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过往 不畏将来 活在当下 如此安好”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既是鸡汤又是箴言。
半个圣人曾国藩也说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过不恋。
寥寥数语就把人生自在的方法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就是这短短十六字,许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
为什么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什么我们的脚步越来越沉重?为什么我们越来越活不出自己?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找到无数外在的理由。只是,无论你的理由多么充分,多么的无懈可击,最终都会发现,它们并非是人生无趣真正的源头。
那么真正的源头在哪里呢?
这个源头很难用文字和语言来形容,但是描述它表现出来的状态却不难。
如题所示,这种状态就是念过往、畏将来和抗拒当下。
凡事都有因果,在这里,抗拒当下是因,念过往畏将来是过程,人生悲苦是结果。
为什么喜欢念过往?
喜欢念过往不是因为它真的好,而是因为你对此刻不满意。但是少有人会去想,在你念念不忘的过去发生的那个当下,你在做什么?是不是在怀念更早地过去?此刻你仍然在做同样的事。
为什么总是畏将来?
畏将来不是将来真的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而是因为你担心此刻的一切无法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坏事情。但是少有人会去想,即使未来有可能坏也有可能好,又怎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呢?
对这两个向度的无意识投入,最终都指向了对那个唯一真实部分的不接受——当下!
当下是一个事实清楚,却又比较模糊的概念。
事实清楚是指:现在已经拥有的就是你唯一能够真实拥有的。
此刻你看到的也是事实。对于这句话需要做一些解释:所见即所见,因所见产生的所想则不属于这个范畴。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异性露出大腿,马上联想到“流氓”。露大腿是事实,流氓就不是;投资失败了,顿时觉得前途无望。投资失败了是事实,前途无望就不是;孩子没按时回家,立时担心发生了不测。没按时回家是事实,发生不测就不是……
事实清楚,可以让我们就事论事,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说它概念模糊是指:它既可以表示你已经拥有的一切,又可以表示你正在做的事,还可以表示你此时的状态。比如,此刻你在发呆,它属于当下;你在拉粑粑,它属于当下;你在生气,也属于当下;你现在住的房子小破旧,属于当下;你长得黑胖丑,属于当下……
当下就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实清楚的事情。
既然当下是唯一的事实,为什么我们会抗拒当下呢?
因为我们不喜欢接受事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衡量一件事情的标准并非来自事实与否,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心理预期。
所以,在当下面前,虽然自己承认它是事实,但是由于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自然也就无法做到真正的接受它。非旦不接受,甚至会产生抗拒,讨厌现在的真实存在。
还有比抗拒事实更徒劳的吗?但是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更接受唯有抗拒才能改变的逻辑。
其实但凡冷静一点就会发现,若是这种逻辑正确的话,你早就人生自在了。
接受,在我们偏执固化的思维模式中,总是偏向于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理解。若是因为接受事实而导致这种结果出现,那么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他根本就不是在真正的接受。
他的逻辑应该是:反正就这个样了,爱咋咋地吧……
然而,真正接受的逻辑应该是:既然已经这样了,好吧!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
心生抗拒,会让事实变得扭曲,所以就导致我们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就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假如你想知道对方为什么露大腿的话,直接问更容易了解真相呢,还是在“流氓”这个联想出来的概念之上入手更接近呢?
念过往、畏将来是为抗拒当下找到的借口,也是烦恼与痛苦的温床。
因为你不想要已经拥有的,却总是向往你没有的。这也是很多人回首过往感觉一场空的原因。
如何做事比做什么事更重要
我们通过不断地做事来成就自己。那么是什么在推动我们做事呢?欲望是一小部分,其余更多的是注意力。
一件事的成败在排除客观因素外,更多取决于你做事的专注程度。
为什么注意力无法做到集中?
因为总是人在这里,心在别处。在过去在未来,就是不在当下。
为什么几百吨的火箭只能发射几吨的卫星?因为绝大部分的燃料都用在推动这个庞大的身躯和地球的引力上了。
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火箭终归是集中力量完成了任务,我们却在用一小部分力量去做每一件事。
何来品质可言?
丧失当下的做事状态就是,明明现在需要做的只有这件事,心里却在想着其他事。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如此安好
活在当下,如此安好!
抗拒当下,意味着你将丧失当下的力量。内心没有安放处,就会任由注意力分散开来,生命也因此而丧失活力。
过去是由每一个过去的当下组成,因为没有珍惜,所以现在后悔;未来也会以当下的方式出现,因为不确定,所以此时焦虑。
然而,过去只是一段记忆,已经远去的当下;未来只是一种想象,一个没有发生的幻觉。
不要用过去的错误惩罚现在的自己,也不要用明天占用今天的时间。
唯有当下才是你能够真正拥有的东西。
你现在怎么样,你的将来就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