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毛主席跟苏联领导人小赫大吵一架,小赫嘴上讨不到便宜就用武力威胁。小赫确实是实干家,说到做到,没过几天就部属百万大军在北国边境。我国被迫还外债还得应对3年困难期,北方强国的军事压力只能防范、隐忍着。熬过3年困难期,中央领导包括地方领导在大幅度降薪的情况下终于将亏空的国库填上一小半。正当加大力度搞工业建设时,1962美国在南海挑起北部湾事件,中央领导预感到大战即将来临,于是下定决心投入巨资做好备战建设。
备战建设的主战场在第三道国防战线内,这场建设也称为三线建设。这场建设总计有400多万热血青年听从国家安排,调动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投入资金多达2050亿元,占当时国库的1/4。400多万热血青年仅是技术员、工程师、大学生、熟练工人的调动,参与工程建设的包括基建兵、铁道兵、民兵总人数不下1000万人。三线建设参与人数仅次于大炼钢时代的5000万人,工程量比秦朝修建长城还要大。
1965年底,5个带有外地口音的人来到浮梁县,在山里兜转近两个月,谁都不知道他们找什么,但5个人都穿着军装,村民也不好过问。5个人是从南京来的考察小组,考察小组并没有跟沿途村民有过多的接触,显得格外的神秘。考察小组来到浮梁县新平公社的韩源大队,因地形不熟还请大队里的村民当向导,向导带领考察小组穿过一片樟树林,此处有山有水、隐秘性特别好,考察小组立即分工调研水质、森林覆盖率等情况。
经过大半天的调研后,考察小组围在一圈讨论了许久,向导是局外人,只能远远地看着考察小组商讨问题,看见领导模样的考察队员很满意的点点头。考察小组讨论完后站起来,领导模样的考察队员走到向导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两包平嘴庐山交给向导,并用温和的口吻对向导说今天看到的事烂在肚子里。向导会意的点点头,看着手里的两包平嘴庐山,心里美滋滋地向领导做出保证。
1966年初,30来人的工程队进驻韩源大队一处叫樟树坑的小地方,开始这项保密工程建设。经过大半月的时间终于打开“三通”,紧接着就是300多人的建设队伍进驻樟树坑参与工程建设。因时间紧,以当前的建设队伍难以按时完工,向地方政府请求支援。地方武装部立即组织1000多人的民工营参与施工建设,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
出于保密需要工程启用代号897,也称为897厂,后来又取一个比较中性的厂名国营万平无线电厂,主体是南京714厂内迁的一个车间发展而来,主要研制和生产军工电子产品。714厂始建于1938年,是我国电子工业的鼻祖,风靡华东地区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就是714厂生产的。职工除了建厂之初调遣来的300人,后续有714厂征调近700多人来参与897厂 的生产建设,并且还从全国各地专业院校招收大批的对口专业的学生。有部分来自转业军人和民工营的先进分子,以及征地符合条件的村民。
职工宿舍、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商店、银行、招待所、学校、医院、澡堂等配套设施俱全。高峰时期的897厂职工超过2000人,整个生活区内有近7000人居住,60年代和70年代的897厂是军工单位,安保工作由现役军人负责。江西军区还派一个连的兵力为这个地师级军工单位保驾护航。897厂大部分人都是南京人,生活习俗上都保留着原始地的习惯,897厂的生活区亦被称为“小南京”。
897厂地处山区,但距离浮梁县县城不远,县城的人都喜欢来这里玩,特别是80年代军转民后部队撤走,人们来这里就更加自由。897厂有浮梁县第一家歌厅,音响设备也是当地最好的,喜欢唱歌跳舞的年轻人都步行半个小时来这里嗨。卡拉OK、的士高、洋舞,大城市的娱乐文化带到山区里,让新平公社这个小地方走在新潮的前沿。当年还流行一种舞蹈,动作要领很简单,就是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抱在一起,一个人推一个人退,在舞池里转来转去,这种舞蹈很受年轻人的欢迎。那一代年轻人老后还延续下来,只是跳舞的地点不在歌厅而是广场,倒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怎么喜欢两个人包在一起推来推去的舞蹈。
90年代是897厂军转民后最辉煌的时期,为响应国务院调整三线产业的号召,897厂改制成江西万平电子有限公司,其电子产品还出口到国外,创汇多达几千万美刀,成为地方纳税大户。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897厂自身的技术实力在同行绝对是数一数二,唯一竞争不过同行的就是营运成本过高。897厂成本营运过高的原因在于远离城区,运输成本过高,机构体制臃肿,这些缺点在计划经济时代还能撑得过去,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缺点就成为累赘。
本世纪初国资委对国有工业体制进行改革,允许隐藏在山里的工厂搬迁至城区。897厂当时仍是军工企业,还能享受三线企业安置待遇,按当时工厂搬迁政策,搬到何处由厂职工决定。897厂大部分是南京人,职工都想搬回南京,景德镇方面认为本地工业基础薄弱,留在景德镇有助于地方发展。经过大半年的讨论,工厂留在景德镇,职工返回原籍,并于2005年整体搬迁至景德镇市区,同年更名江西万平真空电器有限公司。897厂搬走后遗留下的资产交由地方管理,7000多人的军工城就此消失,以往热闹的樟树坑又恢复到原有的宁静。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