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降水减少,燥邪当令。仲秋以前,天气还有几分炎热,称为温燥。深秋过后,气候转寒,称为凉燥。无论温燥还是凉燥,都以津液不足为主要表现,中医讲“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就是说皮肤的干燥皴裂,咽喉疼痛干渴,眼睛耳鼻的干涩等种种症状,都属于燥邪为患。
所以秋天要多进食一些滋润的食物、药物,以润燥滋阴。秋梨膏就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秋季进补佳品,古时候常作为贡品供内庭享用,后来流传到民间,寻常百姓始得以食用。
秋梨膏由秋梨、麦冬、冰糖、款冬花、百合、贝母等食物和药物煮制而成。秋梨选用雪花梨或鸭梨均可,熬制时要带皮。古时候梨被称为“果宗”,即百果之宗,味甘微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肝炎,肝硬化,高血压人群,多吃梨有好处,但因其寒凉,脾胃虚寒或孕妇不宜食用。
麦冬又名麦门冬,寸冬,是最常用的养阴药物,是中成药生脉散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够养阴生津,安神除烦,作用广泛,补胃阴、养肺阴、滋心阴,还用于津亏便秘。但是平素虚寒体质的人不宜服用,经常便溏的人也不宜用麦冬。
款冬花是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能够治疗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与其他药物配伍,还能治疗口腔溃疡,痔疮。性味辛温,阴虚体质的人不宜单独服用款冬花。
百合是常用的药食两用中药,常被用来做百合粥,百合羹,百合茶。具有养阴,润肺,安神,除烦,改善睡眠,美容等功效。
贝母有两种,一种产于四川,个头较小,称为川贝。一种产于浙江,个头较大,称为浙贝。两种贝母都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浙贝偏寒,多用于清热散结,川贝偏于润燥,做秋梨膏一般用川贝母。
把梨打成糊状或擦成细丝,和其他药物一起熬制后滤掉残渣,再放入冰糖熬制成膏状。每天服用一二勺,可有效缓解秋燥之邪。熬制秋梨膏并不限于上述药物,也可以放入甘草,陈皮,罗汉果,生姜,大枣等药物或食材。
秋梨膏性味偏于寒凉滋润,阳虚体质或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服用。
专家介绍:
李林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治中医师,心理治疗师,针灸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 从事中医临床20多年,主持多项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均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以中医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治疗精神疾病和各种身心疾病。每周四上午精神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