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盼望此时此地走这一遭,有机会跟大家说这些话,使大家心里激动一点,本来平静无波的心里可以起个涟漪。小波浪可以造成大的潮流,推动大家不断地进步。在《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序言中,他缓缓说道。
年轻人,不要成为单向度的人
《十三邀》访谈中,他谈到了”往里走,安顿自己“的人生哲学。一语道破当代年轻人的困境:“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于是无所适从。”同时,他对未来期许道:“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要有一个远见,超越你未见。”
在《人物》杂志访谈中,他说:知晓很多年轻人通过《十三邀》节目开始认识他、喜欢他——“我没想到会收到这么温暖、热烈的反馈,所以我就觉得我该尽义务了。”
他所说的“义务”是更积极地参与、回应现实。他相信年轻人,也能感受到,在这个纷乱复杂的时代,年轻人渴望向他寻求答案。在2022 年新年,许倬云录制了一段视频:想对年轻朋友说的话
“在这既短暂又永恒的风云变幻中,我想提醒年轻的朋友,要记得反省我自己有没有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促成了这个风云变幻。”“我们不能完全安于说我的日子好,就够了。我们每个人要想想未来该怎么做,要想想现在该怎么做。”
“世界如同过去一样,永远有许多难测的风云要来。你时时刻刻要准备自己面临风云,不要乱,不要慌。所以养成这个态度,你要常常想起来,要培养自己。你的欲望是不是完全能够实现?你的希望是不是可能在那里?还是你的欲望根本不能实现?或者希望不在那里?”
年轻人,我想对你们说:不要习惯性地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
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
历史学家许倬云已经91岁了。很多时候,他要和自己的身体作战。
他说,2021年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居然可以不疼痛了。这个是了不起的大事情,居然可以逐渐过比较正常的日子。
“当然这也不是很正常。我上床下床还要用吊索吊来吊去,我必须要配合别人的时间。否则我上了床就下不来,下了就上不去。”
这个是成就,就是逐渐习惯于这种状态。“我习惯于内人来喂我吃饭,因为我不能自己拿勺子、拿筷子了。我的身体一直不好,2009年的一个大手术以后就一天天坏下去,去年一下子跌到底了,今年稍好一点,就习惯了。”
“我从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残缺。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在《十三邀》的节目中他说的这句话给了当下很多年轻人勉励。
《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也是在这样境况下完成的。“今天的发言是在病房里面,这是医院帮助我在家设置的病房。镜头前这个是电动吊兜,把我从轮椅升到床上,从床上提回到轮椅。我自己不能动,要靠机器帮忙。在这种情况下,我与各位共同努力的时间不会太长久了。当然,每一句话都出自我的诚心。”
“十日谈”的课程进行了十个星期,我们讨论的主体是中国文化问题,比较文化研究还并不是主要课题。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回头看看“十日谈”的记录就能发现,每一次的讨论,实际都以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正在发生的疫情作为背景。这次的总结谈话,希望大家注意到这个大动乱将会带来的全球性恐慌。
在全世界惊慌失措的局面之下,如果我们将世界问题和中国问题合在一起看,中国能不能在世界混乱之中独善其身呢?中国能不能更进一步,想想如何帮助世界其他民众,大家共同缔造一个真正和平大同的社会?
这个是我所盼望的。当然,这个愿望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要花很长久的时间。担下这任务,完成这任务,是我对中国、对大家的盼望。
我这一生生在中国,长在外国。我接受的学校教育前半段在中国台湾,后半段在美国。我的研究生涯几乎有三分之二在美国,三分之一在中国台湾。看上去我的生活是流离失所,但也因为这种“流离失所”,我对各个地方都有一些自己看出来的问题。
我愿意跟大家一起讨论,让大家指出我所讨论、想要提出的问题,其困难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当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应如何避免许多盲点,使我们中国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一步步实现真正的日新月异,让人类关怀逐渐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我想提出一些过去没讨论过的课题,那就是地理环境、人群结构、经济历史以及群体互相接触时彼此采取的态度。这些是历史上的人类从小社群、一个个家庭亲属集团或者是共同生活的集团,逐步走向世界大同的过程。每一个国家或族群在历史上都有过一定的阶段和经历。阶段不一样,类似的事情也不一定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也不一定会以同一个方式去处理。但世界永远处在变动状态之下,如《易经》所说,“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相。所谓“易”和“不易”,“易”就是变动,“不易”就是不会改变……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改变的事实就是我们经常不得不改变。我们唯有以这个预设的条件为前提,才能够不断考量“世界永远不变化”的“教条”。世界上重要的宗教,没有一个不是经过一次次经历改革,才发展而成其面貌:任何论述体系,都需要因时、 因地的修正,才能适用于当时当地人心的需求,解答当时当地人所面临的疑惑。
以知识引导我们的生活以生活引导我们的生命
“文化”是一系列的理念。你可以称它是智慧,而智慧建立在知识之上。我们如何处理知识,从知识提升成智慧?如何将个人认识转换成集体的智慧,这一过程是很重要的工作。
我们不能单单以考试、学位或是学术文章发表的次数,作为求知过程的指标。学术的成就是文化成就的总成绩单,文化成就的总成绩单表现在社会是否安定,老百姓生活是否舒畅;也表现在整个社会是否有秩序,是否有不断修正与改变的过程,是否有舒畅开展的机会,走向共同社会的过程中是冲突还是协调……
凡此,都是一步步走来,很多情况是历史条件造成的。历史条件是由地理环境造成的,地球环境使得人类生存环境不同,进而发展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和文化。而在全球化的今天,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也造成今天和未来的建构人类社会的条件和因缘。
中国古语说“和而不同”,“和”又该如何办?是松散的“和”还是比较紧密的“和?是同一个文化中心的“和“,还是不同文化元素协调之下的“和”?凡此都是永远不能完全得到答案的命题。这些命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追寻、检讨,学术研究就是不断给自己找问题。
此外,“文化”和“文明”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化,我认为是一种行为,行为准则驱策我们形成如何选择选项、如何处理事务的理念。凡此行为表示的文化,总结在一起,超越提升为一个系统,这就是文明。文明演变成一整套理论体系,当达到一定水平后我称之为“结晶化”(crystallization)。碳离子变成 水晶、钻石以后,质地坚硬不可再分割,如同佛经所说的“金刚不坏”。
因此,文化一旦演变到文明的高度,就是它不再能改变、调适自己成为了一个“终结了的”文明。我不希望人类文明走到终结的地步,我盼望人类文化能不断进步,永远能够自我修整,以求得更适合的道路。《易经》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就是如此境界。
“Culture”是文化,“Civilization”是文明。以宗教来说,信仰这个大原则在出现的时候是文化;结成为一个教会、教派,出现教主、形成思想体系的时候,这一系统即是文明。文明就是“已完成”的系统,“完成”亦即“定格”,这一定格的系统就不能再改变了。
我盼望在“求知”这个行业里的同仁永远记得:我们追求的是知识,但知识提升更高层次才是智慧。仅凭个人的智慧是不够的,许多人的智慧合在一起才能构成文化的潮流。
在文化潮流的进展中,还要让它永远开放、不断修改,而不是走到尽头、走到终点站。
到终点站的时候,就是我们下车的时候。这辆列车要继续往前走,必须要保持文化的动力。这就需要国家提供开放的环境,能够拥有自由的胸怀,持有对己诚实的态度,这些是学术界必须信守的原则。在这些原则上我们共同努力,将我们个人所知、所能贡献给大家,经历综合、比较、推演,做进一步的寻找和研究。这样我们才能使知识引导我们的生活,以生活引导我们的生命。
我们读书人读书不是为学位、不是为地位;读书是为生命,读书是为自己“求心之所安”。
我盼望此时此地走这一遭,有机会跟大家说这些话,使大家心里激动一点,本来平静无波的心里可以起个涟漪。小波浪可以造成大的潮流,推动大家不断地进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不息的自强,才是真正的健康和健全。
责任编辑 朱泳星
头条整理 何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