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特殊时期为家长提供特别的家庭教育指导,全国妇联推出了“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微信栏目,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微课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和孩子的沟通,为什么总是不欢而散(特别家教1115期)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和孩子沟通,到最后总会刷新一个新的纪录:将关系破坏到——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沟通完,你恨不得要原地炸裂。早知道,还不如不沟通呢!不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吗?为什么还越沟通越糟糕了呢?这么吃力不讨好到底是为了啥?到底发生了什么啊?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你的青春期家庭也常常发生。一位妈妈特别绝望地说:每次沟通完,我都比原来更绝望。我真的不想在他面前说一句话,对他的事也选择性屏蔽,我和他完全聊不起来,但我真的可以不管吗,这简直太让人难受了。幸福是相通的,痛苦也是。
02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两个人的交流会发生激烈的冲突?——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且我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且你必须放下自己的意见,且在我们两人中只能有一个是对的,且我说的肯定是对的你的肯定是有瑕疵的,且瑕疵是不允许发生的。在亲子关系中,越沟通,越不欢而散,除了对应上述,还可能具体包括以下一些实际的情况:
1、情绪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在沟通前,你已经累积了非常多以及非常长时间的情绪,比如不满、愤怒、失望……你已经觉得忍无可忍了,这时候的沟通很难有心平气和的氛围,你很容易受情绪化的影响,忘记这次沟通到底是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于是你容易翻旧账,容易带着情绪说话,容易因为一点点的不和心意一点就着,原地爆炸。此时的沟通,一定会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把关系带到一个更差的境地。
2、有预设,抱着一个期待的答案沟通是双向的,我听进你说的,你也认真听一听我所说的,然后我们再汇总不同意见,再看看是否有折中的方法,是否有更好的方案。沟通就是在你与我的进与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当我们和孩子的沟通遇到困难,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也需要冷静下来想想,我是在和孩子找那个平衡点,还是执着于我们的执念。找平衡点,就需要放下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放下我们已经知道的,放下我们脑袋里已经有的答案,真正地把沟通,当成去全面地了解情况,和孩子商量解决的方案,它甚至需要一些策略性的“妥协”。否则,沟通很容易就变成了讲道理,灌输某一方的正确,这样的沟通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有问题才沟通,即定义「沟通 问题的沟通」在很多家庭,平时缺乏沟通的氛围。只有当出了问题,父母才会找孩子沟通,长此以往,孩子将沟通下意识地等同于问题的沟通。因此,一个被盯着出了问题的孩子,内心是非常戒备的,他很难做到好好地和你沟通,他会将沟通理解为一种责备,甚至是一种“审判”。盯着问题才沟通的父母,内心也不平静,多少是带着情绪化的,你已经觉得,孩子就是有问题的,你对他不够信任,你和他的沟通,很容易变成找他算账。
03
怎么做,才能让珍贵的沟通有一个好的结果呢?以下几点供参考,也欢迎补充:
1、增强家庭内部的日常沟通,建立有话多表达的机制,营造一个良性的沟通氛围。做得不好的要沟通,做得好的更要日常沟通。不要等必须解决一个问题才去沟通,这样的沟通效率往往很低下。
2、不累积情绪,让情绪有及时、通畅的抒发渠道。在沟通前,尽量保持平静、中立,或者等到情绪稳定、平和再进行沟通。
3、当沟通时,带着好奇,真正地倾听。不管孩子的做法有多让你失望,有多魔幻,有多无法理解,他那样做,一定有他在当时情境下重要的理由。听一听那个理由是什么,有哪些是可以被接受的,有哪些是值得理解的。
4、不评判。你可以表达你的想法,我也允许你的想法和我的不同。我客观陈述我的想法,但不评判你的错误还是正确,因为你的人生,你确实无法告诉你,对于你来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5、不贩卖焦虑。对自己说:我可能非常焦虑,因为我是你的父母,我似乎理应对未成年的你尽到更多的责任。万一我没有做到,没有做好,是不是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你的人生是不是因此而遭受损失?但这些焦虑是我自己的事,是我自己要去解决的,是我人生的议题,我不能因为我的焦虑,要求你来背负解决这部分焦虑的责任。
6、对自己说:我不总是正确的,如果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也无妨,谁的人生谁试错,谁的人生谁负责。
来源:青春期手册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