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绘就新安画廊新图景

新安江十里山水画廊位于安徽省歙县深渡镇,以徽风古韵与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著称于世。近年来,歙县政府围绕新安江山水画廊建设,以保护利用传统村落、田园风光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让古歙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百里新安江山水画廊一角

歙县供电公司下足助力乡村振兴的“绣花功夫”,接续推进农网巩固提升,大力推进乡村电气化工程,不断优化供电服务质量,为绘就新时代山水画廊美丽画卷蓄势赋能。

电力“穿针”照亮振兴路

歙县素有“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枇杷之乡”“安徽特色果品之乡”之名,农产品资源极其丰富,精品农业是深渡镇发展的主打产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电力先行,必须得走得坚实”。歙县公司提前做好基础配网承载力和电力需求调研,对接地方发展规划调整农网建设改造计划,做到产业打算发展到哪里、电力就前置延伸到哪里。

享誉国内外的“三潭枇杷”是深渡镇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深渡镇精心打造枇杷产业示范园区,引进深加工生产线,发展衍生产品,促进枇杷产业发展和果农增收。歙县公司提早行动,对枇杷深加工集中的绵潭村进行升级改造,进行区域高低压电网、智慧台区建设,优化区域电能质量调节策略,有力保障了绵潭村用电发展需求。目前,深渡镇枇杷种植总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值约5亿元,枇杷成为真正的“水果黄金”。

枇杷季到来前,歙县供电公司员工在绵潭村巡视用电设备

深渡镇共有茶园2万余亩,茶叶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前茶叶加工作坊都采用燃煤制茶工艺,不但污染环境、腐蚀加工设备,茶叶质量也难以控制。为推动茶叶经济提质增产,歙县公司推广“电炒茶”电能替代项目,配套安排新增台区16个,增容改造台区34个,增加容量13315kVA,有力促进了茶叶生产设备的全面改造。2021年,深渡镇实现“全电制茶”,茶叶年产量达529吨,茶农人均茶叶收入约2500元。

2019年至今,歙县公司投入30272万元进行线路设备本质化改造、设备安全整改等项目的农网基础设施改造。高标准改造后的农村电网“身强体健”,网架结构更加坚强,运行方式更加灵活,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电足了,特色农业发展更加迅速,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也更有盼头。

绿电“引线”绘制新画廊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新安江的“一江清水”是绿色发展的“源头活水”,“两岸青山”是歙县人民的“幸福靠山”。歙县公司主动对接“绿新安”发展战略,与深渡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美丽乡村电力先行”示范村镇电网建设。

水上布达拉宫——新安江畔九砂村

新安山水画廊主景区绵潭村,依托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优越的组合优势,全域打造特色乡村精品民宿,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歙县公司以此为契机,推进区域内以电能替代和智慧用电为代表的绿色用电,将绵潭村电力驿站打造成宜居、健康、节能的零碳排放智慧建筑样板;在电力驿站和村委会建设建筑一体化光伏,推行光伏能源以电代柴的用电试点;为民宿安装智慧系统,促进现代低碳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歙县供电公司员工巡视村中供电设备

古村落九砂村世代以打鱼为生,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后,渔民们退补上岸,乡村转型旅游发展。为保护和还原古村落的历史底蕴美、原始生态美,歙县公司实施“杆线融景、变台为景”工程,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做细做精电力“小环境”。电线杆经过美化与黛瓦同色,电表箱与徽派壁画融为一体,变压器隐藏在老砖打造的创意景观墙之后,村民进户电线采用专门设计的夹具进行改造,彻底解决了雨水沿进户线淋污民居粉墙的问题。此外,通过电能替代项目的宣传推广,九砂村的农家柴灶被电磁炉代替,还立起了光伏智慧路灯,实现了“绿电”与徽韵古村环境的完美结合。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电力这支有力的画笔,推动深渡在更广领域、更深层面绘就生态发展美好图景。

织密“绣网”温暖农民心

农民在哪里,农业发展到哪里,电就送到哪里,服务就跟踪到哪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歙县公司一切为了人民的不变初心。

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黄山歙县)分队队员乘冲锋舟前往客户家中服务

“赏花踏青、古城纳凉、田园晒秋、民俗暖冬”,歙县全域旅游四季不淡。公司借助用电数据系统开展“数字化”服务,让用户用电“家底”可视化。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主动上门巡查、义务维护用电设备的基础上,应用二维码将供电服务串联打通,为村民提供24小时在线的“码上”服务。

枇杷从种植采摘到储存销售,全链条都离不开电力的保障,歙县公司建设“徽骆驼”绿色电力驿站,成立“枇杷保电小组”,全力保证枇杷在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等过程中不停电、不断档。

茶叶加工过程中,不管是萎凋、揉捻,还是烘干,每个环节都需要用电。新鲜采摘的茶叶必须当天进行加工,不然就会发霉不能使用。共产党员服务队制定了针对茶叶生产的“二十四节气表”,根据茶叶采摘时令对茶厂杀青机、烘烤机等进行“体检”,确保制茶设备正常运转。

为更好更快地保障乡村用电安全,更便捷地服务沿江农户,公司引进40匹马力冲锋舟,实现水上供电服务由摇橹船到汽油机动船再到冲锋舟的迭代飞跃。供电所员工架着冲锋艇,采取集用电咨询、事故抢修、电费缴纳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移动服务模式,解决了34平方公里的新安江两岸2200余户近6000名居民的缴费难、抢修难等问题,被老乡们称作“水上服务队”。

新安江两畔银线飞架,所到之处欣欣向荣。歙县供电下“绣花功夫”,绘锦绣画廊,以电力打造强引擎、硬支撑,为乡村振兴赋能,为美丽乡村添色。

(汪健 程昌浩 朱朝晖)

来源:安徽网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20日 21:23
下一篇 2022年9月20日 21:2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