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问王洪文和邓小平,我死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二人如何回答?

毛主席问王洪文和邓小平,我死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二人如何回答?1971年,毛主席视察华南地区部队时,谈起了自己与林彪之间的矛盾,在一些关键性的部队,撤换了一些军队领导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削弱了林彪势力。自“九一三”事件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产生了一定的动摇。此时很多军区的主官已经在任上工作了很长时间,五六年的比比皆是,一二十年的也有,他们身边的人一直是追随者,政委基本手中无实权,命令经过军区司令认可后便可以执行,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山头主义。如果军事主官只注重一个地区的职责,在工作方法上很容易形成思维惯性,那全军的建设问题更是无从谈起,不利于军队的稳定。林彪长期在军队长期任职,林彪坠机之后,军队群龙无首,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这时毛主席的病情又急剧恶化,所以挑选一个新的军队掌舵人很关键。最初毛主席是让在军队中德高望重的叶剑英元帅来掌控大局,但叶帅年事已高,只能稳定一时,所以毛主席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邓小平和王洪文。1973年秋,毛主席让邓小平和王洪文一同去各省视察调研,之后回来向毛主席汇报。就在汇报完工作后,毛主席突然发问:“我死后,中国会发生什么?”王洪文心中没笔墨,更不可能会有战略层面的考量,抛出了一个万般皆可的回答:“全国人民一定会紧紧跟着毛主席制定的革命路线而前进,团结一致的将革命道路一走到底。”这套说辞阿谀奉承,将毛主席的提问当作是政治路线和忠诚度的考验,只看到了表象,却没看到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这也注定王洪文难以被毛主席认可。而邓小平结合了对各省视察的实际情况,然后考虑了各大军区司令员的实际权力,还有不久前林帅的逝世,说出了惊人的八个字:天下大乱,军阀混战。邓小平的回答让毛主席眼前一亮,因为这与他自己的推断几乎是一致的,他马上追问邓小平:“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怎么解决?” 邓小平并没有直接回答这问题,而是将自己面前的茶杯与毛主席面前的茶杯对调。毛主席见后笑了笑:“英雄所见略同!”这个问题,并不是让邓小平和王洪文表忠心,而是让二人分析中国未来的局势,虽然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没什么难度,但心中真的没有雄才大略,这个问题是回答不到点上的。1973年12月12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多次召开会议,就邓小平的职务和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问题进行讨论。毛主席在会上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了很长时间,也是不行的。搞久了就油了呢!关于对调问题,我已经考虑这个问题很多年了。”紧接着,毛主席指着邓小平说:“请了一个参谋长回来,不是我请的,是政治局请的。”他转身对邓小平说:“人家都很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表和和气气,内里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你慢慢改吧。”这看似是一批评邓小平不懂得为人处世,实际上就是讲给大家听的。也是对邓小平的鼓励和表扬,因为毛主席在这之后继续说:“人做工作总要犯错误,不做工作就不会犯错误,但是不做工作,本身就是错误。”这场政治局会议持续了四天,周总理和叶帅都在会上各抒己见,并且成功制定了对调方案。会议后,中央军委下发命令,命令八大军区指挥员立即开始对调,对调完成时间需要控制在10天内,随行人员不得超过10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20日 09:26
下一篇 2022年9月20日 09:26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