、大数据风控、数据资产化等方式来覆盖长尾用户和探索业务可持续性,最终实现金融的普惠性,缓解中小微企业及长尾客户的融资约束。
2、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及互联网平台的蓬勃发展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需求,为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GDP占比为38.6%。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5500亿元,同比增长21.2%。数字经济及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推动技术创新并催生了新的需求,为中国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具体来说,一方面,数字产业化催生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也加快了技术创新速度,为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催生了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需求,拓展了金融科技平台的服务场景,为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行业发展早期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
中国的金融科技平台之所以有如此迅速的发展,得益于在行业发展之处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为金融科技平台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加速了产品创新和技术应用效率,有效提升了金融科技平台赋能实体经济的能力。(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三十四】巫和懋等:如何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思考对平台经济实施监管?
【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三十三】杨明:算法推荐与平台责任
【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三十二】余昌华:数据经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