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老祖宗的讲究

自周代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餐桌礼仪。后来,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

不断发扬和传承,使餐桌礼仪延续到后代,并将其作为礼仪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人们把食物放在第一位。自古以来,饮食文化就受到人们的尊重。餐桌的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具有许多功能,从宴请王、大臣、招待外宾、贸易交流、谈生意等,到接待亲友、家庭聚餐等,当然包括各种礼仪和规范。

例如,宴会的位置只能留给家里的长辈,菜不能移动筷子,吃不发出声音,筷子不能长不同或敲筷子等,这些用餐规则仍然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并将继续继承和发扬。

所以,除了上述常见的餐桌礼仪,还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餐桌礼仪,具体到菜肴、筷子如何摆放、客人如何坐等,答案是菜不放三,筷子不放五,桌子不放六。

俗语一: 菜不摆三

所谓菜不放三,就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即使只有一两个人,也不能上三道菜。原因有三个。首先,中国人在吃饭或吃饭时注意团圆,好事成双。在中国人眼里,双数意味着成双成对,单数3,听起来不太吉利;其次,三个谐音是分散,意味着解散。中国人习惯于谐音单词。比如看病人不能送礼,意思是离开。所以同样,三个数字在每个人眼中都不是一个好意思;最后,在祭祀时,经常装饰三盘贡品或菜肴,以招待客人,客人可能会感到不好。

俗语二:筷子不成五

所谓的筷子不是五,不能理解字面意思,指筷子的长度,主人给每个人筷子必须统一,我们不能放筷子,看起来长短,因为它会有三长两短的意思,不吉利,甚至冒犯别人,此外,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这种行为意味着烧香拜佛。

俗语三:席不成六

最后,所谓的席不成六更有趣。宴会桌一般是八仙过海,即坐八个人,而不是六个人,主要是为了避免客人坐在乌龟席上。

所谓乌龟席,是指两个人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一个人坐在上下。俯瞰这种形式,它就像一只乌龟,也被称为王八。乌龟虽然在古代文化中有长寿的意义,但难免会让人产生歧义。为了避免误解,这句谚语应运而生。

以上只是中国传统文化餐桌礼仪的冰山一角,包括上菜顺序、食用礼仪等。虽然除了惯用规范,我们很少了解其他餐桌礼仪,但我们祖先留下的字里行间积累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经历,更是治国平家的真谛和道理,所以被称为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你还知道哪些鲜为人知但有趣的餐桌文化?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admin#wlmqw.com)删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19日 06:23
下一篇 2022年9月19日 06:23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admin#wlmqw.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